安徽新聞出版職業技術學院
當前高職教育中正研究利用“工作室”的培養模式對學生實踐能力進行培養,并通過引進企業的相關技術及項目,讓學生能夠有更多的動手實踐的機會。但是因為當前影視院校專業的細化,致使單一專業的工作室模式開展到后期會遇到一些困難,項目實施過程中會需要不同專業的協助和配合,這也是當前企業所需要的團隊合作能力。因此,在當前高職院校應通過建立工作室的方式,匯集不同專業的人才,對企業的分工模式進行模擬,讓學生互相配合完成項目,實現了解行業脈絡、達到團隊協作的培養目標。
高職院校在多媒體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應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并能夠讓學生充分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具有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這才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根本目標。人才的培養要以企業對多媒體人才的需求為導向,通過對高職院校學生的知識和能力以及個人素質等進行培養,在高職教育中建立學生的實習工作室, 能夠有效的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和個人能力,因此,高職教育可以利用工作室模式作為提升學生職業能力的平臺。當前高職院校的工作室模式得到了有效的開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隨著工作室不斷深入的建設和發展,逐漸的遇到了一些問題,需要盡快的解決。首先,工作室的管理較為松散,相關制度和規定落實不到位。參與工作室實踐的學生由于都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自愿加入,因此,在制度上缺乏有效的約束力,對于學生的約束也僅限于在面試的階段進行控制,這種自由的狀態致使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隨時退出工作室,使工作室的人員流動性較大,這對于完善和落實工作制度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其次,工作室指導教師積極性不高。高職院校針對工作室的建立給予了足夠的重視,但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卻缺乏有力的支持,工作室內的教師也都是利用自己教學之余來對學生進行指導,并且都是公益性的,這導致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不高,長此以往,工作室很難進行更加深入的項目研究,致使工作室的影響力降低。最后,學生在工作室實踐的時間缺乏穩定性。高職院校的學制為三年,但是學生對于理論和基礎知識的學習時間只有一年半時間,這就極大的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同時由于學生還需要為考取證書以及校園活動等占用一些時間,學生參加工作室實踐的時間無法得到保障。另外,由于工作室的專業局限性強,無法完成一些綜合性的項目。
根據高職院校工作室實踐模式實施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難,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來進行解決。首先,應完善工作室的制度和規范并使管理的方式得到進一步的優化。針對工作室當前的管理現狀,應引入學生競爭機制,制定優勝劣汰的參與方案,并建立學分制的管理方式,根據參與的時間和工作量,給予相應的學分獎勵。參與學生針對實踐的項目采用分工責任制,定期對學生的表現情況進行總結,針對不同階段研究項目和課題的方案進行研究和制定,工作室管理教師,要定期對學生的實踐情況進行考察,這樣才能培養出當前相關企業需要的人才。其次,對學生實踐的時間和質量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將工作室項目納入到學生的學分管理中,這樣學生在理論知識和基礎課程學習之外,就會積極的參與到工作室項目當中,同時也可以允許學生在工作室中完成自己的畢業實踐,從而能夠有效緩解當前人才梯隊壓力狀況。最后,工作室項目在實施過程中還需要打造出一支專業素質較強的教師指導團隊,同時這也是工作室模式能進行深入發展和重要因素。學校的教師管理機制上進行調整,可以利用商業化運行的手段,讓更多的專業教師能夠更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工作室的項目研究中,從保證工作室能夠進行更加深層次的項目研究。另外,工作室項目在開展和實施過程中還要重視多專業的融合,使工作室在發展中具有較強的創新性和市場性。工作室在對人才進行招聘和選擇時應考慮到不同專業學生和教師的融合,這樣可以在不同專業師生的協助配合共同合作完成一個項目。這種將多個專業融合到一個工作室中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的保證學生在專業素養的基礎上,了解相關專業的學科知識,在項目研究和操作中能夠工作于點,著眼于面,致使工作室更具有創新性和市場性的特點,更加有利于學生在畢業之后能夠同更快的適應崗位工作,縮短磨合期、在未來發展中拓寬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
總之,在高職院校中通過利用不同專業相融合的工作室模式,能夠為影視類專業的學生提供更多實踐的機會,同時能夠使學生和教師更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項目研究和操作中,提高學生團隊合作的能力的同時,自身的職業技能水平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對于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夠讓學生深入的了解當前行業需求及發展趨勢,不斷提升自身的就業能力。
[1]蔡靖芳.高職影視多媒體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實證研究——以黎明職業大學為例[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2):91-96.
[2]任鴻雁.四川省高職高專數媒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基于影視動畫行業人才需求分析[C]//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