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忠合
忻城縣新圩鄉中心小學 廣西來賓 546209
新課標改革中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重視每一位學生,盡可能的縮短兩極分化現象,但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落實這個要求的實際情況并不樂觀,甚至有較多的學生對數學產生恐懼、厭學的心理,學生的數學成績出現兩極分化現象,使得農村小學數學教學工作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這也是當前農村廣大教育工作者應解決的問題。
隨著我國教育領域素質教育的提出并實施,使得每一位學生的的綜合素質都得到了一定提升。但同時,學生的學習地位也獲得了轉變,由被動學習變為了教學活動中的主導地位。所以,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應首先對學生現有的學習基礎和認知發展水平具有一定的了解,從而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促使學生之間的學習水平獲得“平衡化”。
興趣是人認識和探索未知事物的重要動機。小學生只有對數學知識具有興趣,才能產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也才能提升其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也是小學生身心發展特征所決定的。數學教師在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時候,需要依據學生不同的性格特征,針對性的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例如在教學中多創設一些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情景,鼓勵學生多參與教學活動,引導他們感受數學獨特的魅力;也可以依據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小學生都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因此,教師可以創設輕松和諧的競賽氛圍,通過多樣化的數學競賽活動引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也需要不斷的提升自身綜合素養,在教學中保持一個童心,融入學生群體,從而更好的貼近學生實際,提升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由于小學生都客觀存在著個體差異,因此教師不能用統一的標準去衡量所有學生,而是應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在備課時就設想好使不同階段的學生都學有所獲的課程安排。例如在平常的練習課中可以采用設立三個層次的練習,分別是鞏固基本知識練習;增強基礎知識的綜合性練習;針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發展性練習。
教師評判學生智能的標準不能是太統一,應采用多元理論去分析、判斷每個學生的智能水平,如有的小學生的由于年齡較小,在語言智能方面尚且發育不足,但是可能在運動智能方面又較為突出;有些小學生在數學思維邏輯方面不夠優秀,但是在樂理智能方面較為出色。所以教師不能單純的以應試教學學科的學習成績去評判任何一個學生的智能水平,而是應了解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去了解認識學生。
許多教師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會為學生布置相同的課后作業,這樣對于兩極分化的學生而言是存在弊端的。此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數學教師會在為學生布置作業之后,再為一些優等生單獨的布置一些延伸性的習題,希望進一步增強優等生的學習能力,但是卻忽視了后進生,這一做法影響到了后進生的學習和進步。是以,數學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層次性,也就是既能滿足優等生進一步發展的需求,又能滿足后進生深化鞏固已學知識的需求,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可以通過完成作業來保持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使優等生在完成具有一定高難度的習題之后產生向著更高挑戰的學習興趣,也使后進生在完成基礎習題的基礎上建立起不斷學習進步的信心。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優等生通常在學習之后會進行反思,而后進生則對一些學習過的數學知識往往是一知半解的,存在著認知上的“盲區”,而這也是致使農村學生兩極分化的主要影響因素。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因引導小學生加強對作業的反思。
反思的方式有多種,如學生對自己的作業自主進行檢查反思;同桌之間相互探討對不同問題可以采用不同的解題方法進行思考;還可以是師生之間采取聊天互動的方式探討作業過程中的感受,講解一些易錯地方等方式。使學生在反思中不斷領悟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在反思中不斷激勵自己,從而有效縮短學生之間的兩極分化現象。
為學生創設一個輕松有趣的學習環境是改善兩極分化現象的有效方式。對于農村小學生而言,其父母大多在外務工,與學生之間缺乏情感上的交流,這也是農村學生最需求和渴望的。同時,有些學生小小年齡就承擔了家中家務之類的重任,通常課后學習的時間不多。因此教師需要立足農村小學生的學習條件,為其營造一個充滿愛的學習氛圍,同時專門空出時間和學生進行情感交流,為其創設輕松有趣的學習環境。這樣不僅使學生獲得了文化知識,還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快樂成長。
總而言之,造成農村小學數學教學兩極分化的原因有許多,而緩解方法也多種多樣,在充分認識到兩極分化問題的基礎上,需要教師不斷的進行探索研究,在教學理論的指導下進行實踐,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總結,通過廣大農村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從而促進改善農村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以期達到消除農村小學數學教學兩級分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