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加快推進新聞媒體的改革,促使新聞媒體在行政管理體制、節目生產等方面作出一系列調整,應對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基于新聞媒體對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引導作用,新聞媒體加強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加大宣傳力度,創新開展媒體工作,對促進新聞媒體的健康發展、維護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具有重要意義。
新聞媒體是廣大人民群眾了解黨和國家相關政策方針的重要途徑,在宣傳輿論中具有重要的主導先行作用,屬于重要的宣傳機構。新聞媒體對黨的先進性的體現,宣傳、引導等職能的發揮,決定著黨組織能否代表先進生產力,關系著社會的穩定發展。新聞媒體加強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堅決支持黨的領導,堅決落實國家相關政策措施,創新媒體工作方式,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對新聞工作者進行規范、引導,增強新聞工作者的政治觀念,提高新聞工作者的政治素養,引導新聞工作者深入學習黨和國家的有關政策方針,貫徹精神,切實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對廣大人民群眾進行積極引導,促進新聞媒體的健康持續發展。
社會經濟成分的多樣化、物質利益的多樣化,促使人們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條件,對新聞媒體工作者與干部職工的價值觀念和思想觀念造成很大沖擊。新聞媒體加強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以正確觀念對廣大人民群眾及干部職工進行正確引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有助于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
黨的綱領性文件中提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主張和要求,黨的十九大報告也提出了“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要求,突出新聞媒體工作的重要性,體現出新聞媒體黨建工作所肩負的重要責任。新聞媒體加強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可實現對黨的社會影響力的增強,支持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增強黨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對黨和國家的發展及政策方針的貫徹落實具有重要意義。加強新聞媒體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事關新聞媒體的改革和發展,符合黨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的增強與擴大的相關要求,也是深化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可缺少的力量。社會經濟各方面所發生的深刻且復雜的變化,要求新聞媒體加強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對價值觀和思想觀的樹立予以正確引導,幫助職工群體正確認識改革和發展,擴大和增強黨的群眾基礎與階級基礎,維護改革和發展大局的穩定。
職工是新聞媒體各項工作得以開展的基礎條件,關乎新聞媒體的健康發展。新聞媒體加強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讓干部職工作為改革開放政策的實踐者,充分發揮自身職責,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正確認識改革和發展,擴大黨的群眾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依靠健全的基層組織,堅決落實黨的領導,充分發揮黨在文化、經濟等各個領域的領導核心作用,增強黨的社會影響力,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鞏固并擴大黨的執政基礎。新聞媒體職工與農民、干部、工人一樣,在社會經濟改革發展過程中,不僅是黨的改革開放政策的受益者,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新聞媒體加強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體現黨的先進性,團結凝聚各個社會階層廣大人員,增強黨的凝聚力和影響力,合力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依靠廣泛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加快經濟建設,全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鞏固黨的不可動搖的執政地位,從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要求,而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的首要任務。新聞媒體加強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圍繞經濟建設和改革發展,加大媒體宣傳力度,體現黨的先進性,不斷推進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的發展,為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服務。新聞媒體加強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依靠新聞媒體對黨的改革發展政策與路線方針進行大力宣傳,引導企業堅決落實黨和國家的有關政策措施,將改革發展路線貫徹落實到基層,更好地服務于企業的生產經營,拓展發展的新領域,將科學發展觀深入地貫徹落實到文化、經濟等各個領域。通過新聞媒體加強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激勵廣大黨員與干部職工同心同德,深刻認識當的宗旨與性質,堅定社會主義信念,加強黨與廣大人民群眾的聯系,逐步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促進先進文化和生產力的發展,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貢獻。
新形勢下,為了深化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新聞媒體應加強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配合改革發展的步伐,充分發揮在輿論宣傳中的正確引導作用,擴大黨的群眾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堅持繼承和創新相結合,從而推動新聞媒體的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杜淑娟.新形勢下企業黨建及思想政治工作[J].大科技,2017(19).
[2]吳法喜.增強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J].魅力中國,20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