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咪佳 蔡佳迪

▲陳化蘭院士指導團隊科研人員做研究(邵國良攝)
766人感染,288人死亡,2016年10至2017年9月,我國H7N9流感第5波疫情嚴峻。世界衛生組織流感合作實驗室將H7N9流感病毒列為“最有可能引起下次人流感大流行的病毒”。而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國只有3個人感染H7N9流感病毒病例。
“中國做了什么?為什么不再發生人的H7N9感染病例了?”外國科學家追問。
“我們對家禽進行了H7N9疫苗免疫,阻斷了H7N9病毒感染人!”中科院院士、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主任、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動物流感基礎與防控研究團隊“掌門人”陳化蘭擲地有聲地說。
效果顯著的H7N9禽流感疫苗正是陳化蘭帶領她的團隊經過大量的科學研究研制出來的。陳化蘭是我國畜牧獸醫界的第一位女院士,她自2002年回國以來,不忘初心、孜孜以求,帶領團隊攻堅克難、勇攀高峰,在中國乃至世界多國狙擊禽流感的戰役中做出了突出貢獻——其團隊的研究成果多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和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等重量級獎項。
1994年6月,陳化蘭在甘肅農業大學獸醫系碩士研究生畢業后,來到哈爾濱獸醫研究所攻讀博士研究生。
“博士畢業后,我在研究所工作了2年,1999年獲得前往美國聯邦疾病控制中心進行博士后研究的機會。”陳化蘭介紹,該中心是世界衛生組織的流感合作中心,擁有一流的設施和人才“,在美國的3年,我一點時間也沒有浪費。如饑似渴地學習先進的知識、理念和技術。”
2002年,在美國學習即將結束之際,陳化蘭毅然選擇了回國。陳化蘭坦言,當時國內的研究條件還無法和美國相比,對于禽流感病毒研究這個對實驗平臺依賴性很強的學科來說,留在美國確實有很大的吸引力。
“沒有好的實驗平臺,我們可以慢慢建。但是中國這樣的禽類養殖大國,如果沒有掌握很好的禽流感防控手段,國家可能會遭受很大的損失。”陳化蘭信心堅定,“禽流感防控工作要靠我們中國人自己干!我渴望把我所學的知識和本領奉獻給禽流感防控。”就這樣,陳化蘭懷著滿腔熱情回到了哈爾濱獸醫研究所。
該所研究員姜永萍回憶說,陳化蘭回國后帶領團隊開展我國禽流感病毒流行情況、診斷、防治技術等系統性研究工作,并成功建立了一系列先進的技術平臺。姜永萍說,陳化蘭就是這樣有著很強使命感和家國情懷的人,“她主導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大大提高了我國對禽流感的研究水平和防控能力。”
2004年,陳化蘭回國后的第三年,東南亞地區暴發了禽流感,多國都有人員感染和死亡,我國也蒙受了巨大損失,全國共有16個省區市出現疫情,900萬只雞被撲殺,直接經濟損失達100億元。2005年,隨著候鳥遷飛傳播病毒,亞洲和我國部分地區多次發生疫情。
臨危受命的陳化蘭及其團隊開始迎戰H5N1禽流感。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每天接收著各地送來的需確診病料,進行終裁性鑒定。短時間內50余起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得到確診,對及時、有效控制疫情起到了關鍵作用。
同時,陳化蘭帶隊在國際上首次研制成功禽流感病毒反向遺傳操作疫苗——新型H5N1禽流感滅活疫苗,不僅為中國打贏禽流感阻擊戰做出突出貢獻,還大量出口至其他國家。
截至目前,相關疫苗在國內外累計應用超過2300億羽份,在禽流感防控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小小的一劑疫苗‘四兩撥千斤’,不僅讓家禽免受病毒之害,也有效降低了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概率。”陳化蘭說。這也使得世界多國近年來逐漸改變了“僅采用撲殺方法防控禽流感”的做法。
2013年,陳化蘭及團隊在《科學》等雜志發表了H7N9病毒系統研究的重要論文,被評為中國2013年十大科技進展之一,為H7N9禽流感的防控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鑒于在禽流感研究和防控方面的卓越貢獻,她還被《自然》雜志評為2013年“全球十大科學人物”。面對榮譽,她非常冷靜:“這不是我做研究的終極目標,疾病控制才是我最重要的工作。如果禽流感得不到有效控制,即使在國際頂尖刊物上發出文章,我也絲毫不會有成就感。”
“實驗室已建立起多個禽流感疫苗研發平臺,疫苗研究水平國際領先。”陳化蘭說,一旦發現新的病毒變種,只需兩個星期就可對疫苗進行更新,確保疫情防控“實時在線”。
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第5波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發展迅速,感染人數高達766人。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2017年1月,我們在監測中發現,H7N9禽流感病毒發生關鍵突變,家禽感染后也開始發病并大批死亡。”陳化蘭最擔心的局面出現了,“突變后的病毒對人的危害更大,致死率可達50%以上。”
即將到來的第6波疫情,受到全球關注。2017年1月到9月,陳化蘭團隊與病毒的“賽跑”直接進入沖刺階段:在全國范圍加大現場樣品采集和病原監測力度,加快病毒分析研究速度,擬訂防治辦法,提出防控建議,加快創制高效疫苗進程,接受評估測試……奇跡就這樣發生了,在2017年秋冬病毒流行季到來之前,陳化蘭團隊成功推出了重組禽流感病毒(H5/H7)二價滅活疫苗。
2017年9月,經原農業部批準,全國開始為家禽接種重組禽流感病毒(H5/H7)二價滅活疫苗。監測數據表明,給雞接種該疫苗取得了非常好的免疫保護效果,有效控制了H7N9禽流感病毒在禽類中的傳播,成功阻斷了H7N9禽流感病毒在人群中的感染,打破了前幾年每年10月人感染H7N9禽流感進入高發時段的“魔咒”。
2018年,禽流感這個詞已經悄然淡出普通百姓的視野。而陳化蘭卻依然全天候保持著高度緊張的工作狀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進化迅速,對于這種病毒的警惕,絲毫不能松懈”。有人問,為工作,放棄生活中的諸多樂趣,值得嗎?陳化蘭一字一頓地答道:“把高度危險的禽流感疫情消殺在萌芽狀態,對從事傳染病防控的科研人員來說,難道還有比這個更大的樂趣、比這個更值得的事嗎?”(本刊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