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翊
不管是文學、政治、職場,都不是男性的天下,有很多女性以她們卓越的才華和努力取得了非凡的成績。她們成功的同時,也總是在為女性發聲,讓我們靜下心來傾聽她們的言語,感受她們的思想。

早在1792年,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就寫出了極具影響力的女性主義作品《女權辯論:關于政治和道德問題的批評》,該書被認為是英國歷史上第一本呼吁女性行為改革、喚起女性意識的巨著。
“女性并非天生地低賤于男性,只有當她們缺乏足夠的教育時才會顯露出這一點。男性和女性都應被視為有理性的生命,都應當參與建立基于理性之上的社會秩序。”—《女權辯護》
向警予是中國共產黨首任中央婦女部部長。向警予作為黨的婦女工作的主要領導者,緊密圍繞黨的中心工作,開創了婦女運動的新局面,但因叛徒告密,她在漢口法租界被捕后英勇犧牲,年終33歲。向警予是中國婦女運動的先驅,也是無產階級婦女解放運動卓越的領袖。
“勞動解放與婦女解放是天造地設的伴侶。必須勞動解放了,婦女才得真正的解放。”
伍爾夫是著名的英國女作家,意識流文學的代表人物,被譽為二十世紀現代主義和女性主義的先鋒。她寫出了《達洛維夫人》《到燈塔去》和大量的散文而聞名英國文壇。她與其他女作家專注于“愛與情感”所不同的是,她摒棄對事物表象的描述,轉而探求自然和生命的本質,觸探生命的哲理。
在作品之外,伍爾夫成為了一種符號。她對文學的執著,和精神自由的追求影響了很多女性。她認為,人類文明對女性的社會地位不斷修正,但長期的男權統治仍然很難讓女性得到精神上的自由。女性只有財富獨立才能真正得到精神自由。
“女人要想寫小說,必須有錢,再加一間自己的房間。”
—《一間自己的房間》
波伏娃在1949年寫出了《第二性》之后,在思想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該書被認為是女性主義的經典之作。波伏娃關于女性的理念不僅影響了西方文學界,她的很多理論也同樣深刻的影響了中國的女性作家。法國總統密特朗曾評價道:“她的一生、她的作品和她的斗爭導致法國及整個世界女性和男性的醒覺”。
“男人的極大幸運在于,他,不論在成年還是在小時候,必須踏上一條極為艱苦的道路,不過這是一條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則在于被幾乎不可抗拒的誘惑包圍著;她不被要求奮發向上,只被鼓勵滑下去到達極樂。當她發覺自己被海市蜃樓愚弄時,已經為時太晚,她的力量在失敗的冒險中已被耗盡。”
—《第二性》
嚴歌苓的作品中女性角色,總是在夾縫中磨礪輾轉。她以凝練的筆觸呈現出豐富而深邃的“人性”。她寫出了《金陵十三釵》《芳華》《陸犯焉識》《梅蘭芳》等眾多著名作品。她的作品對女性充滿悲憫情懷,她認為女性相比男性更敏感,她筆下的女性總是有點遲鈍,有點缺心眼,是邊緣的,弱勢的,借由這邊緣的女性折射出復雜的人性。她對女性獨立也有自己的見解。
“靠父母,你可以成為公主;靠男人,你可以成為皇后;只有靠自己,你才可以成為女王。”
她是現任Facebook首席運營官,被媒體稱作“Facebook第一夫人”,她是第一位進入Facebook董事會的女成員。2013年她被《時代周刊》評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同時,她也是福布斯排行榜前50“最具力量”的商業女精英之一。而她本身,也一直在為爭取女性權益作斗爭。
“現實的真相是,世界仍然由男性在掌控。這就意味著,當要對這個世界做出真正有影響力的決策時,女性的聲音并沒有得到平等的對待。”
“引發革命的力量可以來自我們的內心深處。如果人人都去努力,世界就會往更平等的方向發展。如果每位女性都能夠向前一步,我們就離“真正的平等”這個宏大的目標又近了一步。”
—《向前一步》
她是美國富有爭議的政治人物。她曾是美國第一夫人,也是美國第三位女性國務卿,同時也是美國總統的有力競選者。她在2008年、2016年兩度競選美國總統,被認為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有可能當選的女性候選人。同時,她也是一名女性主義者,她關注健康、兒童、社區等婦女關心的話題,而受到女性的歡迎。
“婦女淪為犧牲品之際,家庭、社會及國家的安定都會遭到侵蝕,從而危及全球民主與繁榮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