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靜
[摘 要]本文從中小學英語教學中銜接問題來探析學生英語學習習慣及策略形成轉變的方法途徑,旨在闡述關注學生主體學習需要優化教學方式對提高學生語言表達運用能力的促進作用。圍繞引導自主學習、鼓勵合作探究和多元評價來幫助學生克服中小學英語學習思維觀念束縛,對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能力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初中英語;學生;探究
《英語課程標準》和《2014年新版Go for it》倡導“要求學生能夠運用英語做故事”,讓學生成為課程學習的主體。中小學英語教學更多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往往與課程標準要求的運用英語進行簡單對話交流有一定差距,主要存在如下問題:1.學生學習主動意識欠缺;2.閱讀理解感知不夠深入;3.模擬表達缺乏發展創新性。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和英語學習的不斷深入,學生往往會表現出一種沉默,英語教學中的這種“啞巴英語”現象是由于學生缺少實踐活動的機會,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產生的結果,根本原因是學生的學習習慣和策略尚未形成。這就要求初中英語教學中應關注上述問題,以尊重學生英語學習差異為前提,激活學生主體能動性,培養自主學習和主動探究習慣,讓學生在學習中不斷增強綜合語言表達運用能力。
一、鼓勵學生自我表現,實行差異發展策略
中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表現欲望特別強烈,主要是因為:一方面,初中英語帶給他們一定的學習新鮮感和好奇感,讓他們能夠保持一定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通過自我表現來更好地讓其他同學和老師注意,實現自身主體價值。但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和英語學習的不斷深入,不愿意再像小學那樣踴躍發言,形成一種不愿表達的沉默傾向。
《英語課程標準》強調“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旨在要求教師能夠激活學生的自身學習潛能興趣,更好地體現其英語學習的主體地位和價值。從小學進入中學生正處于身心發生巨大變化時期,也是需要引導和關注的關鍵時期,稍有不慎,容易造成兩極分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方面,要創設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環境氛圍,讓學生在輕松自由的學生過程中施展自己的學習才華,表現自己的閃光點,鼓勵引導學生脫穎而出;另一方面,針對學生的不同學習差異發展要求來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為學生明確不同的學習目標任務,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這樣的差異發展,能夠為學生增強學習主動性奠定基礎,有利于中小學生增強自主學習英語能力。通過這樣的引導,讓學生由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提高學習的責任意識,激活他們積極的學習情感。
二、關注過程方法運用,注重學習策略指導
小學英語側重聽說,初中應逐漸側重讀寫。教學技能目標的轉變就是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養成主動運用學習思維策略的習慣,提高自身英語學習的綜合能力。關注教學過程,讓學生的學習體驗在語言表達實踐運用過程中不斷展現,形成多元化的學習策略。教師從語言表達的交流過程中把握聽、說、讀、寫的全面訓練,多注重學生學習策略指導,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的習慣和方法,讓學生養成合作探究的良好學習習慣。首先,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學習習慣,讓學生養成在探究問題過程中提升語言表達技能的習慣方法。其次,培養學生的學習調控策略,讓學生能夠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和方法統籌規劃和綜合協調,形成有效的學習目標意識。再者,培養學生的學習資源優化、綜合表達學習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深化理解感知。這些過程方法的運用更能凸顯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和價值。在《Go for it》8 Unit4 What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 的 “Maybe you should learn to relax!”, 可建議學生在廣泛搜集學習資料的基礎上,從“擁有快樂的孩子是更重要的”和“How to learn to relax himself?”來要求學生主動表達交流探究,將閱讀學習理解轉變為主動合作探究,讓學生在同桌交流、小組講座、師生探討的過程中深化對課程語言文本的理解感知,逐步加深表達運用,提高學習運用能力。
三、建構多元評價體系,激發學生學習自信
小學生的英語學習沉默傾向,還與教師的教學方式有關。初中教師更加關注學生的語言學習過程和結果,往往忽視了對學生表揚激勵。其實,教師的表揚是學生最為想要的禮物。滿足學生的學習心理需求,運用多元評價方式來優化課堂教學,則是不可缺少的。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從學生的英語學習發展需要來制定調整教學策略,多沿襲小學課堂一些好的教學方法,多給學生表揚的語言和眼神,讓學生在獲得認可肯定的過程中不斷表現自己的學習主觀能動性。運用差異化評價,針對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對表現良好的學生多鼓勵,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的關懷和溫暖;多運用過程形成評價方式,多從學生的學習習慣、表達交流以及主觀能動性等方面來優化評價體系和方法;多引導學生通過自評、互評等方式來豐富評價策略,讓學生更為客觀真實地了解自己。
總而言之,關注學生的英語學習需要,以發揮學生學習認知規律為關鍵,突出學生主觀學習能動性,培養他們主動學習和合作探究的良好學習習慣,促進學生英語知識和技能不斷內化生成。初中英語教學應在關注小學階段學習存在的問題基礎上,突出學生語言學習能力培養,讓學生跳出小學英語學習的思維定勢,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心態參與并適應初中英語學習。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7月第2版.
[2]周暉。對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問題的現狀調查及幾點建議【J】.中學生英語(初中版),2011(14).
[3]荊婕.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的必要性及其措施【J】.中學生英語(初中版),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