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翠瓊
[摘 要]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作文教學,其在語文教學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想象能力又是提升作文寫作能力的關鍵。在新課程改革下,明確要求教師要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想象力;培養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們接受知識比較被動,往往跟著教師的邏輯思維進行研究,而很少獨立思考問題。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教師一般都會采用問題法與學生進行探討,但有些教師會讓學生將答案抄寫下來,甚至背誦記憶。在一定程度上,學生掌握解答閱讀題的模板有利于規范學生的答題范圍,能夠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但是用固定的模式解讀每一篇文章,會降低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也會限制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作文是語文教學中重要的一個板塊,也是最能體現學生學習成果的考察方式。但有的教師卻讓學生按照固定的模板照貓畫虎,造成學生的文章千篇一律,毫無新意。所以,本篇文章將主要從培養學生想象力的意義和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兩個方面來談一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想象力的培養。
一、培養學生想象力的意義
在語文課堂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一方面是因為語文學科本身的特殊性。語文學科具有一定的寬泛性,天文地理人文科學倫理道德都與語文學科相關聯。課堂時間雖然是有限的,但是應該在語文課堂中釋放學生的天性。另一方面是因為有的學生總覺得語文是一門最簡單的學科,與其他同學的考試成績也不會拉開太大的距離,所以對語文學習并不重視。也有的學生認為語文多讀多背,就能夠取得優異的成績。很多學生習慣從教師那里得到標準答案,而很少獨立思考問題。創新能力是當今社會對人才能力的重要要求,而想象力是創新能力的基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也并不是讓學生毫無邊際、天馬行空的胡思亂想,而是結合所學知識進行一定的拓展延伸,在特定的場景及范圍內,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想象,這樣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可以將自己所發揮想象的事情進行溝通交流。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同時也能夠翻轉語文課堂,將課堂的主導權交給學生,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學生作為學習的主導者,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更有利于學生的發展與進步。
二、培養學生想象力的建議
1.激發學生思維,喚起想象
如果說有生活體驗和生活積累是展開想象的基礎,那么教師激發學生想象則是培養和發展想象的關鍵所在了。怎樣促使學生想象,想象的內容是什么等都取決于教師在教的過程中是否“激”得有法。進入中學階段的學生,想象力是異常豐富的,他們常常想到星球之上的境界,想象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鳥獸的言語,……他們可能賦予任何事物以任何新的內容,可是這種想象力又不是直露于外的,而是潛藏在每個孩子大腦的最深層。由于受孩子心理和生理因素的制約,它只有在外界條件的刺激下,才可能激發。所以教師在教學時應善于大膽地激發學生思維,以喚起他們的想象點,使他們的想象有所依,以達到我們的想象要求。
2.加強課外閱讀,開拓學生眼界
隨著學生升學壓力的不斷增加,很多教師都提倡學生重視課外閱讀,也有的給學生列出相應的書單,但是大多數學生卻反映拓展課外閱讀加重了學習負擔,并沒有真正體會到閱讀的樂趣,而且很多學生閱讀之后并沒有進行思考總結,過不了多久就遺忘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除了要釋放學生的天性之外,同時也要開拓學生的眼界與思維。例如在《荷馬史詩》中與慣性思維中藍色海洋不同,而是把海洋描寫成紅色。又比如馮至的《蛇》蛇在人們的印象中屬于冰冷無情的冷血動物,但作者卻用蛇的意象來抒發表達愛情。一方面教師應該以身為范,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有的教師僅僅要求學生增加閱讀量,而自己卻很少進行閱讀。教師應該不斷充實自我,不斷提升自我。另一方面教師應該教會學生如何進行閱讀,如何在閱讀中提取作者的奇思妙想,而不是僅僅只給學生列出必看書單。同時,教師也應該組織學生進行讀書交流,將自己所閱讀到的知識與同學相互分享,促進學生閱讀面的拓展。培養想象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卓有成效,需要時間的打磨與積累。
3.豐富學生的生活閱歷,為他們插上想象的翅膀
宋代理學家朱熹在《觀書有感》中寫道:“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就告訴我們,要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就得引導學生走向社會、深入生活、觀察生活。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遍啔v豐富的人,表象儲備才豐富,而表象儲備豐富才能通過夸張和聯想等方式創造出更多的想象。因此,要引導學生利用各種機會走進大自然,去觀察山川河流,去觀察花鳥草蟲;引導他們接觸社會,去體驗人間冷暖、去感受世態炎涼;引導他們在生活中捕捉形象、積累表象,讓學生為自己插上想象的翅膀。閱讀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不僅可以讓學生積累好詞佳句,懂得文章的謀篇布局,而且可以間接地豐富學生的生活閱歷,為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打下基礎。因此,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閱讀文學作品對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是很重要的。
總之,隨著社會時代的發展變化,學生的需求與要求也隨之變化。新課改大力倡導學生在課堂中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拓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以及思考能力。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一方面有利于學生增加對語文學科學習的興趣,開拓學生的知識面與理解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促進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同時也促進教師的進步與提高。在初中語文課堂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一是要活躍課堂氛圍,給學生創造良好的思考空間;二是要加強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開拓學生發散性思維,不局限于常規性的思維模式;三是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能夠讓學生深刻的體會學習的樂趣與意義,能夠促進學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良田.初中語文教學策略[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段程校.徐萬田.楊燁.初中語文教學關鍵問題指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