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霞
【摘要】隨著全國技能大賽的開展,越來越多的中職院校參與到大賽中來。大賽舉辦的宗旨是促進中等職業學校教育教學的改革、師資隊伍的提升、實訓基地的完善及校企合作的建設,加快技能型人才培養。筆者通過對多年競賽成績分析發現,對于參加技能大賽的學生來說,傳統汽車營銷實訓教學存在不少問題。
【關鍵詞】中職汽車營銷大賽 營銷實訓 存在問題
中職汽車營銷賽項于2014正式成為國賽項目,一經出現。便以其賽項設置貼近企業需求熱點、崗位實際能力、中職培養目標等特點引起各方的廣泛關注和中職學校的積極參賽。
汽車營銷賽項以汽車后市場廣闊的經濟前景為背景,拓展“汽車營銷”新概念。檢驗中職學生汽車營銷基本功、團隊協作、配件管理、服務接待等職業素養和能力,設置以下三個子賽項:“汽車營銷基本能力測試”賽項,選手在電腦上完成100道基礎知識題(內容涵蓋汽車基礎、汽車文化、汽車銷售、汽車配件、服務接待等方面)及基本流程操作(包括整車銷售、配件進銷存、保險承保三個方面)。“配件管理綜合能力模擬”賽項,模擬“汽車配件庫房管理”真實工作情境,完成“確定貨位、配件識別、入庫操作、出庫交付、編碼查詢、下單訂貨”6項任務。“服務接待綜合能力模擬”賽項,模擬“服務顧問”典型工作任務——常規保養接待,完成保養接待的全過程:禮迎顧客、環車檢查、增項推薦、項目確認;完成交車任務:交車準備、車輛驗收、核單結賬、禮送客戶。該競賽除考核選手的專業技能外,更注重考核選手的方法能力與社會能力,強調選手在掌握基本工作技能基礎上具有獨立解決問題及人際溝通等能力。
通過對多年競賽成績分析可以發現。對于參加技能大賽的學生來說,傳統汽車營銷實訓教學存在以下問題:
1.汽車營銷技術不扎實
針對競賽中考核的兩類技術——營銷技術和汽車維修技術,各中職院校的考核結果存在差異,大多數院校的選手只能對其中某一方面的技術掌握較好。既掌握深厚的理論基礎,又能掌握寬泛的專業知識,并能運用于實踐的選手較少。這種現象同各中職院校汽車營銷專業的歷史沿革有關。我國中職院校的汽車營銷專業大多由汽車維修與市場營銷兩個專業合并組成,造成在教學中側重兩個專業中具有相對優勢的一方。這種現象導致了學生往往更精通某一方面的技術,而缺乏對營銷技術及汽車維修技術的全面把握。從另一角度看,近年來的中職教育改革強調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設計,并相應地出現了“目”教材。這些教材大都注重對工作流程、工作步驟的介紹,缺少對工作原理等理論知識的論述,這也間導致了學生在競賽中暴露出了理論知識不扎實的問題。
2.技能與企業要求有差距
從配件管理綜合能力模擬以及服務接待綜合能力兩個賽項選手的表現看,大多數選手與企業員工在技能上存在較大差距。在服務接待競賽中,許多選手不能靈活地回答客戶問題。對競賽用車輛的構造不熟悉,不能熟練地操作競賽用車輛的各種功能。在汽車配件管理綜合能力競賽中,不能正確識別汽車配件的名稱。并熟練進行配件的出入庫操作。造成這種差距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部分中職院校缺乏必要的實訓條件,造成選手缺乏實操經驗;二是專業缺乏與企業的合作,導致專業培養的目標與方法與企業實踐脫離;三是部分中職院校現行的實習實踐環節安排不夠合理,導致在校學生僅僅通過課堂進行學習,缺乏實踐經驗。
3.職業忠誠度低。人文素養有待提高
競賽主辦方舉辦了較豐富的以汽車為主題的文化活動。但學生參與的少,興趣不高。部分選手與學生均對汽車銷售、售后服務等工作缺乏客觀的認識。對于職業認可度低。這一現象與汽車營銷專業學生畢業后工作轉換率較高相互印證。同時,選手在競賽過程中也表現出團隊合作能力差、安全意識不足、缺少成本意識等人文素養欠缺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反映出在汽車營銷實訓教學中對于學生人文素養與職業素養的培養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雖然很多中職院校專門開設了就業指導等課程,但職業道德、團隊合作、安全意識等教育還沒有貫穿于各技能課程的教學全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