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李紅艷
對話中鹽
為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中鹽總公司第三次黨代會精神,本刊組織開展“對話中鹽”訪談。本期訪談我們邀請中鹽榆林鹽化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白森祥,就加強黨的建設、深化鹽業改革、創新發展、社會責任等問題與讀者交流。
記者:2017年1月1日,鹽業體制改革拉開序幕,取消了食鹽產銷區域限制,現有食鹽定點生產企業進入流通銷售領域,充分參與市場競爭,激發了市場活力,增強了企業競爭力。您認為,中鹽榆林公司的核心競爭力體現在哪幾個方面?
白森祥:我們都知道,鹽業體制改革方案從2017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鹽業體制改革,將會形成一種倒逼機制,推動這個古老而傳統的產業轉型升級。鹽業體制改革激發了制鹽企業的創新活力,食鹽產品更加豐富,中高端鹽產品品種增加,徹底改變我國鹽行業產品單一、同質化現象嚴重的狀況,讓老百姓在食鹽消費方面,有更多的選擇,食鹽的安全保障能力也會得到進一步提升。因此,鹽業體制改革無論是對鹽企、還是對消費者,都是一件利好的大事。在鹽改形勢下,我認為,中鹽榆林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資源品位高。榆林奧陶紀巨型鹽田,形成距今約5億年,具有“巖鹽儲量大、形成年代久、礦藏品位高、埋藏深度深、純度高無污染”等特點。經地質勘探,國土資源部礦產資源儲量評定中心認定:探明儲量8854.55億噸,遠景儲量6萬億噸。鹽礦面積達2.5萬平方公里,鹽層平均厚度120米以上,氯化鈉含量平均95%以上。鹽的品位高、質量好,是國內外罕見的巖鹽精品礦藏。潛在經濟價值33.2億元。
二是綜合能耗低。公司60萬噸真空制鹽生產線,于2010年9月8日開工建設,2011年11月29日建成投產。實際產能可突破130萬噸。項目建設初始,我們就按照中鹽總公司提出的“把項目建設成為國內一流、世界先進的真空制鹽生產線”的目標要求,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高質量建設。經過6年多的運行,事實證明,該條生產線噸鹽綜合能耗為72.5Kg標煤(全國制鹽工業結構調整指導意見能耗標準為140kg標煤/噸鹽),能耗指標創國內一流,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三是研發能力強。我公司從2012年開始,就與國內科研院所建立了新產品研發戰略合作關系,緊緊圍繞“自然、安全和健康”的科學用鹽理念,全力研發對各類慢性疾病人群具有預防和調節作用的功能性植物鹽產品,促進全民健康水平的提升。截止目前,我們已經研發出十幾種功能性植物鹽產品。已經上市的有:沙棘碘鹽、枸杞碘鹽、紅棗碘鹽、氨基酸碘鹽、氨基酸低鈉鹽、玉米肽碘鹽、植物纖維鹽、乳酸菌腌菜鹽、富硒碘鹽、果蔬洗滌鹽等,擬在2018年上市的有:兒童用鹽、中老年用鹽、孕婦用鹽等。這些產品,都是以地表2800米以下奧陶紀(距今5億年)天然巖鹽為原料,采用先進的真空制鹽工藝,經科學配方添加采用專利技術從沙棘、枸杞、紅棗和各種果蔬中獲取的人體需要的多種營養元素精制而成。堅持長期食用,既達到減鹽的目的,又補充了人體所需的營養元素。這些產品,我們都申請了國家專利,有的還申請了國際專利。
記者:近幾年,中鹽榆林公司聯合國內幾家科研院所,組建首家全國性的食用鹽創新研發基地,研發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專利技術的新品種鹽,在國內鹽行業率先走出一條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的道路,請問中鹽榆林公司是如何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
白森祥:創新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早在2014年,我就提出了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營銷創新的理念,以創新驅動企業發展。近幾年來,我們一直在為推動“四個創新”而不懈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管理創新方面,我們以績效考核為抓手,通過不斷探索與創新,建立了“考核方式多樣化、考核對象全員化、考核內容全面化、考核指標數字化、考核標準具體化”的全新績效考核模式,充分調動了全體干部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有力地推動了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保證了各年度目標任務的順利完成。
在技術創新方面,我們也取得了斐然的成績。近年來,我們積極開展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活動??萍冀涃M投入由2011年的326萬元增加到2017年的1790萬元,科技投入占企業銷售收入的比重逐年提高,科技研發團隊也在逐步壯大。目前,我公司擁有國家專利95項,其中發明專利33項,實用新型專利62項。我公司實施的《巖鹽井下鹵水處理工藝研究與應用》項目,填補了國內外在此領域的空白,獲得榆林市科技進步一等獎、陜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鹽業總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優秀獎;《真空制鹽母液處理新工藝及鹵井地熱應用》項目,獲得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二等獎;《制鹽母液處理及鹽泥注井新工藝的深度研究與應用》項目,被中鹽總公司列為重大科技項目,并通過中國鹽業總公司組織的專家組驗收。公司于分別2013年、2016年先后兩次被陜西省科技廳認定為“陜西省高新技術企業”。
在產品創新方面,前面已經講到,我們已經取得了豐碩成果,并走在了全國制鹽企業的前列。2015年8月28日,在中國營養學會主辦的首屆“食鹽與健康學術研討會”上,來自國家衛生計生委疾控局、國家食藥總局、中國營養學會、慢病學會、北京醫學大學、西北農業大學、協和醫院、西苑醫院、營養與健康所等單位的20多名與會專家學者,對中鹽榆林公司創新研發的功能性植物鹽系列產品給予高度評價。近兩年來,我們通過各種媒體,積極宣傳公司新產品的研發理念、研發方向和研發成果,并呼吁老百姓“少吃鹽、吃好鹽”,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2016年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上,全國臺聯以界別名義提出了《關于加快修訂食用鹽生產及食用標準等工作》的提案。2016年6月,部分全國政協委員、提案委員會委員、部分專家學者等有關人員組成的聯合調研組赴陜西榆林、延安等地,對食用鹽的生產、研發、食用及監管等環節進行了調研。調研組實地考察了中鹽榆林公司的生產線,并對中鹽榆林公司的新產品研發理念、研發方向和研發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2017年全國兩會上,全國臺聯以界別名義再次提出了《關于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盡早實現全民減鹽20%目標計劃》的提案。這兩個提案的提出,是對我公司新產品研發方向和研發成果的充分肯定。
在營銷創新方面,我們也在不斷探索。特別是在鹽改形勢下,我們積極推進商業模式創新和管理機制創新。通過與大型連鎖超市建立戰略合作關系、設立分公司和直銷處、招募物流配送商等多種形式,不斷擴大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和品牌影響力。為了有效應對鹽業體制改革,我們對營銷管理機制進行了改革創新,成立了華北銷售公司、華東銷售公司、西南銷售公司和工業鹽銷售公司,初步建立起覆蓋全國31個省市的市場營銷網絡。當然,在鹽改形勢下,如何創新商業模式,對于我們來說,沒有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鑒,只能是“摸著石頭過河”。但是,我認為,只有不斷探索、不斷總結,才能走出一條成功之路。
記者:質量是企業的生命。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質量把控方式,中鹽榆林公司如何控制影響產品質量的所有環節和因素,實現產品質量控制,不斷提升產品品質?
白森祥:一是增強全員質量意識,確保質量管理體系有效運行。中鹽榆林公司嚴格執行ISO9001:2000及HACCP質量管理和控制體系,建立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質量管理網絡,實行多層次全方位的質量綜合管理,確保每道工序受控,不留盲點、不留死角。
二是加強過程質量管控。首先是嚴把原輔材料驗收關,對所有進廠的原輔材料(包括包裝物),嚴格按照物資采購管理制度進行驗收,并對原輔料進行第三方驗證。其次是嚴格控制鹵水質量,通過鹵水井下凈化、地面消缺等方式降低雜質,凈化后的鹵水每8小時進行一次全分析,確保鹵水質量。第三,加強過程質量監控,對在線生產的食用鹽每15分鐘自檢一次碘含量,化驗室每小時進行一次在線監督抽查、每兩小時進行一次成品抽檢,確保碘含量合格。第四,嚴把入庫關,嚴格按照GB/T8618、GB/T5461對批量產品進行入庫檢驗。第五,嚴把出廠關,對每批出廠產品嚴格按照相關標準進行監督檢驗。對不符合質量要求的產品嚴禁出廠,確保所有出廠產品合格。
2016年,我們還按照藥品GMP認證的標準和要求,投資1131.8萬元對包裝系統實施技術改造,提升了食鹽質量安全保障能力,確保鹽品的質量和安全。
目前,我們正在按照總公司的統一安排部署,加快推進質量追溯體系建設,旨在實現食鹽安全信息來源可追溯、流向可查詢、風險可防范、責任可追究。
記者:“社會責任”一詞越來越廣泛地出現在社會公眾的視線之中。越來越多的企業將承擔社會責任視為影響企業核心競爭力、品牌建設和持久發展的重要因素,并把它提升到戰略性管理層面。能否介紹下中鹽榆林公司在踐行社會責任方面做出的努力?
白森祥:作為國有企業,在推動企業自身發展的同時,要切實履行社會責任。也就是說,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要兼顧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中鹽榆林公司從2012年起,就開始了功能性植物食用鹽的研發工作,截止目前,已經有十幾種功能性植物食用鹽上市。研發這些新產品,就是為了解決我國居民幾千年形成的高鹽飲食習慣,降低患各種慢性疾病的風險。我想,這本身就體現了一種社會責任的擔當。2016年,我們投資1100多萬元,成功實施了鹽泥注井項目,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附屬產品石膏泥全部回注到井下,徹底解決了困擾公司多年的環保問題,實現了清潔生產,達到了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相統一。
助力脫貧攻堅是國企不忘初心、牢記使用、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體現。根據國務院國資委、國務院扶貧辦《關于開展中央企業定點幫扶貧困革命老區百縣萬村活動的通知》精神,依據中鹽總公司的安排部署,我公司承擔了定邊縣場堡鎮波洛池村、白灣子鎮沈畔子村、油房莊鄉付洼村的扶貧工作。2016至2017年,我們分兩次為定邊縣油房莊鄉中心小學、鹽場堡鎮中心小學、白灣子鎮學校的459名小學生和313名中學生發放了定制的冬季校服,價值20余萬元。向定邊縣白灣子鎮沈畔子村捐款72.41萬元,用于通村道路硬化和村委會辦公用具的購置。根據總公司的安排,我們還從延安市宜川縣對口扶貧地區收購了價值30萬元的花椒,支援對口扶貧地區脫貧致富。2016年向公司所在地榆陽區魚河鎮捐款48萬元,用于扶貧項目。每年向公司所在地魚河鎮鄭家溝村贊助30萬元,用于該村的公益事業。下一步,我們將堅決貫徹總公司黨委的決策部署,切實履行社會責任,圓滿完成總公司下達的扶貧任務。
記者: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中鹽榆林公司如何謀劃好2018年黨委工作,將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落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上,以黨建統領、推動企業改革發展?
白森祥:2018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我公司提質增效、轉型發展的關鍵一年??偟膩碇v,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創新、變革、競爭、共贏”的戰略方針,全面推進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和制度建設,切實發揮黨組織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也就是要發揮好“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三個作用,為公司改革發展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具體講,要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強化理論武裝。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公司黨委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引導黨員干部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努力在學而信、學而思、學而行上取得新進展。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轉化為推動公司發展的不竭動力和自覺行動,在公司持續興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來神的熱潮。
二是持續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全面落實從嚴治黨責任。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是堅持思想建黨、組織建黨、制度治黨緊密結合,深化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舉措。我們要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性基礎性工程,抓常抓細抓長。要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與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結合起來,切實強化“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促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形成常態、發揮長效。
三是深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要持之以恒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始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馳而不息反對“四風”,著力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有效機制,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深入開展,為公司改革發展營造風清氣正、積極向上、干事創業的政治生態。
四是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為公司改革發展提供人力資源保證。要進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把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和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相結合,著力構建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選人用人機制,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干部隊伍,形成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生動局面,為公司改革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力資源保證。
五是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增強黨支部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戰斗力。一是要抓好黨支部書記的培訓工作,提高黨支部書記抓黨建工作的能力,進而提升黨支部的組織力、感召力、影響力、帶動力,真正把支部建設成為團結群眾的核心、教育黨員的學校、攻堅克難的堡壘。二是認真落實“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加強對黨員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增強組織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和戰斗性。三是進一步落實黨建工作考核評價辦法,加強對支部工作的檢查和指導,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努力開創黨建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