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英 遼寧省大連市普蘭店區中醫醫院

我童年時,每到桃樹生長旺盛的季節,就會看到有人用刀割開桃樹的枝干,讓它流出琥珀似的“淚滴”。一滴滴“桃花淚”晶瑩剔透,宛如琥珀。后來我才知道,這“桃花淚”學名叫桃膠,也叫桃漿或桃凝,是桃樹分泌出來的樹脂。《名醫別錄》中載:“桃茂盛時,以刀割樹皮,久則膠溢出,采收,以桑灰湯浸過曝干用。”
這不起眼的桃膠,不僅是美容佳品,更是上等的中藥材。《本草綱目》說:“桃膠性味甘苦,平,無毒。煉服,保中不饑,忍風寒。下石淋,破血,治中惡疰忤。和血益氣,治下痢,止痛。”又曰:“按《抱樸子》云:桃膠以桑灰汁漬過服之,除百病,數月斷谷,久則晦夜有光如月。”
桃膠有活血、益氣、止渴功效。主治石淋、血淋、痢疾、乳糜尿、小兒疳積、糖尿病等,還能治療臉上的痘痘和黑頭,有祛斑美白養顏之功效。《本經逢原》中有記載:“桃樹上膠,最通津液,能治血淋,石淋。痘瘡黑陷,必勝膏用之。”《古今錄驗方》載:“桃木膠如棗大,夏以冷水三合,冬以湯三合和服,日三服,當下石,石盡即止。”《總微論》也記載,“痘發搐黑陷者,用桃膠煎湯飲之,或水熬成膏,酒化服之,大效。”
《列仙傳》中載:“高丘公服桃膠得仙。古方以桃膠為仙藥,而后人不復用之,豈其功亦未必如是之殊耶?”這古時候的“仙藥”,在當今南方農村一直有“草根燕窩”之說。如果婦女氣色不好,家人就煮點桃膠喝幾天,人就會精神倍增,氣色紅潤有光澤,這珍貴程度一點也不比城里人的燕窩低。
在民間偏方中,桃膠還可治胃痛、胃炎。取比黃豆粒大一點的桃膠,用清水洗凈,嚼碎,溫開水送服,早晚各一次,堅持服用30天,胃炎不再犯,吃任何涼東西胃不會再難受。此外,桃膠液有治療燒燙傷功效。
桃膠的主要成分是膠原蛋白、半乳糖、鼠李糖、氨基酸等。民間有句俗話說:“要想皮膚好,桃膠離不了。”桃膠豐富的膠質,能養顏美膚,使皮膚變得水潤有彈性。桃膠有清血降脂,緩解壓力和抗皺嫩膚的功效;夏季冰鎮后食用很清涼,秋季加入雪梨或銀耳,更有滋潤降燥、活血益氣的功能。
晚上用清水泡上10顆桃膠,就像發木耳一樣,第二天桃膠便膨大10倍,如一大朵一大朵軟軟的、滑滑的果凍。把樹皮雜質清洗干凈后加入大棗、枸杞、冰糖,小火慢熬30分鐘,香甜滋補的養顏佳品就出鍋了,口感絕對讓人喜歡。
我常帶些煮好的桃膠羹和辦公室的同事們一起分享。桃膠在北方桃樹上隨處可見,但知道這些功效的人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