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杰 黔南廣播電視臺
社會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輔相成的,它們之間既存在一定的相同性,同時也存在相互否定的對立性,只要抓住其中的細節性問題,就能夠使其之間發生性質上的轉變,這就是逆向思維。而“逆向思維”也叫做“反向思維”,亦是從傳統的思維進行反方向思考,如果在正常的思維下不能夠發現新穎事物時,那么就換一種思考方式,從反方面來對相關事物進行觀察,由于人們普遍會運用原有的固定思維方式來進行思考,所以大多數人所思考出來的結論多為大同小異,因此會缺乏新穎度,而少數人從相反角度進行思考所闡述的論點卻可以取得最佳效果,這種思維方式就是逆向思維。例如《司馬光砸缸》這則預言,從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司馬光的思維就與常人不同,如在正常情況下救落水的人,常規的表現方式是下水救人,而司馬光在這種情況下選擇的是砸破缸來救人,可見,逆向思維的結論更具影響力。對于新聞工作者來講,要想報道出獨具一格的新聞題材,就要抓住細節問題,方向思考,給廣大受眾不一樣的感受,從而加大受眾對新聞的關注。
自古以來,要想完成一篇好的文章及作品,首先離不開獨特的思維見解,其次要掌握新穎的表達方式。而新聞報道則是闡述事件事實的重要途徑,這就需要相關作者巧妙的設計新聞環節,以最大化的體現出新聞作品的價值,有利于讀者快速接受和吸收。逆向思維作為打破常規模式的關鍵,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來闡述較為新穎及深刻的題材,進而取得常規思維方式下所達不到的最佳效果。所以,新聞工作者一定要懂得隨機應變,不能在思考中過于局限,利用逆向思維的優勢轉變思考方向,朝著多樣性方向進行思考,以便于構思出新觀點及新結論。
往往與眾不同的見解更具吸引力,這也是逆向思維的較高級層次,能夠從新角度以及新觀點中去闡述相關事物,這種思維見解更加獨特性,其構思也較為獨樹一幟。如果在常規思維模式下進行思考,思路會受到各種因素的阻礙而不能較好的打開,就會在其中的一個節點上陷入滯納狀態,因此影響整體思維進度,那么一味的沿著這一思維方向繼續思考,不懂變通,就會產生局限性,導致事態結論過于籠統化,所以,作為新聞工作者一定要懂得逆向思考,使其見解更為獨特性。
逆向思維就是采用不同于尋常的思維來反方向進行探索和分析,從不同的角度探索多樣化結論及答案,進而挖掘出更具影響力的信息內容。而逆向思維是一名優秀新聞工作者不可或缺的重要思維方式,其思維能力決定了新聞最終的方向和質量。逆向思維體現于通過新聞事件的表面看本質,先常規思維來分析新聞事件的整體內容,縷清思路以后能夠從反方向表達新聞事件的實質問題,這樣才能體現新聞的新穎度,使其新聞信息更有價值。例如,在采訪過程中,大多會把一些內容放在一篇新聞中進行報道,這種形式雖然佩文較長,但過于雜亂,對讀者而言沒有吸引力。所以,在進行相關新聞事件闡述時,只需要抓住其中一些有效的節點來充分反映事件全貌,這種以小見大方式要比詳細描述更有效果。
如果只一味的朝著單一的方向進行新聞事實報道,那么新聞題材及內容就缺乏一定的新穎度和創新性,所以善于“避實就虛”則是另外一種很好的報道方式。就物理學而言,如果一個杯子裝了一半物體與一個杯子一半未裝滿從表面理解是沒有任何區別的,但從句意上卻是兩種不同的思維,前一句的意思是真實的裝了半杯,而后一句的意思則是虛擬沒有裝好的半杯。又或者具有影響力的人員進行民間調研和走訪,其調研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新聞性,但其結果更受歡迎,同時對于受眾來講更具吸引力。例如,相關領導部門在進行會議召開時所產生的新聞,受眾通過電視觀看會覺得過程比較枯燥乏味,但過后會查詢會議結果,這種現象直接導致新聞整體播報效果,所以,適當切入新時期民眾所關注的話題,“避實就虛”會增加播報率。
所謂“人云亦云”則是新聞最突出的特點,也是最缺乏道德的體現,而有效運用逆向思維看問題,往往是挖掘新事物的最佳方式。例如,當多數人在形容有錢人時會說“他們都窮得就剩錢了”,此時,少數人反方向角度詮釋為“他們富得直冒油了”,這種反向說辭會更加吸引受眾眼球。
由于一些陳舊的事物和問題已經被淡忘,此時,只要稍加采取新方式進行反映,那么這類陳舊的事物就會逐漸浮出,并達到另一種效果。如針對幾年前中國男足在球壇上的成績與球迷不滿此成績的態度而強烈要求主教練給予說法進行追訴,在這種情況下,記者就會抓住球星和球迷前后采訪所體現出態度作為新聞點,巧妙地以舊變新,從而設計出新的新聞素材,進而以事實體現出了相關人物在面對媒體所產生的心理變化。
新聞的價值與新聞內容的重要性緊密相連,也就是說新聞的內容越重要,新聞的價值才會更大。反之,如果新聞內容只圍繞一些不被社會關注的問題展開報道,那么這類型新聞就不具備任何實質性價值。但新聞工作者如果合理運用逆向思維對一些小新聞進行深度挖掘,那么就會促使小新聞成為更有價值的大新聞。例如,在1996年期間的《江西日報》中曾報道過《我能摸摸小火車嗎》,這則新聞在當時就已經獲得了中國新聞獎通訊類二等獎,這也是小新聞變成大新聞的典型新聞素材。其作者表示,在采訪前就已經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對京九鐵路通車進行了相關資料的大批量了解,并反復探求設計路線,同時更多的將采訪重點放在了民眾身上,促使文章內容更加生動有色彩。如果不是通過新聞報道對相關事宜進行宣傳,那么很多民眾就無法了解更多的新聞現象,因此,采取逆向思維有助于新聞新思路的拓展。
只有使文章別具一格,并揭示政治性、思想性較強的主體才能更加引人關注。而要想選好題材,就必須要抓住兩點,一點是角度的掌握,另一點則是思維的創新。其中角度好壞取決于選材方向,好的寫作水平取決于寫作者的思維靈敏度,只要敢于創新思維,就會通過不同的角度看世界,這就需要逆向思維來開發本身思維的多樣化,以此來挖掘更多新鮮事物。
對于新聞寫作來講最基礎的則是事件的真實性,無論過程如何,都要在結果中體現出新聞事件的真實本質,這也是身為新聞工作者的基本素養及品質。而在選材中,也要選擇事實性事件進行編輯和設計,保證新聞的真實度才能有效發揮媒體的最大價值。如果在采訪過程中存在些許疑問,就要采取逆向思維進行其它途徑的采訪工作,以確保事件相關細節是否需要寫到素材中,在逆向思維的運用下完成新聞作品的真實走訪,使其新聞作品更具真實性,以事實來反映當時的社會狀態以及各界人物的真實寫照,為社會和民眾傳達正能量。
綜上所述,人們對一切事物的認知則是通過思維活動來進行語言表達,而對于新聞來講,語言的表達形式固為三種,既“文字、圖像及聲音”。因此,如何巧妙運用以上語言形式進行新聞內容的闡述,新聞的思維方式則起到了決定性作用,那么作為新聞工作者,一定要具備反向思維意識,通過獨特的見解來體現事件內容的最大價值,既要滿足受眾們的需求,又要滿足新時代新聞競爭的要求,合理運用反向思維來挖掘獨家新聞,并追求新聞真實性,進而提高新聞采訪及寫作的整體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