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慧倩 石 悅
(遼寧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6)
伴隨著《延禧攻略》的開播,爾晴這一角色遭到眾多網友抨擊,很多網友用“讓爾晴做你女朋友”作為“威脅”對方的條件,8月12日某一萌寵大V博主發出一條微博,評論中有網友說:“你竟然想兇我們的墨爺,讓爾晴嫁給你”,博主回復道:“可以說十分惡毒了,怕了怕了”。網友們很樂于把虛擬的形象嫁接到現實生活中作為調侃,不只是好玩,更重要的是可以把自己的不滿情緒用另外一種方式表達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能體現“戲精文化”的方式有很多,但是表情包是容納性最強的一種,它可以涵蓋語言文字、表情、圖片等。當聊天結束時不少人會因為到底應該以怎樣的話結束而尷尬,此時表情包是最好的選擇。每一張表情包的發送都是自己內心想法夸張的展現,類似“要抱抱” “舉高高” “拿小拳拳捶你胸口”,內心的“小公舉”被激活,這樣甜膩的表情包不僅在成熟女性之間活躍,男性也會存留。表情包當中很多動作是現實生活中不能或是不便表現出來的,如:“爾康式咆哮”我們在現實交流中,一般情況下不會出現這樣的表情,用這樣的表情包是為了表達自己此時的憤怒、激動、抓狂等情緒,接下來很有可能被對方調侃為“戲精”。表情包的使用可以說是“戲精們”情緒的表達方式,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更多“戲精”的形成。
本意上是指一些人面對某件事情的夸張反應,形容某些人里外不一,更有添油加醋的成分,本應該是對人的諷刺,可是從當下的流行趨勢上看,我們對這個詞的理解已經不再單單是貶義,這更是一種娛樂的方式,用這種方式來緩解生活、工作上帶來的壓力。
由于,“戲精”們渴望與他人進行交流,就一定要找到一個可以引起共鳴的話題,此話題背后是被吸引來的群體,依托該熱點事件發出的言論至少可以引起這批群體當中某個人的注意力。“大家好,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是我女朋友@關曉彤”,2017年10月8日鹿晗在其新浪微博中發表的一條內容,此話一出便遭到廣大網友效仿,這樣類似的言論無論是微博還是微信朋友圈都在霸占著人們的屏幕,這些人“戲精上身”是一種消遣,也可以引起更多人的共鳴進而推動網絡輿論的形成。
“戲精”并不只有烏合之眾,換句話說,“戲精”們發出的言論并不都是不理性的。第四,“戲精文化”是集合行為的一種具體展現,所以“戲精文化”具有模仿和“匿名性”的特點。在面對某種突發熱點事件時,最簡單省事的就是模仿周圍人的行為,匿名性的特點使得受眾在發表言論時更不受限制,促進“戲精文化”能夠廣泛傳播。
“戲精文化”的形成是依托該條件蓬勃發展起來的,廣大網友利用手機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社交軟件獲取信息,更新速度非常快,雙方之間的交流效率、互動頻次大幅度增加。
手機等通信設備的齊全,營造的一種“孤獨感”已經成為很多人研究的方向,人與人之間的面對面交流大幅減少,為了能夠更好地得到他人對自己的關注,便開啟“自黑”或“黑他”模式進而獲取更多的交流,得到心理上的滿足感。庫利認為,人的行為是通過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態度等這面“鏡子”來認識和把握自己。參照別人想要的便能夠迎合他人的態度,使自己的言論得到雙向傳播,在此過程中能夠輸出自己意見、情緒等,塑造自己的個人形象。
戈夫曼將日常生活比作戲劇,社會生活中的人好比戲劇中的演員,每個人都在自覺或不自覺地演戲,網友的評論顯得富有情緒化可以看作是表演的動機,表演時我們期待著可以得到觀眾的回應。
“戲精文化”本身很“好玩”,得到了受眾青睞,另一方面,受眾對“戲精”的使用助長著“戲精文化”的形成,“戲精文化”有好有壞,所以需要對其加以正確引導,意見領袖也要做好表率,受眾不能盲目跟風才能使“戲精文化”能夠得到正確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