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學歐亞國際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1)
新聞播音也稱新聞播音主持,是借助新聞傳播媒介,通過語音的形式將新聞稿件內容向新聞受眾進行展示,傳遞新聞的主要內容。新聞播音作為新聞的重要元素,新的環境背景之下也面臨巨大的競爭壓力,必須不斷尋求新的發展與變革。
(1)新傳媒形式的出現,對新聞媒介和新聞播音提出了更加嚴峻的挑戰。全媒體時代是多種媒體形式共同發展,自媒體實現新的進步的一個具有高度包容性的時代。新的傳媒形式的出現也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新聞播報風格,對傳統的新聞播音產生了一定的沖擊。如:在網絡節目中,存在眾多街頭采訪類新聞節目,節目中播音主持多為青年偶像,能夠更好地吸引受眾,同時,能夠更快地向受眾傳遞新聞信息,具有更高的時效性和趣味性。
(2)教育產業的進步增加了行業內部的人才競爭。新時代,教育行業的不斷發展為社會進步提供了強有力的人力資源支持,同時也帶來了更加嚴峻的人才競爭。大眾傳媒行業作為傳統的具有高度吸引力的行業,新聞播音也是對人才具有高度吸引力的崗位。每年大批優秀人才進入新聞播音行業,向原有的新聞播音主持人員發出挑戰,也對其未來的發展提出了嚴峻的考驗。
(3)經濟和科技的進步帶來人民文化取向的變革。社會進步的同時也實現了人民群眾價值取向與審美偏好的變化,傳統的新聞播音多采用嚴謹、正統較為刻板的形象,已經不再適合全媒體環境下人民群眾的審美愛好。人民群眾的審美偏好與現行新聞播音風格的不匹配造成固有觀眾群體的流失與群眾刻板印象的形成,不利于傳統大眾傳媒形式在新競爭環境中占據有利地位,同時,造成新聞播音人群整體與時代發展的脫節,不利于實現新聞播音的持續性發展。
(1)為追求自身的發展,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俗語有云:“打鐵還需自身硬”,全媒體時代,新聞播音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為適應全媒體時代的發展要求,新聞播音必須注重吸收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增強整體競爭力,才能夠從根本上提升競爭力,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優勢地位。
新聞播音并非簡單地對原有的新聞稿件進行播報,同時也需要根據新聞內容及時調整原有稿件內容,注重與新聞參與人員的互動。新聞播音工作對新聞播音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電視播音應學習多種類的知識,以適應多種不同類型新聞播報的要求,增加臨時應變能力,提高對現場突發狀況的應對能力。
例如,隨著全媒體時代新聞內容極大豐富,對熱點新聞的評論成為吸引受眾的一大看點,這就要求新聞播音工作者具有一定的評論能力。在廣播媒體中,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央廣新聞》每半小時一檔的“第一評論”凸顯出快評、精評和辣評的特點;《央廣夜新聞》主打“理性決定深度”,也讓評論員和主持人在節目中同聽眾、微博網友產生良好的互動,既梳理了新聞事件,還提供了精簡、易于接受的評論內容。這一點,成為當下新聞播音努力的方向。
(2)向同行業吸取經驗,形成多種新聞播音風格。近些年,由于人民群眾文化審美偏好的不斷變革,傳統新聞播音形式已經不再受到歡迎。相反,借助網絡這一平臺而出現的新的大眾傳媒形式中,新聞播音形式新穎,能夠更好地引起新聞受眾的興趣,提高傳媒競爭力。
在全媒體時代,傳統的新聞播音應學習新興傳媒的新聞播音形式,變革新聞播音形式。在新聞播報的過程中,根據新聞的類型,選擇合適的播報風格,通過實踐,突破新聞受眾眼中傳統的刻板播報形象,提高新聞播音的整體吸引力。
如鳳凰衛視的《新聞早班車》開辟了“說”新聞樣態?!罢f”是建立在新聞客觀和真實的基礎之上的,播音員用相對口語化、生活化的表達樣式,用平等、交流和輕松的狀態向觀眾傳達新聞資訊的方式。這種“說”的形式,將人際傳播的特點融入大眾傳播的過程中,改變了單一的傳者中心的模式,滿足了受眾在觀看過程中平等、輕松的心理訴求,使得信息的傳播效果更佳。東方衛視的《東方夜新聞》、鳳凰衛視的《時事開講》則采用“聊”新聞的方式?!傲摹钡姆绞礁菀鬃層^眾喚起聆聽和互動的興趣,關注新聞的發展態勢。這種有人情味的新聞播音方式,成為“播”“說”之后更加有益的方式之一。
(3)突出堅定的政治方向,提升自身影響力。思想政治素質是塑造新聞播音主持人自身形象的根本。新傳媒形式的出現帶來的并非全部是正面影響,同時也產生了不健康的網絡信息,不利于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的健康發展。新聞播音作為新聞內容的傳播者,其政治文化素養直接決定了新聞的性質。新聞播音人員只有堅定自身的政治信仰,注重思想觀念的純潔性,才能向新聞受眾傳遞純粹、健康的新聞內容,同時幫助新聞播音人員塑造良好的專業形象。
電視播音人員應改變原有的“高高在上”的觀念,通過不斷學習各方面知識,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增強知識儲備以應對各類新聞事實和不同的臨時狀況。同時,新的傳媒形式的出現向新聞播音發起了挑戰,同時也提供了發展的機會。新聞播音人員應注重轉變自身播音風格,同時要堅定政治素質,塑造良好的專業形象,保證新聞內容的純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