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廢止有關排污收費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決定》。5月2日,生態環境部制定發布《關于廢止有關排污收費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決定》(生態環境部令第2號),決定廢止有關排污收費的1件規章和27件規范性文件,包括《排污費征收工作稽查辦法》(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令第42號)、《關于統一排污費征收稽查常用法律文書格式的通知》(環辦〔2008〕19號)、《關于征收污水廢氣排污費有關問題的復函》(環函〔2008〕48號)等,全面實行環保稅制度。
2、《關于規范銀行業金融機構跨省票據業務的通知》。5月2日,為進一步規范銀行業金融機構票據業務,有效防范風險,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制定下發 《關于規范銀行業金融機構跨省票據業務的通知》(銀保監辦發〔2018〕21號),對金融機構跨省票據業務進行規范。《通知》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對跨省票據業務進行界定。二是對票據業務主要風險隱患提出監管要求。三是針對跨省交易類業務提出監管要求。四是針對跨省授信類業務提出監管要求。五是強化跨省票據業務監管。
3、《關于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的意見》。5月3日,國務院制定發布 《關于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的意見》(國發〔2018〕11號),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推進職業技能培訓工作進行部署和安排。《意見》提出了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一是構建終身職業技能培訓體系。二是深化職業技能培訓體制機制改革。三是提升職業技能培訓基礎能力。
4、《關于對營業賬簿減免印花稅的通知》。5月3日,為減輕企業負擔,鼓勵投資創業,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制定下發《關于對營業賬簿減免印花稅的通知》(財稅〔2018〕50號),決定自2018年5月1日起,對按萬分之五稅率貼花的資金賬簿減半征收印花稅,對按件貼花五元的其他賬簿免征印花稅。
5、《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貧困革命老區脫貧攻堅資金管理辦法》。5月4日,財政部會同國務院扶貧辦修訂發布《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貧困革命老區脫貧攻堅資金管理辦法》(財農〔2018〕21號)。此次修訂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調整資金使用方向。根據脫貧攻堅形勢變化,“十三五”時期,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貧困革命老區脫貧攻堅資金主要用于建檔立卡貧困村實施村內小型生產性公益設施建設項目,不再支持整村推進項目。二是明確支持貧困縣涉農資金整合試點。《辦法》明確納入統籌整合使用的彩票公益金,按照貧困縣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試點工作有關要求進行管理。三是體現預算管理制度改革要求。按照預算管理新規定,《辦法》對資金撥付、結轉結余管理以及績效管理等方面作出明確規定。
6、《關于做好2018年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工作的意見》。5月4日,根據《預算法》、《國務院關于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國發〔2014〕43號)和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有關規定,財政部制定發布《關于做好2018年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工作的意見》(財庫〔2018〕61號)布置今年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工作,并提出要加強發行計劃管理,提升定價市場化水平,合理設置債券期限結構,豐富投資者類型等指導意見。《意見》針對當前我國地方政府債券運行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補缺補漏。
7、《關于進一步明確人民幣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境外證券投資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5月4日,為進一步規范人民幣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簡稱人民幣合格投資者)境外證券投資(簡稱境外投資)活動,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于人民幣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境外證券投資有關事項的通知》(銀發〔2014〕331號)等相關規定,中國人民銀行制定下發《關于進一步明確人民幣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境外證券投資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銀辦發〔2018〕81號),明確人民幣合格投資者境外投資宏觀審慎管理和信息報送等事項。根據《通知》的有關規定,人民幣合格投資者開展境外投資的,不得將人民幣資金匯出境外購匯;人民幣合格投資者開展境外投資的,應當按照規定向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報送人民幣合格投資者基本情況、托管銀行、資金來源及規模、投資計劃、資金匯出入、境外持倉情況等信息。同時,中國人民銀行將根據跨境資金流動形勢、離岸人民幣市場流動性及人民幣產品發展情況等因素對人民幣合格投資者境外投資實施宏觀審慎管理。
8、《關于進一步加強征信信息安全管理的通知》。5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制定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征信信息安全管理的通知》(銀發〔2018〕102號),明確了進一步加強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運行機構和接入機構征信信息安全管理的有關事項。根據《通知》的有關規定,運行機構和接入機構要切實加強對征信各級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的全員征信合規性教育培訓,通過加強征信系統用戶管理、健全征信信息查詢管理、優化自助查詢機管理、完善征信異常查詢監控機制、妥善辦理異議與投訴等措施,完善征信業務操控流程,牢牢守住不發生征信信息安全風險的底線。
9、《關于開展涉及產權保護的規章、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5月5日,國務院辦公廳制定下發《關于開展涉及產權保護的規章、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18〕29號),決定開展涉及產權保護的規章、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根據《通知》的有關規定,此次清理的范圍是省、自治區、直轄市、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和國務院部門制定的規章,以及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所屬部門、國務院部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清理的重點是,有違平等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主體財產所有權、使用權、經營權、收益權等各類產權的規定,不當限制企業生產經營、企業和居民不動產交易等民事主體財產權利行使的規定,以及在市場準入、生產要素使用、財稅金融投資價格等政策方面區別性、歧視性對待不同所有制經濟主體的規定。
10、《關于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5月7日,為鼓勵企業加大職工教育投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制定下發 《關于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18〕51號),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政策進行明確。根據《通知》的有關規定,自2018年1月1日起,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8%的部分,準予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11、《關于設備 器具扣除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5月7日,為引導企業加大設備、器具投資力度,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制定下發《關于設備 器具扣除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8〕54號),對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進行明確。根據《通知》的有關規定,企業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新購進的設備、器具,單位價值不超過5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單位價值超過500萬元的,仍按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完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4〕75號)、《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完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 〔2015〕106號)等相關規定執行。
12、《關于融資租賃公司、商業保理公司和典當行管理職責調整有關事宜的通知》。5月8日,根據《中共中央關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等文件要求和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商務部辦公廳發布《關于融資租賃公司、商業保理公司和典當行管理職責調整有關事宜的通知》(商辦流通函〔2018〕165號),宣布將制定融資租賃公司、商業保理公司、典當行業務經營和監管規則職責劃給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并自4月20日起,相關職責由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履行。
13、《中國展覽業發展統計分析報告〔2017〕》。5月10日,商務部制定發布 《中國展覽業發展統計分析報告〔2017〕》。《報告》指出,2017年在專業展覽場館舉辦的各類展覽會共5604場,展覽總面積10642萬平方米,分別較2016年增長1%和12.3%。平均單體展會規模持續擴大,展覽面積達10萬平方米以上的展會數量占3%,較2016年提升0.3個百分點。2017年全國展館市場繼續保持平穩增勢,一部分大型展館新建或投入使用,室內可供展覽面積在5000平方米以上且正在運營使用的展館共計211家,其中達10萬平方米以上的展館23家。展覽企業經營效益持續向好,2017年全國展覽會營業收入達872億元人民幣;展覽行業利潤率總體水平達21.6%,較2016年提升9.7個百分點;成本費用利潤率為25.3%,同比提高12.8個百分點。
14、《資產支持證券定期報告內容與格式指引》和《資產支持證券存續期信用風險管理指引(試行)》。5月11日,為加強資產支持證券存續期信用風險管理,切實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了《資產支持證券定期報告內容與格式指引》和《資產支持證券存續期信用風險管理指引(試行)》。《定期報告指引》明確了資產支持證券各信息披露義務人的職責,規定了資產支持證券定期報告的總體披露原則、編制要求及主要內容格式。《風險管理指引》則要求落實信用風險管理職責;更加注重信用風險的事前、事中監測、排查和預警;以信用風險為導向對資產支持專項計劃進行分類,并做出差異化的風險管理制度安排;要求管理人每半年提交信用風險管理定期報告,以及不定期提交臨時信用風險報告。
15、《關于進口租賃飛機有關增值稅問題的公告》。5月11日,為優化進口租賃飛機的稅收征管程序,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聯合制定發布《關于進口租賃飛機有關增值稅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24號)。根據《公告》的有關規定,自2018年6月1日起,海關總署停止對進口租賃飛機代征進口環節增值稅;租賃服務境內購買方代扣代繳增值稅事宜,統一按《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實施辦法》(財稅〔2016〕36號附件1)相關規定辦理。
16、《關于外貿綜合服務企業辦理出口貨物退(免)稅有關事項的公告》。5月14日,國家稅務總局制定發布《關于外貿綜合服務企業辦理出口貨物退 (免)稅有關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25號),對有關出口貨物退(免)稅問題進行明確。《公告》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明確了綜服企業新老政策銜接問題。《公告》規定綜服企業在2017年11月1日至2018年2月28日期間出口的貨物,符合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13號規定的,允許在2018年6月30日前,按照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13號的規定申報辦理出口退(免)稅。二是明確了申報資料的填報事項。《公告》規定綜服企業按照本公告第一條的規定申報出口退(免)稅時,必須在《外貿企業出口退稅進貨明細申報表》“備注”欄、《外貿企業出口退稅出口明細申報表》“備注”欄填寫“WMZHFW”。否則,不得執行本公告第一條的規定。
17、《關于創業投資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5月14日,為進一步支持創業投資發展,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創業投資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18〕55號),對創業投資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有關稅收政策問題進行明確。根據《通知》的有關規定,公司制創業投資企業采取股權投資方式直接投資于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企業滿2年(24個月)的,可以按照投資額的70%在股權持有滿2年的當年抵扣該公司制創業投資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有限合伙制創業投資企業采取股權投資方式直接投資于初創科技型企業滿2年的,該合伙創投企業的合伙人則分別按兩種方式處理;天使投資個人采取股權投資方式直接投資于初創科技型企業滿2年的,可以按照投資額的70%抵扣轉讓該初創科技型企業股權取得的應納稅所得額。通知規定的天使投資個人所得稅政策自2018年7月1日起執行,其他各項政策自2018年1月1日起執行。
18、《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業務管理暫行辦法》。5月16日,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制定發布《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業務管理暫行辦法》(銀保監發〔2018〕23號)。《管理辦法》包括12章58條以及1個附件,從經營要求、產品管理、銷售管理、投資管理、財務管理、信息平臺管理、服務管理、信息披露等方面對保險公司開展稅延養老保險業務提出了具體要求,附件為稅延養老保險產品的示范條款,旨在引導保險機構強化產品保障功能,提供便捷高效服務,加強資金運用管理,強化信息披露,確保安全穩健、公開透明。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將向社會公布并及時更新符合要求的保險公司總公司名單。
19、《關于電力行業增值稅稅率調整相應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的通知》。5月17日,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于降低企業用能成本和《政府工作報告》關于一般工商業電價平均下降10%的目標要求,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制定下發《關于電力行業增值稅稅率調整相應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的通知》,對電力行業增值稅稅率調整相應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有關事項進行明確。根據《通知》的有關規定,自2018年5月1日起,電力行業增值稅稅率由17%調整到16%后,省級電網企業含稅輸配電價水平和政府性基金及附加標準降低、期末留抵稅額一次性退返等騰出的電價空間,全部用于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