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依燃
(巴音郭楞電視臺,新疆 巴音郭楞 841000)
新媒體時代網絡信息傳播速度更快,因此對新聞編輯的媒介素養要求更高,新聞編輯身上也背負著越來越重大的社會責任。必須提升自身的媒介素養,結合自身的工作內容和特點,以便為公眾提供更好的新聞信息服務。
新媒體介入新聞行業讓新聞傳播出現了眾多新的特征,主要是表現在新聞事件信息的處理與加工方式、新聞編輯話語權和控制力的改變等。
新媒體的出現增加了新聞傳播的信息量,信息的龐雜無序和真假難辨給了新聞編輯相應的工作困難,編輯必須從龐雜的信息中提取出有報道價值的新聞信息,再從中提煉出新聞主題和有導向性的價值觀。這種情況下對新聞編輯的信息選取能力和主題提煉能力都是重要考驗,編輯必須提升對各種新聞媒介的使用能力。
在新媒體平臺尚未出現的傳統新聞媒體時代,新聞信息的傳播主要是使用電視、電臺以及報紙等傳統媒體,編輯會和報道信息的記者共同商討資料的編排和闡述方式,能夠及時地討論和溝通對新聞事件的看法,新聞的加工編排方式更具規范性。如今,網絡技術的出現讓新聞信息的傳播更加便捷和快速,新聞編輯能夠借助多種多樣的新聞媒介及時將信息傳遞給公眾,同時與公眾展開討論,這種傳播方式需要編輯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才能滿足新聞傳播對新聞編輯的實際需求。
新媒體的出現便利了公眾參與到對新聞事件的討論和傳播,但導致新聞編輯對新聞事件的控制力有所下降。在傳統新聞報道中,新聞事件的報道內容都是由編輯進行撰寫的,其新聞內容在資源稀缺的時代具有較高的權威性,加上當時新聞傳播媒體的匱乏,很多時候,新聞編輯部的報道內容是公眾了解新聞事件的唯一渠道。而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公眾能夠通過更多的渠道獲取相關的新聞信息,新聞編輯對新聞信息的主導能力下降,從而導致一些不實信息甚至謠言容易散播開來,使得網絡輿論更容易被誤導。
傳統新聞報道中,新聞編輯要對新聞信息進行有效提取并且傳達事件要表達的價值觀,因此,對于新聞編輯的知識復合能力要求較高。而在新媒體時代,眾多真假難辨的信息需要新聞編輯準確識別后再進行報道,為降低新聞事實失真的概率,新聞編輯應該增強自身的實際生活經驗以便增強辨認能力。新聞編輯要堅守新聞專業能力,將新聞信息的傳播形式轉化為大眾更容易接受的模式,同時對新聞信息進行高度的整合,以便挖掘出信息中隱藏的真正內容。新聞編輯應當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以便在面對多個領域的信息時能夠根據自己所擁有的知識及時進行判別,防止因為無法辨別信息真假而造成新聞報道失真。
新聞編輯應該增強其對各種媒介的使用能力,要善于從各種新媒體中挖掘新聞報道的有效信息,與公眾及時進行意見交流和溝通,積極借助網絡平臺發起對新聞事件的討論,從而在討論過程中獲取公眾的真實看法。同時新聞編輯還應該增強數據操作能力,要積極學習網絡時代先進的新聞編排方式,將新聞信息按當代社會公眾更加喜愛的方式進行編排。在各種新媒體平臺上發現公眾關心的時事熱點,并及時進行信息編采然后引導公眾進行討論,能夠有效增強新聞傳播的效果,同時還能在討論過程中起到引導公眾輿論的作用,幫助社會公眾建立更加符合社會發展趨勢的價值觀。
新聞編輯應該逐漸從一個新聞事件的幕后報道者轉變為信息整合與討論者,積極參與到社會公眾的討論熱潮中,從而在討論過程中提取和發現更有效的新聞信息,發揮自身的社會影響力和新聞傳播能力,讓傳統新聞報道同時具備權威性和公眾溝通能力。
新聞編輯作為公眾人物,在新媒體平臺上發聲具有較強的影響力,因此更應該注重報道信息的真實性。新聞編輯不論是借助什么技術去進行新聞報道,最重要的是保證新聞的真實性和實效性,目前很多新聞節目為了吸引公眾的注意力,提升自身知名度,選擇虛假的或夸大的新聞事件來滿足公眾的獵奇心、使用引導性很強的標題來增加節目的觀看率,這種行為是違背新聞從業者職業道德的。新聞編輯要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堅持自己的職業修養,堅決保證新聞的真實性和可信性,以實現新聞傳播的價值。
在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的工作方式受到了雙面的影響,一方面新媒體對傳統新聞編輯的工作造成了一定沖擊;另一方面也帶給新聞編輯新的發展機會。新聞編輯應該增強自己的媒介素養,借助新媒體平臺實現傳播新聞信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