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瑛瑛
IP的英文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縮寫,翻譯成中文的意思是“知識產權”。動畫片、電影或者連續劇是傳達IP最主要的表現形式,另外還有游戲、消費品、出版、戲劇、數字產品等相關領域將IP打造成一個龐大的生態圈。動漫藍皮書《2017年中國動漫IP產業發展和調研分析報告》中明確指出:“我國動漫產值已經突破千億。”北京開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圖書零售市場總規模約為803.2億元,動銷品種數189.36萬種。其中,少兒圖書占圖書零售市場的碼洋比重達到24.64%,動銷品種數為25.93萬種,這一年圖書零售市場有超過1/3的增長來自少兒圖書”,而“卡通動漫繪本類”細分市場占據少兒圖書近1/4的市場份額,呈現明顯增長趨勢。
在出版競爭激烈的少兒板塊,IP的價值正在被日漸重視。挖掘IP的最大價值,運營具有國際競爭力的IP產品,已經成為少兒出版的全新突破口。迪士尼作為世界上公認的第一大娛樂帝國,它的思維就是打造龐大的IP生態圈。從表面上來看,迪士尼因其完備的產業鏈布局——媒體網絡(Media Networks)、主題公園及度假村(Parks and Resorts)、影視娛樂(Studio Entertainment)、消費品(Consumer Product)以及互動娛樂五大業務板塊,為迪士尼的IP構建了可以流轉、增值的生態版圖。但實際上,迪士尼的版圖規劃更為錯綜復雜,其目前呈現在人們眼前的狀態是近百年的發展成果,讓其他IP難以望其項背。早在2015年,迪士尼全球的財務收入已經超越阿里、騰訊、百度三大互聯網公司的總和,自2015年之后在中國以每年兩位數的高速度在不斷增長。
1993年,迪士尼旗下的米老鼠品牌以雜志的形式進入我國千家萬戶。從此之后,迪士尼便一發不可收拾,成為進入中國少兒圖書出版領域最早的一線IP品牌。25年來,迪士尼少兒圖書出版在國內不斷發展壯大,其產生的價值和覆蓋的讀者群體是任何一個IP都不可匹敵的。由此,迪士尼超級IP成為國內出版社“爭奪戰”的前線,但每個出版社都有自己的打算。分析其目的主要有三個:一是為樹立出版社自己的品牌,贏得更多IP合約機會。大部分出版社在引進以及經營IP產品方面缺乏經驗,它們引進的大多是具體的外版圖書產品。大家深知,IP的引進與經營與一般的版權輸入的方式不同,且不是一蹴而就。假設出版社想在IP出版領域有所斬獲,它選擇引進迪士尼這個國際一流品牌,馬上能吸引整個IP授權圈的眼球,為簽署其他IP贏得談話機會。二是迪士尼為剛入行者提供了便捷的“許可證”。迪士尼在國內經營時間非常長,因其本身的普世價值觀,以及多年來在少兒出版行業形成的優良口碑,使得渠道商、讀者都對迪士尼圖書抱有好感。打出“迪士尼”這張牌,就相當于拿到了一張進入少兒出版領域的“許可證”。所以從這個角度出發,有些剛入行者簽約迪士尼本就想走便捷通道,他們甚至可以犧牲利益來換取這張通行證。三是迪士尼是眾多國際IP中為數不多的“常青IP”。當然,這和IP的“不穩定性”有關,接下來在IP產品少兒圖書出版的特點里有闡述。只有懂得傳遞的價值才能做得更好,走得更遠。與迪士尼合作多年的出版社在國內屈指可數,正是他們打造的產品,造就了迪士尼在少兒出版領域首屈一指的地位。
按照超級IP來劃分,迪士尼旗下有五大板塊:迪士尼動畫、皮克斯、漫威、盧卡斯和迪士尼影業。五大板塊每個板塊下又囊括不同的IP,每個IP都形成了一個個“迷你生態圈”,而一個個“迷你生態圈”又相互聯系,形成五大超級IP生態圈。據不完全統計,國內至少有十幾家出版機構與迪士尼有出版合作。其中,童趣出版有限公司作為最大、時間最長的合作伙伴貢獻也最多,且屢獲迪士尼全球頒發的授權商大獎。另外,還有華東理工出版社、國開童媒出版有限公司、西安榮信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等出版機構分別在不同的授權領域貢獻突出。據估算,2017年,迪士尼超級IP在國內少兒出版板塊產生了約5億銷售碼洋的產值,動銷品種近千種。
IP生態圈里的各個產業鏈互相聯系,出版板塊雖然不是最有經濟效益的,但因其具備獨特的傳播性,一直是生態圈里核心的板塊。IP生態圈各要素之間關聯眾多,每個因素都有可能牽一發而動全身,從產業布局情況、播放情況、市場推廣情況,到受眾群體情況、獲獎情況以及素材情況等的變化都能影響到IP經營能否取得成功。正因為牽扯的因素太多太雜,才導致了少兒出版行業IP產品經營的不確定性。
這在圍繞影視開發的產品上體現最突出,如“迪士尼動畫”板塊旗下的超能陸戰隊、瘋狂動物城、尋夢環游記等大家耳熟能詳的IP。隨著電影的熱映,口碑的持續發酵,其出版品被迅速引爆,在很短的時間內實現突破性瘋漲。這種IP最具有吸引眼球的功效,但可遇不可求。
一朝經營成功的IP并不代表永遠成功,因為IP具有不穩定性。這個特點在IP出版領域并不鮮見,比如2013年“小豬佩奇”引進中國,那時的出版品默默無聞、表現平平。因“小豬佩奇”自身的優良性,口口相傳,2016年突然火遍全國,2016年、2017年出版品實現了爆發式的增長,但又在2018年呈現了明顯的下滑趨勢。這種大起大落在IP產品上十分常見。
IP類出版品的上市時間非常關鍵,非常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往往最恰當的上市時機就是IP被引爆,已經形成了話題和超級流量時,這時候上市就可事半功倍。有人甚至說:“成功的IP運作不是IP內容的成功,而是踩準了點。”可見,IP經營時效性有多么重要。當然,出版品與其他消費品不同,從策劃到上市需要走一個很長的出版流程。因此,經營者在充分重視出版品上市時機的同時,更要有長遠的目光和預判的能力。
一般類型的出版物所能出版的品種是相對單一的,但IP類出版物可以圍繞這個IP的特性出版各個品類的產品。就少兒出版物而言,針對同一個IP可以有圖畫故事、科普、涂色、游戲、貼紙、拼插、漫畫、立體書等各類可以表達這個IP價值的豐富多彩的出版物。
正因為IP產品的不確定性、爆發性、不穩定性、時效性和多樣性等特質,少兒圖書出版機構要想成功經營IP產品,沒有萬能鑰匙可循?!巴顿Y有風險,入市需謹慎”這句話同樣送給想要做IP產品的出版機構。
很多出版機構并不局限于制作IP生態圈里的小小出版板塊,計劃自己開發IP,成為打造IP生態圈的主人。針對有這方面計劃的出版機構,縱觀歷年來國內外的案例,有以下幾點值得思考。
構成IP生態圈的各大產業鏈,雖然經營的知識產權內容相同,但效益有時會大相徑庭。在這個生態圈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大電影和動畫片、電視劇這種核心又能產生龐大效益的產業鏈。在出版行業,不乏涉足影視行業的出版機構。如四川新華文軒旗下北京華影文軒公司參與制作的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首日收視率高達2.88,創主旋律題材電視劇收視新高;由江蘇鳳凰出版集團旗下的影視公司參與制作的《左耳》,票房收益突破4億元。但仔細觀察便可發現,這樣的作品還屬鳳毛麟角,僅靠一部作品也無法把這個公司帶進主流影視行業。在國內,廣東奧飛動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已經成為一個非常成功的IP運作商,旗下的“超級飛俠”“喜羊羊與灰太狼”等都是非常成功的案例。出版機構在這些IP生態圈里,只充當了一個出版圖書產品的角色。換句話說,出版機構只能在其中分得一杯羹,基本沒有其他權限。
個人認為,在多元化發展的今天,出版機構可以把發展影視作為自己未來的發展戰略。但就目前的經濟實力狀況而言,可以采取這樣的方略:先選擇與實力雄厚的影視公司合作,發揮自己的優勢,深度開發內容,將IP發展成無可爭議的優質IP。合作幾部膾炙人口的IP產品后,便在運作上有了話語權。當然,出版機構的本職工作——圖書出版業務不能丟,出版機構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斷研究如何做好圖書出版產業鏈。
在IP出版上,出版機構沒有主導權。因為IP的歸屬者不是出版社,是開發者。出版機構想要獲得自主權,唯有不斷創作和尋找、發現優質的作者和內容,成為優質的知識內容提供商,才會在整個IP生態鏈上獲得主動。如果IP生態圈的打造是從出版品開始的,那么出版機構就自然而然獲得優先開發權,成為打造IP的合作商,進而最終成為IP的擁有者。比如迪士尼在打造IP初始與不少國際大型出版機構合作,如Egmont、Phoenix等,這些出版機構利用自己在出版領域的優勢,用迪士尼的人物制作了獨有版權的圖書。這些國際出版社把出版做精做細,把自我優勢放大,這種做法給我們提供了參照。
近幾年,隨著多媒體、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文化產業鏈也發展迅速。出版行業要抓住機會,著力發展有價值的IP產品,使其有規模、有質量。在實際工作中,只有做到深入分析IP的價值,了解生態圈各大產業鏈的布局,同時結合少兒出版的特點,制作具有時代性和競爭力的產品,才有可能保證順利經營,讓IP產品經營得更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