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 勇
廣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社科部 廣西南寧 530001
在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滲透紅色文化資源,能夠有效推進學生學習良好的政治文化,實現對學生素質教育的主要目標,并且有利于豐富學生文化知識,強化學生對紅色文化的認知與傳承。因此,在思想政治教學中應注重對學生紅色文化資源教學,充分發揮紅色文化資源的積極作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質性,促使學生通過思想政治學習提升良好文化素養,增強文化自信。同時,教師在思想政治教學中積極尋找有效的滲透途徑,能夠豐富紅色文化的傳播路徑,從而良好實施思想政治教學,實現教育事業改革下的理想教學目標。
紅色文化蘊涵著豐富的政治知識,是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也是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相結合的一種重要資源。對于紅色文化的相關定義可以說是中國共產黨,以及先進知識分子與人民群眾共同創造的特色文化,反映著人類文明與社會進步,并且將思想政治與紅色文化相融合能夠形成優秀的文化成果,對于傳承與弘揚紅色文化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基于社會新時期的發展現狀,紅色文化作為先進的革命精神,在中國社會發展中具有積極作用,能夠幫助國家與時俱進、振興繁榮等,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良好建設與發展。
紅色文化的主要特征主要分為三點,其一,紅色文化具有時代性,它并不是只停留在革命時期,而是能夠順應時代進步與發展的趨勢,幫助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良好建設,促進人們形成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二,紅色文化具有民族性,能夠反映出中國民族特色與氣質,充分體現出中國人民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等民族精神,促使中國人民在共產黨的帶領下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其三,紅色文化具有科學性符合人類生存發展的主要規律,能夠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思想相結合,基于人民根本利益出發,推進中國與時俱進、繁榮昌盛。
紅色文化資源具有豐富的政治理論知識,包括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對于培養學生文化自信、愛國主義精神等具有重要意義。而思想政治教育課程能夠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意識、提升綜合素養。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滲透紅色文化資源,能夠將馬克思主義與革命精神良好結合,增強教學實效性,幫助學生良好繼承與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形成良好民族精神,進一步實現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
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紅色文化資源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通過紅色文化資源在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的滲透,能夠完善其教育體系,提升其教育質量。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滲透紅色文化資源的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創新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興趣,不斷豐富紅色文化的傳播路徑。例如,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正確認知紅色文化,讓學生能夠充分掌握紅色文化的相關內涵,并且為學生創設情境教學,讓學生能夠充分體驗紅色文化精神,提升其教育質量。同時,教師可通過學生實際情況出發制定相關教學計劃,拓寬學習渠道,使學生通過思想政治學習紅色文化的相關途徑,形成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優化思想政治教育資源,能夠良好提高紅色文化內容的全面性,使其教學課程更加系統化,提高教學質量。例如,教師積極運用現代先進教學資源,充分挖掘紅色文化資源,也可利用網絡平臺與圖書館等豐富其教學內容,并且可以根據院校實際情況,適當開展相應的選修課程,讓學生全面學習與了解紅色文化。同時,可以設置相關實踐教學,讓學生能夠充分展現自身所學習到的相關知識,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應用,以此能夠良好體現紅色文化的價值與意義,進而能夠良好繼承與傳承紅色文化,實現素質教育背景下的主要教學目標。
綜上所述,在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滲透紅色文化資源,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社會主義價值觀,促進學生綜合素養全面發展。因此,教師要充分認知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滲透紅色文化資源的重要意義,并且要積極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式,以此在教學過程中能夠不斷豐富學生的紅色文化知識,拓寬紅色文化的傳播路徑。同時,積極優化其教育資源,提高紅色文化資源在教育課中的系統性與全面性,以此能夠有效提升其教育質量,促使學生能夠良好繼承與弘揚紅色文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