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 謙
閬中市河溪鎮小學校 四川南充 637400
“聽”,是取得外界訊息的關鍵,是一個重要的語文學習習慣。《語文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中提出“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的要求,并在四個學段分別要求“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在交流中能認真傾聽”、“聽他人說話認真耐心”以及“耐心專注地聽”。《課標》如此重視傾聽,首先是因為“聽”是“聽、說、讀、寫”四種技能中的基礎。有人對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信息交流的情況做過統計,結果是:聽占45%,說占30%,讀占16%,寫占9%。這一組數據充分說明了“聽”在信息交流中的重要位置。因此學會傾聽對于學生來說是當務之急的。
我對于如何培養低年級孩子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進行了初步的嘗試,針對本班學生的情況,總結了以下幾點思考:
興趣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低段的孩子,形象思維占主導,抽象思維比較薄弱,因此在語文課上,教師可以適當利用多媒體吸引學生的注意,從而“拉住”學生的耳朵,以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而在講解習題的過程中,可以利用投影展示學生的作業練習,幫助學生傾聽。
在低年級的課堂上,我們常常能看到一些生動有趣的教具。如生字卡片、拼音卡片和一些卡通形象等。如果使用得當,定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叫醒”學生的耳朵,發揮出教具的作用。
低段的孩子天真、活潑、好動。要讓孩子40分鐘坐在位置上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課,很難。因此在課堂上應該注意“勞逸結合”:在高頻率地講授知識之余,可以適當穿插一些小游戲,既緩解了學生學習的壓力,又利用游戲鞏固了所學的知識,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放松一下自己的耳朵,讓他們在下一個學習環節中認真傾聽,有更大的收獲。
如“我來說,你來猜”之類的猜謎游戲,“我說詞語、你選卡片”等師生互動的游戲,不但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鞏固所學知識,還能有效地訓練孩子們的傾聽能力。
剛入學的孩子,對小學生活是比較新奇的,因此,開學的第一堂課我們就應該規范孩子對課堂的認識:坐端正,豎起耳朵聽老師說的話,這里面有大學問;坐端正,豎起耳朵聽學習伙伴的話,這里面也很有價值。
首先,教師提出“坐端正”的要求是輔助學生“聽”的有效手段。要讓低年級的孩子有效傾聽,坐姿很重要。因為良好的坐姿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聽清楚。
其次,在上課過程中,語文老師提的每一個要求都要明確,努力把學生的耳朵叫醒。特別是每一個重要環節的學習要求,教師必須放慢速度,一字一頓地將要求傳達給學生,并相機巡視學生完成的情況。
對于傾聽習慣的養成,必要的訓練很重要。
在課堂上,聽寫詞語、句群、經典語段,都能有效地訓練學生的傾聽能力。這樣日積月累的聽寫訓練,可以讓學生慢慢地從聽懂,到聽仔細。
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冷不丁地讓學生重復師生已經說過的內容來達成,這樣做,訓練了學生集中注意力“聽”,還把“聽”的習慣培養潛移默化了。
低年級學生無意注意占主導地位。如果能優化傾聽訓練的內容,那么對于培養學生傾聽能力的養成,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我們班上有個習慣,每節課前,都留5分鐘故事時間,請一名學生來講自己準備好的小故事。聽故事之前,班上提幾個要求:
“先認真聽小朋友講故事,一邊聽一邊盡量記住故事中的人物和情節,能記多少記多少。待會兒,我要請其他小朋友來說說故事講了什么。”
有了這樣的聽故事要求,孩子們聽起故事來,多了一份認真,多了一份思考。
為了鞏固傾聽習慣的養成,我將傾聽的訓練延伸到家里。開家長會時,我和家長們一起交流孩子在學校里的表現,認識到“認真聽”的重要性。家長們也結合自己對孩子的認識,和我一起討論怎樣讓孩子學會認真聽別人講話,做到有禮貌,不插話。最后統一了以下幾點認識:
①家長聽孩子敘述時,要看著孩子,做到專注聽,并且還能提幾個孩子有興趣的問題。
②家長跟孩子說話時,要求孩子做到認真聽、不插話,有話要說時,應該先等別人說完再說。如果孩子聽得認真,應及時夸贊孩子,反之則要批評指正。
③孩子跟長輩說話時,家長要引導孩子做到認真聽,有禮貌。
④結合課堂所學的字詞,聽寫詞語。
在課堂上,教師首先要俯下身子傾聽孩子的心聲。不管孩子的回答或正確、或錯誤、或清楚、或模糊,教師首先要認真聆聽,用親切的目光、和藹的微笑,暗示學生:老師正在認真地聽你的回答。
其次,及時的評價也能引導孩子認真傾聽,學會傾聽。當學生回答完畢時,教師應適時評價學生的回答,或鼓勵、或表揚、或提出意見,這樣做不但鼓勵孩子勇于表達,而且還用另一種方式告訴孩子:老師認真地聽了你的回答。
教師不僅要及時對學生的回答作出評價,還要引導學生通過自己“聽”到的信息來評價同學。
作為教師,應當把握培養傾聽習慣的好時機,從課堂的一分一秒開始,關注孩子身上的一舉一動。正如美國教育家納斯夫人說過:“從小播種下良好習慣的種子,將會獲得命運的收獲,有良好傾聽習慣的孩子將終身受益。”讓我們在孩子的心靈中,播下認真傾聽的種子,讓我們的孩子學會傾聽,為學習打開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