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焱
(安達廣播電視臺,黑龍江 安達 151400)
無論是在傳統媒體行業還是在新時期的媒體行業中,新聞播音員都要注重自己的個人形象,個人形象決定著電視節目的質量,同時也代表著電視臺的總體形象。作為電視媒體的形象代言人,電視臺播音員務必要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同時要時刻觀察自己的行為和語言是否處理得當,優化自己的形象,提高自我形象塑造的能力。自我塑造形象的能力不僅僅要加強外在形象的塑造,還要加強內在形象的塑造。本文針對目前電視臺播音員形象塑造的情況,以及影響新聞播音員形象的相關因素,提出幾點提高電視臺新聞播音員形象自我塑造能力的方法。
電視臺播音員的形象不僅僅在于外在形象,還包括他們的內在形象,作為一個電視臺播音員,他們的綜合形象才能作為電視臺的主要標志。也是觀眾非常注重的一種形象。包括職業形象和個人形象兩個方面,職業形象與電視臺播音員的專業有關,比如播音員的聲音、社會形象等等,這些都是職業形象。那么個人形象就包括電視臺播音員的外在和內在形象。這些形象綜合到一起才能成為電視臺新聞播音員的總體形象。只有總體形象滿足觀眾的需求、能夠獲得觀眾的喜愛,才能提升新聞節目的質量和新聞關注度,因此就需要加強電視臺新聞播音員形象的自我塑造能力。
新聞包括很多種類型,比如娛樂新聞、政治新聞還有體育新聞等等,這些新聞所配備的新聞播音員是具有不同形象的,很多新聞播音員很難定位自己的形象,導致播音員的形象與節目主題不符。此外,播音員形象還受新聞節目內容的影響,比如一些地方臺的新聞在定位上就與央視新聞不同,因此播音員的形象就有所不同。節目方式不同,電視臺新聞播音員的形象也是存在差異的,比如戰地播音員就和演播室播報員的形象存在不同。
影響電視臺新聞播音員形象的主要因素還有新聞播音員自身的因素,比如播音員的外在因素,新聞播音員的聲音、發型和服裝都能夠輕易調動觀眾的情緒并且是提高觀眾關注度的有效途徑,同時也影響著電視臺播音員的形象。另外,新聞播音員在工作過程中,通過觀察其播報方式和播報用語就能大概了解他的個人經歷、播音水平和文化修養,因此這些也是影響新聞播音員形象的主要原因。新聞播音員在播報的過程中肯定會受到專業能力的限制,有些電視臺播音員由于自己的專業能力不足而影響到了自身的整體形象。
在新時期,電視新聞行業想要得到發展就務必要保證電視臺新聞播音員的形象符合觀眾和時代的要求。電視臺新聞播音員的形象是整個電視臺的標志。因此必須加強電視臺新聞播音員自我形象塑造的水平和能力。以下是筆者針對電視臺播音員內在和外在形象提出的提高形象塑造能力的具體措施。
1.政治及道德上的自我塑造
電視臺新聞播音員與其他播音員是有區別的,電視新聞播音員肩負著更多責任,在傳播新聞過程中需要將政治思想和很多社會思想傳遞給社會群眾,幫助觀眾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作為新聞播音員需要具備較高的政治水平,這樣才能在對新聞播報中政治思想進行準確的傳達,因此,電視新聞播音員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盡可能的多積累政治時事,要學習黨的政策和方針,不斷領會黨的主要思想,提高自身的政治水平,了解國外的時事政治。在思想政治上要提高自身素養,同時還要加強自己的道德水平,道德是做人的基本,也是電視臺新聞播音員應具備的基本素養,在對新聞播報的過程中要以思想道德為基礎,良好的道德修養會成為提升個人形象和人格魅力的關鍵。
2.心理素質的自我塑造
電視臺新聞想要在整個新聞行業站穩腳跟,在新聞播報過程中需要播報實時新聞,很多新聞都是剛剛發生的,因此就需要電視臺新聞播報員具備足夠的隨機應變能力,這也對電視臺新聞播音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作為電視臺新聞播報員要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質,在新聞播報中難免會遇到突發事件,這就要求新聞播報員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以便將突發事件處理得更好,避免不良情況的發生,進而提升自身的整體形象,最終保證新聞節目的質量。
3.文化水平的自我塑造
作為電視臺新聞播音員,每天都要對新聞稿件進行編輯,在編輯的過程中需要快速找到并使用能夠準確描述新聞內容的詞語和語句,這需要電視臺新聞播音員有足夠的文化水平,這樣才能減少不必要的語言錯誤。
1.外形上的自我塑造
電視臺新聞播音員的主要工作職責就是播報新聞,新聞節目不允許電視臺新聞播音員在穿著上過于夸張,更不允許著奇裝異服和其他風格的衣服。作為電視臺新聞播音員應當穿簡單、大方、得體的衣服,要穿與新聞主題相符合的衣服,應該視播音環境和播音主題選擇適合自己的衣服,如果著裝與主題不符就會有損電視臺新聞播音員的形象,進而影響整個電視節目的質量。因此在外形塑造上應當增加研究,穿著一定要保證符合主題和時代要求。服裝也是提升氣質的有效途徑,因此就要加強在穿著上的自我塑造。
2.言談舉止上的自我塑造
每一個電視臺新聞播音員都來自于播音主持專業,也都受過專業的訓練。但是只有播音專業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在做到吐字清晰,語言規范的同時,還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斷規范自己的用語和舉止。一個人的外在形象不光有長相和穿著,還有這個人的言談舉止。言談舉止是否得當也是衡量一個人總體形象的標準。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注意,才能在新聞播報中不因為言談舉止上的失誤有損自身的形象。在播報過程中也切忌有各種小動作,新聞播報是非常嚴肅的,因此就要注意自己的舉止,要嚴格掌控自己的行為。以上這些都需要電視臺新聞播音員不斷對自己嚴格要求,爭取在新聞播報中不出現失誤。
3.鏡頭感與對象感的自我塑造
在日常生活中和在鏡頭前,電視臺新聞播音員的表現是不一樣的,電視臺新聞播音員在鏡頭前一定不能像在平常生活中那樣,應當具有鏡頭感。鏡頭感能讓觀眾明確地感受到互動,在整個電視臺新聞播報中是非常重要的,需要電視臺播音員利用眼神與電視機前的觀眾進行交流,在整個過程有互動會提高觀眾觀看新聞的整體質量,讓觀眾感受到自己與新聞零距離接觸。另外,電視臺新聞播音員不僅僅要具有鏡頭感,同時還要增強自己的對象感,在播報新聞的過程中應當不斷地對新聞事件進行熟練播報,在播報新聞時要找準自己的位置,不能過于情緒化,也不能過于客觀化,要將一部分自己帶入到新聞中去,但是自己的定位依舊是一名新聞播報員。
現如今,我國媒體行業已經踏上了新征程,電視行業也對整個電視節目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電視臺新聞行業一直都是主要的發展行業,電視臺播音員應當塑造正面的個人形象,完善自己的總體專業能力,這樣才能保證電視新聞播報的質量并維護電視臺的總體形象。電視臺新聞播音員應當在政治思想道德上、心理素質上和文化水平上加強自我塑造的能力,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提升綜合形象,為電視臺做好形象代表,維護電視臺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