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丹
(海峽都市報社,福建 福州 350003)
現階段傳統紙媒正面臨新媒體傳播媒介的挑戰,隨著新媒體的蓬勃發展,傳統報紙傳媒需要借助時代科技力量,提升自身優勢,增強自身可讀性和吸引力。那么如何掌握新聞圖片的合理使用,以及圖文并茂增強新聞可讀性呢?筆者認為新聞圖片的巧妙運用必不可少,本文著重從新聞圖片的編輯使用上來談談其在傳統紙媒報紙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發揮。
報紙離不開新聞圖片,否則滿篇文字看多了難免會枯燥乏味。新聞圖片好比烹飪中的味精,不宜太多但也必不可少,它可以增強文字的說服力,為報紙增光添彩。概括來說,新聞圖片對報紙的價值在于以下方面:第一,它具有展示、感染和引導讀者理解新聞的作用,這在深度報道中尤為重要。第二,它具有記錄歷史的作用,文字的記錄在真實性和豐富性上存在欠缺,而圖片則可以彌補這一點,比較著名的例子如毛澤東同志參加重慶談判時記者拍攝的那張“揮手之間”。第三,它具有幫助讀者加深理解新聞觀點的作用,有的新聞觀點的論述可能不夠有力或者觀點比較隱晦,這個時候新聞圖片可以起到輔助作用,即我們通常所說的“一圖勝千言”。第四,它具有佐證文字報道的作用,也即人們常說的“百聞不如一見”,文字對新聞現場的報道總是有遺漏的,需要論據支持,而新聞圖片因其內容的客觀性和真實性堪稱最有力的證據。由于新聞圖片具有這些價值,圖片編輯在報社中的角色應當值得我們認真審視。從紙媒現狀來看,圖片新聞的質量和地位仍然落后于文字新聞。這并不是因為攝影記者不夠努力,也不是因為報社領導不重視新聞攝影。1990年銀川會議(即我國首屆“全國報紙總編輯新聞攝影研討會”)上蔣齊生和穆青兩位老先生提出“圖文并重、兩翼齊飛”的辦報理念以來,新聞攝影已普遍受到報社的重視。但為什么圖片新聞還是落后于文字新聞呢?筆者認為,這是因為我們對圖片編輯的角色定位還不夠科學造成的。
要科學定位圖片編輯在報社中的角色,應當分析圖片編輯對報社工作的功能作用。首先,圖片編輯最重要的作用是決定圖片的運用方式進而決定圖片的傳播價值。這包括用不用、用在哪個版、怎么用等。就此而言,如果沒有圖片編輯而由文字編輯來決定圖片運用方式的話,就顯得不夠專業化,在政治標準的把握上也比較容易出錯。圖片編輯的門檻較高,必須具有對圖片的政治判斷力、審美能力和新聞敏感度,其專業性是文字編輯難以輕易替代的。其次,圖片編輯對圖片的編輯工作決定了圖片新聞的質量。攝影記者拍下來的大量圖片素材需要通過圖片編輯的精選和精修才能使用。攝影記者和圖片編輯的工作內容和目標是截然不同的,兩者是“創造圖片”和“再造圖片”的關系。前者以抓拍搶拍為主,后者則以搜集挑選為主,不求多而求精。再次,圖片編輯可以通過多種渠道搜集圖片,彌補本報攝影記者渠道的不足。圖片編輯取得新聞圖片的來源可以多樣化,除了本報攝影記者之外,還可以通過圖庫公司、各類通訊社、讀者投稿等渠道獲得圖片。
在媒體業態較為成熟的西方國家中,無論是紙媒還是網媒,都普遍重視圖片編輯的作用。他們對媒體行業經營時間更長,經驗教訓更為豐富,對圖片在媒體中的價值和地位有更深刻的理解。他們已經充分領悟到傳播方式和傳播效果是媒體的立身之本和求生之道,視覺效果超強的圖片是最有效率的傳播方式,特別是在突發的重大新聞報道中,其傳播效果是單純用文字難以達到的。但為什么我國的紙媒對此問題不夠重視呢?因為西方媒體是高度市場化的,他們追求的是傳播效果最大化,從而實現商業利益最大化,這就是他們經常說的“讀者就是上帝”,而圖片恰好是吸引“上帝”眼球的利器,所以他們大多會把圖片編輯定位一個很高的位置上。我國媒體有所不同,大體可分為兩類,非市場化的媒體一般沒有經營壓力,對傳播效果也就不太重視,圖片編輯的作用難以發揮;市場化的媒體則較為重視圖片和圖片編輯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國媒體經營的歷史相對西方而言還比較短,對圖片編輯作用的認識還不如西方那樣深刻。以各級黨報為代表的主流媒體在是否設立圖片編輯職位,如何構建圖片新聞的編排機制等關鍵問題上,還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
綜合上述分析,筆者認為,報社應當對圖片編輯的角色作如下定位:
第一,向需求側傾斜,賦予圖片編輯對版面編排的發言權乃至核準權。所謂需求側也就是報紙的讀者。無論是市場化的媒體還是非市場化的媒體,如果缺乏讀者關注的話遲早將失去自身的存在價值。能否“吸引眼球”是關系到媒體生死存亡的核心問題。因此,讀者敏感的、關心的、喜歡的圖片類內容就應該被賦予更多的資源,圖片編輯也因此應當處于舉足輕重的位置。就報紙而言,它對讀者的主要價值是獲知新聞,最具時效性的圖片新聞應當成為報紙的主打賣點。因此,圖片編輯至少應當具有對版面編排的發言權。對于追求時效性的報紙來說,還可以考慮賦予圖片編輯對版面安排的核準權,這是一個改革創新的好路子。
第二,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賦予圖片編輯對圖片運行機制的主導權。專業性是報紙質量的生命線,文字編輯與圖片編輯的分工是必要的,否則難以確保圖片新聞的質量。必須明確,從職務設置上說圖片編輯不應居于文字編輯之下,從權責關系上說他不應對文字編輯負責,而應當只對總編輯或者編委會負責。其應當有權獨立決定或者在總編輯把關后決定向各個版面簽發圖片。在圖文結合的新聞報道中,圖片編輯與文字編輯可能產生沖突,對此類沖突應由總編輯或編輯委員會來裁定,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兩者的專業性和積極性。
第三,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賦予圖片編輯在新聞報道的選題策劃中更多的話語權。一方面,攝影報道是報紙的一項重要內容,從流程看它的起點是策劃選題,圖片編輯對此應當享有主導性的話語權。他可以根據報紙的總體風格和新聞題材資源,選擇攝影報道的題目,并決定攝影的實施方式。另一方面,對于突發新聞,圖片編輯可以根據圖片數量質量的情況向總編輯或編輯委員會提出意見。這樣可以避免新聞報道無圖可看或文圖不匹配的尷尬。總之,我們應當讓圖片編輯參與新聞報道的時間點盡可能前移,讓其專業能力有更多的用武之地。
從我國報社的現狀來看,圖片編輯還沒有普遍獲得其應有的地位,他們的價值也沒有充分展現。鑒于此,筆者建議對此有清醒認識的報社采取如下措施來充分發揮圖片編輯的作用。
報社要擺脫讓攝影記者兼任圖片編輯的舊思路,著力提升圖片新聞的專業性。圖片編輯的專職化勢在必行,專職化才能推動專業化,專業化才能保證報紙的品質。設立專職的圖片編輯崗位對于報社來說僅僅是一個底線性的要求。報社對圖片編輯不但要將其專職化,而且還應當賦予其充足的職權,包括對版面安排的話語權、對圖片運用的主導權和對選題策劃的參與權。
一是圖片編輯與攝影記者的關系。在這種關系中圖片編輯應當處于主導地位,組織和指導攝影記者的工作。對此,美國著名新聞攝影教育家肯尼斯·考伯曾精辟地指出“有成效的新聞攝影在于它的照片編輯者而不是攝影記者。”二是圖片編輯與文字編輯的關系。兩者都是具有高度專業性的工種,應當具有平等的話語權,定位為協作型關系較為合理。三是圖片編輯與總編輯(以及編輯委員會)的關系。總編輯對報紙內容把關定向,同時承擔最終責任,是報社的最高管理層。圖片編輯可以對專業問題發表意見,但最終應當服從總編輯的決策。四是圖片編輯之間的關系。圖片編輯應當理解為是一個工種、一個團隊而非一個職位,圖片編輯內部也需要分工,包括負責總體把關的圖片總監、負責搜集素材的圖片編輯、負責制作的圖片編輯、負責策劃的圖片編輯等。
總之,新聞圖片編輯工作的意義不言而喻,只有科學管理、合理定位,有效地處理好新聞圖片才能充分發揮它的作用,從而促進傳統媒體新聞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