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林
(四川師范大學,四川 成都 610066)
很多人認為電影《心靈捕手》是一部心理學題材電影,除去影片中童年陰影對人性格成長影響及對傳統學校教育和自我成長教育關系中的一些探討。筆者認為,影片確實在層層推進一種心理救贖過程,影片中尚恩教授與天才問題少年威爾的八次見面,是從抵觸對抗到逐漸卸下防備最終獲得信任成為朋友的一個過程。影片展現了這個心靈救贖的過程,節奏緩慢并爆破有力的去捕捉心靈。這種剝繭抽絲、娓娓道來的心靈救贖過程,是如何用影像畫面展現出來,如何讓受眾感同身受的,筆者認為與其結構設置息息相關。這部經典的好萊塢電影,在結構上也基本遵循了美國著名編劇悉德·菲爾德提出的“三幕劇”這種理想創作模式。
影片的開場僅短短2分鐘30秒,首先進入我們眼簾的是滿頁的數學演算過程及翻開的書本,接著是主人公威爾的眼睛特寫至面部特寫,并與書籍、數學公式交替出現。用多棱鏡折射般的電影特效畫面,把威爾沉迷于書海及數學天賦的人物特質展現出來。在逐漸清晰的電影畫面中,特寫也逐漸緩慢拉到小全景,畫面展現威爾在房間中專注于書本,這也是本片主人公天才問題少年威爾的出場。這種出場沉靜而內斂,鏡頭移動緩慢,表現出男主角的人物特征同時也奠定了影片的整個舒緩有力的節奏風格。
這個階段威爾的死黨、藍波教授、女友史凱蘭幾個主要人物相繼出場,藍波教授在教室走廊留下數學難題以及威爾滋事斗毆、哈佛酒吧相識女友都對故事推進起不同線索的鋪墊作用。在這個部分,我們可以看到威爾的年少狂妄又聰明機智和死黨們喝酒鬧事,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問題少年。
哈佛酒吧一場戲,加入女主史凱蘭這個人物,一個少年喪父繼承遺產的哈佛女孩,與威爾雖不屬于同一階層,卻被威爾的天才征服,彼此相愛。同時,酒吧里威爾幫助好友解圍,嘲笑哈佛男生花一萬五學費習得的知識不如自己花一塊五在圖書館中學到的,此段落也是征服史凱蘭的關鍵。
在威爾接受司法判罪的段落中,威爾引經據典舌戰律師為自己辯護,再次表現他閱讀廣泛桀驁倔強的人物性格,當法官念出他多年數次襲擊罪、偷車罪等罪行,提及他三次因被寄養家庭虐待搬出,至此,基本交代出了天才問題少年威爾的成長背景。巴拉茲·貝拉曾說過:“每部影片都應該有一個特定的自然背景,這個背景必須對生活在其中的人物發生影響,并對人物的生活和命運起部分支配作用?!雹偻柕耐晟盥徽宫F出來,這就是電影特別設定的一個自然背景,在這個背景下,威爾所表現出的外表強硬倔強,內在恐懼脆弱才有依據,并且這個背景影響他的性格以至于他對生活的選擇。
影片行進26分鐘,當藍波教授出現在看守所找到解出數學難題的天才威爾時,故事進入了第一個情節轉折。藍波教授的出現,意味著威爾的人生即將發生改變,經過建置階段對自然背景、主要情境的鋪墊,故事即將走向一個對抗階段。
這個部分威爾接受的前五次不同心理醫生治療,是用以表現他的內心難以接近和對過去陰影的逃避抗拒,更是為了請出重要人物尚恩教授。因為有這五次小的對抗,觀眾對威爾的改變更加抱有期望,因此尚恩教授是擔負觀眾期待的一個重要人物。
在本片中,尚恩教授與威爾的心理治療一共有八次。第一次見面,威爾從尚恩的畫作出發,觸及尚恩的底線,對尚恩太太不尊。尚恩教授勃然大怒,但他沒有放棄威爾。
第二次見面,尚恩帶威爾來到湖邊,說了很長一段話,告訴威爾,他只是一個被嚇傻了的孩子,不曉得自己在說什么。了解一個人,了解世界,不能只靠閱讀書本。鏡頭先給了尚恩教授面部特寫,在尚恩快要結束講話時,把鏡頭慢慢右移到旁邊威爾若有所思的面部表情。這番話,讓威爾開始逐漸放下抵抗試著接受尚恩,于是才有了后面的多次見面交流,每次時間到了,兩人還意猶未盡。
威爾因為懼怕與人的關系,因此選擇了和書本的接觸。在書本中,他可以找到安全感,找到信任。因此,面對尚恩提出的很多問題,他總會運用書中看到的知識和一些理論來回答。
我們看到這八次見面,對話占很大一部分。但在結構安排上,每一次見面時的對話都是在上一次的基礎上慢慢推進展開的。在每次見面之間,也穿插安排了威爾與朋友玩鬧、威爾與女友史凱蘭的交往片段。因此這個部分,有兩條并行線:一條是威爾與女友史凱蘭的關系進展線,一條是尚恩對威爾的心理治療線,兩條線交替并行互為影響。
兩條線也在同時推進至高潮,一邊是威爾害怕被遺棄所以選擇和女友分手,一邊是尚恩與藍波教授為威爾的何去何從爆發爭吵被處于難過情緒的威爾聽到。
前面循序漸進的緩慢節奏在這里突然加快了,逐漸疊加的情境進入了爆發階段。
影片在最后部分,尚恩手里拿著威爾年少時被虐待的種種資料,不斷重復的對威爾說:“這不是你的錯。”直至威爾最后的精神防線瓦解,抱著威爾失聲痛哭。至此,威爾終于重建了對人的信任感,尚恩走進了他的心,他們成為了忘年之交。
尚恩理解威爾,并且尊重威爾,逐漸打開威爾心扉,獲得威爾的信任?!斑@不是你的錯?!边@么簡單的一句話,對于威爾來說,卻非常的重要。這意味著,有人沒有把他當作壞孩子來看待,有人包容他,理解他,相信他,給他溫暖。通常以堅硬的外在示人的人,其實,內心極其脆弱,更加需要保護。
威爾的朋友查克對威爾的轉變也功不可沒,在結尾部分,查克對威爾說不希望到五十歲的時候還在做清潔工等,這些內心真摯的語言,也是觸動威爾選擇改變自己的關鍵。因此,查克這個人物也是推進威爾轉變的關鍵人物設置。走出陰影的威爾開著好友查克送的21歲生日禮物——改裝汽車,奔馳在高速公路上,他決定去挽回他愛的人。他不再害怕被拋棄,不再回避愛人的關心。
縱觀整部電影,在舒緩的節奏中慢慢展開了一場心靈救贖,這場救贖的情境不斷因為人物的加入往前推進,結構的安排設置對節奏的層層遞進有著重要的影響。并且,在利用影視語言展現人物內心變化上,《心靈捕手》也是一部值得學習的佳作。
注釋:
①【匈】巴拉茲·貝拉/著,何力譯.《電影美學》.中國電影出版社,2008.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