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安安 安徽廣播電視臺
新媒體與廣播電視作為文化發展的重要媒介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前,傳統廣播電視與新媒體的融合和優勢互補是各個主流媒體獲取發展的必然途徑。
不同于傳統的廣播電視對文化的傳播方式,新媒體有著廣泛的受眾群體,他新穎又具多元化的特點在傳播內容方面更具時效性,但是在傳播內容的權威性和可信性方面,新媒體與廣播電視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本文立足新媒體與廣播電視融合效果,分析廣播電視與新媒體相融合發展對內容傳播的影響作用[1]。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傳統的媒體形式也發生了變化,廣播電視一直以傳播內容的權威性和可信性獲得群眾認可,但是新媒體龐雜多元化的信息來源,時效性更突出,在新時期的發展背景下有著不可估量的發展前景,廣播電視在這樣的背景下,為滿足時代需要,謀求自身發展,進行了一系列調整,產生新的變化。
(一)傳統的廣播電視與新媒體由最初的對立走向合作。廣播電視以自身權威性和可信性的優勢與新媒體多元化的傳播方式和個性化的展現形態進行融合來傳播文化以擴大受眾,滿足社會需求[2]。
(二)傳統的廣播電視與新媒體融合后形成多元化特點。傳統廣播電視保持自身原本的傳播形式,借助新媒體力量進行傳播,從而使得廣播電視煥發出新的活力。
隨著新興科技產品的不斷涌現,數字家庭、數字音頻廣播、立體電影電視、家庭智能終端、4K電影電視等使得群眾有了更廣泛的視聽獲得載體,也促使廣播電視轉變為以多樣化的業務模式進行文化的傳播,從而滿足用戶不同形態的文化需求。在此基礎上廣播電視的文化傳播途徑和內容得到了極大的擴展。
云計算、大數據等網絡技術的發展與推進意味著我們廣播電視的傳播進入了新時代。各種文化的傳播載體開始朝著多元化的發展方向前進,更多的人參與到媒體傳播的過程當中,傳統的權威性的廣播電視發布的傳播內容逐漸的轉變為大眾參與的廣泛的宣傳傳播模式,加快了內容傳播的深度發展。
新媒體新技術的推動以及數字化的發展為廣播電視的發展路途提供了新的導向,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廣播電視與新媒體的相融合有力的推進了廣電行業的發展,對整個傳媒行業的完善與改革起到積極的作用。廣播電視內容體系的建設不僅需要滿足大眾的信息需求,更需要與時代緊密結合,充分利用現代新媒體技術。我國的廣播電視行業在當前大數據、4K、4G、云計算等等新興技術的支持下實現了采集、編輯、存與播放等系列程序的一體化改革,整體的流程與系統都充分結合新媒體技術,從而促進了整個廣播電視行業的系統升級[3]。
傳統的廣播電視行業與新媒體的融合不是簡單的一加一模式,而是多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融合的創新。比如:隨著新媒體的加入廣播電視在他原始的系列流程中加入了新媒體因素,使用云計算數據、大數據技術等給整個廣電體系以全面的升級優化和更新,形成了自己的“云平臺”。再比如:對于傳播內容進行科學的分析和合理的傳播,實現傳統廣播電視與新媒體的優質資源的整合與共享,將彼此優勢融合,打造具有權威性、可信性、多元化等全面良性因素相結合的傳播媒體。再者,傳統廣播電視和新媒體相融合后在業務拓展模式上由傳統的獨立業務形式創新改變為基于業務層面的具備實質性融合力量的整合業務的平臺。
廣播電視與新媒體的彼此深入結合是傳播途徑相互滲透的基礎。因此從傳播的途徑上,我們應當將新媒體的優勢進行全面結合,廣播電視網絡、互聯網技術與通信網絡的全面融合已經在傳媒行業使用了很多年,打通了衛星、地面有線、無線的相互滲透與融合,在這種狀態下,廣大受眾能夠實現全網無縫對接,享受個性化的傳媒定制服務。在新媒體的融合下,新一代廣播電視需要不斷利用新技術更新綜合服務內容,以此實現“全網”電視傳播的目的[4]。
科學技術的發展促進傳播形式的更替,傳統的廣播電視應該與新媒體相融合,取其精華,共同發展,滿足社會大眾的不同需求。廣電行業的發展要加強資源的整合與應用,進一步打造影響力、品牌力的新型傳播媒體。在融合的基礎上,對于新的傳媒行業政府需要出臺相應的政策與法規監督管理,為新媒體的發展提供制度保證,使之形成科學合理有序健康的完整良性傳播體系,對社會的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