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達利 煙臺日報
美國著名的傳播學者肯·梅次勒在《新聞采訪》一書中曾提道:“服務性新聞是專門用來回答人民關心的問題的。”西方很多新聞媒體為了吸引讀者,均打出服務牌,不僅媒體想方設法為讀者提供更多的服務性新聞,而且新聞從業者也很有服務精神。
在我國,近年來服務性新聞也成為媒體提升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手段。所謂服務性新聞,一般指媒體通過傳播信息為讀者無償提供直接服務的新聞,內容涵蓋與老百姓日常生活相關的各個方面,其特點是無償性、有用性、明確的目的性和較強的針對性。
黨報在整個報業體系中的權威性不言而喻,因此黨報提升服務性、增強服務新聞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和意義,這也是黨的群眾路線方針政策和報紙踐行“三貼近”的具體要求。在這一宗旨下,很多地方黨報開設了專門的服務新聞版面和欄目,以圍繞新聞做服務為宗旨,關心讀者需求,傾聽群眾心聲,圍繞百姓日常生活提供大量有益而實用的信息,為讀者直接提供服務。那么,黨報提高服務性新聞應注意哪些方面呢?
黨報的服務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服務,應該瞄準讀者最關注的有關國家方針政策及民生事宜,在政策引導方面下功夫做實做細、做出特色。比如與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一些法律法規、方針政策、生活措施,像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稅費政策、養老金調整等事宜,都是廣泛受關注的問題,很大一部分讀者對于這方面的新政策、新動向有迫切的需求,這也是黨報服務性新聞應該關注的重點,應該不惜版面做深入的報道和解答。如果黨報的服務性新聞都能及時反映,并能真正解決群眾所反映的問題,日積月累,群眾就會把這張報紙看做是自己的報紙。
比如,近些年推行的醫療衛生領域的改革,是老百姓普遍關注的一個話題,黨報應該圍繞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的改革進程,廣大群眾在醫改中遇到的新問題、收獲的“大禮包”這些問題,從宏觀走向、政策把握、普遍意義等方面做深入的答疑解惑。就這一話題,筆者注意到沈陽一家報紙圍繞很多媒體容易忽視的營利性和非營利性醫院問題做了深入報道,給筆者留下了深刻影響。什么是營利性醫院,什么是非營利性醫院,就連一些醫療單位的專業人員都不是很清楚,更別說普通老百姓啦,該報道從三個方面入手,即為什么要劃分營利和非營利性醫院、劃分的核心機制、分類的好處三個方面,深入淺出地闡述了營利性醫院和非營利性醫院的根本區別,理清了老百姓的一個概念性困惑。
當然,黨報的服務性新聞不能偏離正確、全面、深刻的大局意識,而是要僅僅圍繞具有全局性的問題做文章,通過權威解讀和積極正確的輿論,推動黨和政府各項工作深入開展。另一方面,黨報服務性新聞還要抓住新事物、新問題、新思路、新方法,使報紙真正出新聞,有活力。圍繞這個原則,黨報應當選擇好服務性新聞的最佳切入點,使黨報不僅服務于群眾,也服務于精神文明建設,服務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目的。
這就要求新聞工作者必須具備良好的職業素質和服務精神,要把握大局,從眾多的信息中篩選出讀者關心關注、期望深入了解的信息,通過加工整理整合,為讀者答疑解惑,讓讀者第一時間獲知有效快捷的信息。
與老百姓日常生活相關的一些小事小情,也是服務性新聞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百姓的菜籃子、米袋子是否安全衛生,哪兒的路燈不亮、井蓋子壞了,旅游前該做哪些準備功課……諸如此類看似瑣碎的事,卻能讓報紙成為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渠道,也是黨報吸引讀者、參與競爭的重要舉措。
要做好此類新聞,就需要采編人員具備民生情懷,在新聞的實用性、服務性方面下功夫,做足、做透某一事件背后的新聞,讓讀者全方位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比如職工住房公積金政策、醫保政策等變化,就是與老百姓密不可分的新聞素材,其中的每一條、每一項都是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也是百姓最想了解和獲知的,這也是媒體應該深入解讀的重點內容之一。需要說明的是,這類政策的出臺和變動,為后續跟進的服務性新聞提供了諸多素材和空間,服務性新聞一般都會詳細又充分地解析這些條款,并把它們演化成百姓生活中的實例,為百姓的生活提供很大的便利和實惠。
要提高新聞的服務性,首先就必須用讀者的視角發現問題,解答問題,要了解讀者的需求,并帶著讀者的需求去了解和發現新聞。特別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自媒體的盛行,人們對服務性新聞的要求越來越高,而提供服務性新聞的渠道也越來越多,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如果一家新聞媒體不能滿足受眾的需求時,他們就會自然而然地選擇其他媒介。
這就要求黨報要突出權威性的特性,從讀者的實際需求出發,做深做透群眾愿意看、想了解的新聞,提升服務水平。
實踐證明,服務性新聞在讀者中有著很大的市場,是老百姓關心關注報紙的一大砝碼。所以作為黨報服務新聞的從業者,時刻牢記遵旨,把關注點放在民之所需所想上,全力做好新聞報道,才能提升黨報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建立公信力、權威性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