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侃 寧波人民廣播電臺
文藝播音作品具備一定感染力究其原因除了稿件自身的語言魅力之外,播音員的情感二度創作也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說,稿件中文字創作是平面的一種展示,而播音員的專業播音則會將作品感染力進一步升華,其中情感的把握是必不可少的。情感因素在文藝播音中實現了有聲語言的精準表達,因此對于一名專業的播音工作者而言,情感的把握成為開展文藝播音工作的核心部分。
文藝播音作為一門有聲藝術離不開播音員的專業練習,一篇高質量的文藝播音作品必然離不開扎實的基本功底。其中,播音員的吐字歸音以及對于氣息的運用都是相對專業的,也是最為基礎的功課。實踐證明,專業播音員通過后天的練習將會獲得更為動聽、更具感染力的播音效果。這個過程就需要播音員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夯實基本功,只有這樣才能夠為進一步提升音質效果提供條件。否則,基本功不扎實,播音質量必然難以提升。
文藝播音之所以能夠打動聽眾,究其原因在于專業且具備情感沖擊力的播音過程。播音員只有會調動自己的情感因素,充分把握好情感才可以達到理想的播音效果。但是要想實現這一目標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之上的,所謂的理解就是指對于播音稿件作品的充分掌握,能夠洞悉稿件的類別,從而甄別出所需的情感類型,如搞笑節目的稿件作品以輕松、幽默的情感元素為主,而親情贊頌的稿件作品則要聲情并茂、飽含濃情,二者是截然不同的。播音員只有充分了解稿件作品的類型,理解其精神主旨,就可以輕松把握自己的情感方向,從而避免出現情感錯位和情感不穩的問題。
首先,播音員要通讀稿件作品,短時間內把握稿件的內涵與精髓;其次要適時標出重點部分和生字詞,全面了解稿件作品的文字部分;最后要做的工作就是提前備稿練習,確保播音二次創作的良好效果。
播音員的情感不是一味地抒情,而是根據稿件內容的需要進行合理布局和把控的。這就要求專業的播音員充分意識到一點:不要為了抒情而抒情,要學會適度把握情感。
部分播音員存在過度抒情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兩種:一是聲音過度慢,沒有節奏感,正是因為播音員忽略了稿件播音的節奏感從而使得播音效果適得其反;好的播音作品是節奏鮮明、有快有慢的,而非一味追求慢速抒情。二是聲音過于飄忽不定,給人一種虛情假意的感覺,缺乏自然情感沖擊的播音作品無疑并非是優秀的。播音員只有充分把握稿件的情感需求,將情感和稿件融為一體并合理運用自己的真情實感,才能夠播出好的作品。例如在播送感人事跡的作品時候,對于事件的描述應當是客觀公正的語氣,而在對于英雄人物的歌頌內容部分則需要播音員的情感投入,以一種贊美和高昂的情緒來調動整個作品,這樣有節奏有情感的播音作品才是專業的。
播音作品中的情感是張弛有度、跌宕起伏的,這也是稿件作者在寫作過程中特意布局的。引人入勝的稿件作品自然需要播音員能夠配合相應的情感來表現,但是并不代表整個過程中都需要播音員來用情感表達。
情感失控是播音員的大忌,由于部分播音員對于稿件意圖理解不夠深刻,或者個人對于稿件的主旨感受不夠強烈,因此在進行播音的時候往往會出現情感一瀉千里或者平平無奇的情況。因為播音員對于情感的把握不夠自如,或是拘泥于文稿,或是情感模糊不夠鮮明,因此傳達給聽眾的感覺就是刻板、拘謹。同時也有播音員情感過于飽滿,整個播音過程中情感過分流露,主觀情感一觸即發不可收拾,可以說無論是拘泥于文稿的情感還是過于濃重的主觀情感,都算不上是優秀專業的播音作品。只有張弛有度、恰到好處的情感把握,播音作品才是既感人又專業的。
部分播音員通常會犯這樣的錯誤:情感強烈的文稿部分往往提高自己的音量,通過聲音大小來填補情感重心的空白。情感宣泄部分越發強烈,播音員的聲音就會越大,這顯然是播音的誤區。
播音是通過聲音和情感來滿足對文稿的有聲有情的傳達,講究的是真情實感,并非是單純靠抬高音量來實現。恰到好處的輕聲播音有的時候甚至比聲嘶力竭吶喊更具備穿透力和感染力,有情感的聲音是播音的核心所在,聲音大但是蒼白無力、缺乏情感元素無疑是難以激發聽眾的情感共鳴的。
再就是,情感的傳達要真摯,這就需要播音員要善于調動自己的情感,首先要做到的是文稿作品能夠打動自己,只有這樣才會全身心投入到播音狀態中來;其次,在播音過程中,情感的節奏要根據稿件的內容進行有序調節,真正做到替作者發聲,為聽眾抒情,只有播音員和作者還有聽眾的心理達成情感上的一致步調才能夠播出感人真摯的作品來;最后,要避免無病呻吟的情感,重視情感和語音表達的精準性。
情感的把握對于播音效果的好壞有著直接的影響,優秀的播音員懂得如何去把握自己的情感,如何去為作者發聲,如何通過聲音的傳播和情感的投入來打動感染聽眾。只有充分做好情感把控這門功課,播音員才能夠創作出感人又專業的文藝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