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霞麗 合肥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自閉癥(autism 或 autistic disorder)又稱孤獨癥,屬于廣泛性發育障礙范疇,有三大核心癥狀即社會交往障礙、言語交流障礙和興趣狹窄、行為刻板,同時其感知、語言、情感、運動、等能力受到嚴重影響。[1]大部分自閉癥兒童都存在感覺統合障礙,因此自閉癥兒童大腦無法正確接收和處理周圍的感覺信息。[2]他們往往表現出感覺過敏、感覺遲鈍、感覺刺激尋求。比如自閉癥兒童會沉迷于某些視覺刺激又可能對一些視覺刺激不予理會或感到苦惱,最明顯的特征是不愿與他人有眼神的接觸。在自閉癥干預技術中感覺統合訓練是重要的技術之一,不僅可以有效改善自閉癥兒童的感覺統合能力,還可以有效改變自閉癥兒童的癥狀如提高自閉癥兒童的社會交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增強自閉癥兒童的體質和運動能力,為自閉癥兒童更好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感覺統合理論(Sensory,Integration Theory)最早是美國南加州大學的愛爾絲(Ayres.J.)博士提出的,她指出感覺統合是大腦將從視、聽、觸、嗅、前庭等不同感覺通道輸入的感覺信息進行吸收、組織,并作出反應。[3]Ayres認為,只有經過感覺統合,神經系統的組成元素才能協調體運作,使個體與環境相適應。當感覺統合過程無法正常運轉時,就會引起感覺統合失調。感覺統合訓練又稱感覺統合治療是指為提高個體感覺統合能力,減少感覺統合失調對個體生活、學習等方面的負面影響而開展的有計劃的訓練活動。[4]
自閉癥(autism),又稱孤獨癥,是一種起病于嬰幼兒時期的嚴重的廣泛性發展障礙。[5]大部分自閉癥兒童會存在明顯的感知覺障礙,有些兒童會沉迷于某種光、聲音、氣味,而又對某些刺激反應遲鈍。自閉癥兒童往往會有身體運動障礙,他們的身體活動能力與協調性都比較差,粗大動作與精細動作都與實際年齡不符。此外自閉癥兒童還存在前庭平衡功能障礙,他們不喜歡被舉高,不喜歡翻跟頭、打滾等頭腳改變方向的活動。在生活中容易跌倒、笨手笨腳、難以端坐,運動過程會出現各種多余動作。
社會交往障礙是自閉癥兒童主要癥狀之一,該類兒童缺乏社交性凝視、不愿與他人交流,在識別表情與肢體語言方面有明顯障礙,缺乏依戀關系、不能建立伙伴關系。訓練人員通過感覺統合訓練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在感覺統合訓練過程中訓練人員通過與該類兒童目光注視,語言交流、情感交流等項目訓練他們,也可以組織多個兒童之間的互動游戲,提高該類兒童的共同注意力,從而提高他們的社會交往能力。
研究發現自閉癥兒童很多刻板行為具有感覺刺激功能,而該類兒童都有感覺統合障礙,一般表現為對感覺輸入的敏感或遲鈍,這和他們感覺輸入的閡限值要么太高要么太低有關。由于缺乏某種相應的感覺刺激就會表現出一些刻板行為,如兒童一直表現出晃頭的重復刻板行為可能與前庭功能失調以致于無法獲得滿足的前庭刺激有關。[6]因此通過感覺統合訓練改善自閉癥兒童處理感覺信息的能力,會相應減少其刻板行為。
語言障礙是自閉癥兒童的核心發展特征之一,大部分自閉癥兒童幾乎沒有交流性、實用性語言,常表現為鸚鵡學舌或語言邏輯混亂。在感覺統合訓練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就是解釋,訓練人員要借助言語與語言讓兒童了解操作要領、訓練術語以及有關注意事項,比如設備的名稱,肢體活動的動作類型等。此外在感覺統合訓練中訓練人員都是與自閉癥兒童面對面,保持同一視線水平發出訓練指令并使用肢體語言和眼神接觸,這樣他們比較容易理解老師的表達內容與表達方式。在訓練中大量的語言刺激在潛移默化中起到了良好的語言示范作用,增加了自閉癥兒童學習語言的機會。
注意缺陷是自閉癥兒童感覺統合失調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感覺統合訓練中不可回避的問題。自閉癥兒童往往前庭感覺不佳,因此無法維持內在平衡,大腦難以保持清晰的警覺狀態,經常出現注意力過于分散如上課離開座位在教室轉悠;或過于專注而不能有效地注意轉移,如沉迷于看旋轉的洗衣機,難以轉移注意。通過感覺統合訓練不僅可以有效改善他們的前庭平衡能力還可以激起自閉癥兒童良好的情緒和積極參與的力量,從而使他們注意力集中。[7]
自閉癥兒童有固定的生活模式,當教室發生改變時他們會感到煩躁不安,哭鬧不休。他們堅持所有的東西放在原位,或物體的擺放要按照一定的規則來,比如要對稱、整齊等,因此要根據自閉癥兒童的生理與心理特點布置訓練環境如訓練室色彩的搭配、訓練器材的擺放都要符合兒童的喜好,為他們的訓練營造一個愉悅寬松的氛圍。此外訓練者還要與他們建立良好的關系,因為訓練者與自閉癥兒童之間的關系直接影響兒童的配合度進而影響訓練的效果。
自閉癥兒童感覺統合訓練要有詳細具體的訓練方案,首先在制定訓練計劃之前要有準確的評估,充分考慮兒童個體的差異性,針對兒童的發展現狀、個性特點、學習能力以及興趣愛好等進行設計。訓練計劃要包括人力、物力資源、訓練內容在時間上的安排。訓練目標要從現實的角度出發,目標過高會使兒童產生較強的挫折感,不合作,目標過低在有限的時間內無法達到應有的訓練效果,而且目標還要具體,可測量。訓練設計還要遵循感覺統合訓練的基本原則,通過環境的設計、內容與方式的選擇、項目難度的控制等確保每一次訓練有效。
整個訓練過程一般先由訓練人員解釋與示范,為自閉癥兒童提供操作的模板再讓兒童不斷地嘗試,在這個過程中還要滲透訓練人員的心理與技術支持。訓練人員要把握示范的時機,示范時速度要慢,角度要便于兒童感知,幅度盡量夸張;解釋時要與示范結合,語言簡潔明了,語速要慢,口型適度夸張;心理支持可以通過表揚與肯定強化兒童的積極心理狀態,技術支持要落實到兒童自身動作感知因素、訓練器械物理屬性和操作特點等基本要素的調控上。
在感覺統合訓練中家長的配合是必不可少的,通過與家長的交流可以了解兒童的身心發展狀況,知道兒童的喜惡。也可以為家長提供家庭教育指導,了解家庭訓練的方法。感覺統合的各項訓練對訓練強度要求比較高,因此除了課堂的訓練外還需要家庭訓練,讓家長在家指導兒童完成,課堂上訓練效果不佳的項目需要在家進行強化鞏固。感覺統合訓練人員與同行或其他干預領域專業人員溝通與合作,可以互通信息,形成合力促進自閉癥兒童全面發展。
由于自閉癥兒童安全防護意識差,訓練人員要做好安防措施,首先要設計安全的訓練環境,排除訓練室里存在的安全隱患,訓練項目的選擇要根據兒童的實際能力考慮是否存在安全問題;其次訓練人員要做好安全保護,訓練人員要掌握基本的安防技能,把握好安防支持的力度。此外還可以對自閉癥兒童進行安全防護教育與訓練,提高自閉癥兒童對危險因素的認識與理解,幫助他們掌握常用的安防技能。有些自閉癥兒童還會有自傷或攻擊性行為,在感覺統合訓練過程中需全面評估兒童的行為,找出其情緒發泄的合理替代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