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靜寧縣甘溝鎮教育委員會,甘肅 平涼 743412)
“互聯網+”是近些年興起的新事物,隨著2016年李克強總理在多個場合暢談而成為討論和關注的焦點。“互聯網+”的內容一般是傳統行業,該“+”也并非是互聯網和傳統行業的簡單疊加,而是傳統行業以互聯網作為依托,創造出新的發展形態?!盎ヂ摼W+教育”則是以互聯網為依托,將教育形式和內容呈現在網絡上,實現了學習者“隔空探知識”的目標,這在今天這樣的學習型社會中是非常有價值的。滬江英語的CCtalk學習社群的操作和運行模式就是非常典型的“互聯網+教育”的呈現形式。就目前看,“互聯網+教育”已經呈現出極大的旺盛的生命力,成為中國學校傳統教育的重要補充,且為中諾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極大的助力。
在筆者看來,在當前互聯網發展如此迅猛的背景下,我們繼續堅持傳統的“一塊黑板、一根粉筆、一本教材、一張嘴”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合時宜了,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的教學一定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而非墨守成規,“互聯網+教育”成了我們當下開展教育工作的最佳選擇路徑。而就“互聯網+教育”而言,做得比較好的且相對典型的便是滬江英語的“CCtalk”英語學習社群。
“CCtalk”則是滬江旗下的直播教學工具,通過多屏終端,為師生提供實時互動的教學體驗。它支持在線聊天,并有個人的學習中心模塊,其中包括直播課堂、在線學習、我的題庫、我的教室、我的課表等多種功能,并配備有滬江旗下的各類動漫表情。界面清爽,操作簡單也是它的特色。
自2002年,新課改便在中國循序漸進地啟動和發展,到了馬上就要啟動的高考改革之“3+3”模式,中國的教育形式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甚至在政府報告中都提出了在教育等多領域推進“互聯網+”。“互聯網+教育改革”的發展之路已經愈加清晰了。
然而,想要在基礎教育階段利用好“互聯網+教育”思路和模式,首先我們需要清楚其利弊,這樣方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客觀地說,包括“CCtalk”英語社群在內的“互聯網+教育”存在以下優勢。首先,用戶覆蓋率高。由于互聯網行業的迅猛發展,加上我國網民數量的穩步增長,在“終身學習”理念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成年人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進而激發出了其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而“CCtalk”等“互聯網+教育”則為他們提供了技術平臺。其次,相較于傳統的線下教育而言,互聯網的在線教育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滿足了用戶利用碎片化時間來學習的市場需求。個性化的定制學習服務也是“CCtalk”等“互聯網+教育”平臺吸引用戶的因素之一。再次,對于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而言,“互聯網+教育”在某種意義上能實現教育公平化,并能夠推動這些地區的教學方式以較快速度逐步向著現代化教育手段轉變,從而使得教育資源實現更大范圍的共享。另外,在未來的較長一段時間內,人工智能將會涉足“互聯網+教育”領域,這對于我們的基礎教育模式也會發生很大的沖擊和升級。
然而,以“CCtalk”為代表的“互聯網+教育”可能存在一定的問題,我們作為基礎教育領域,在具體選擇和借用其模式的時候,還是得注意。首先,當前“互聯網+教育”的應有和實踐模式仍然處于探索階段,其中必然有一些不規范的現象存在。如管理制度的隨意化、教學參與人員的素質良莠不齊、教學人員考核評價體制的不完善等。其次,“互聯網+教育”各種平臺缺乏有效監管,擦邊球事件頻發。第三,在線教師的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市場需求的制約,因此可能會出現部分教師暴富等情況,這可能導致傳統教育中的部分優秀教師的流失。再次,參與到以“CCtalk”為代表的“互聯網+教育”的用戶人群一般都是已經意識到學習重要性的成年人,將該經驗照搬到基礎教育領域是否合適還應繼續觀察。
總之,將“CCtalk”為代表的“互聯網+教育”理念和方法借用到我們的基礎教育領域,我們需要先做出理論上的論證,并通過適當的實踐來調適,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選擇最有利的路徑,助力于我們的基礎教育教學。
經過筆者多方觀察,并閱讀大量的參考文獻后發現,對于“CCtalk”的模式,我們可以秉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適當進行揚棄,讓新的理論和知識服務于我們的教學,提升我們的教學效率。總的來說,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具體的調整。
第一,師生關系的調整。在傳統教育領域,我們更加強調師道尊嚴,教師是教學主體,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新課改以后,我們更加強調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對于教師我們更加強調的是其引導性和監督性。而在“互聯網+教育”背景下,教師和學生的地位是平等的,都是學習者,課堂變成了雙主體結構。
第二,課堂教學內容的多樣化。在傳統的教學環境下,教學內容的呈現形式相對比較單一,進入新課改以后,其形式已經多樣化了,進入“互聯網+教育”時代后,課堂教學內容的表達和呈現形式進一步多樣化,這就意味著更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給學生提供了學習效率提升的更多的可能性。
第三,教學的媒介功能更加凸顯。教學本身就是實現思想與思想間互動和溝通的最佳路徑。然而在傳統教育背景下,教學本身往往就成為問題,教學行為的實施者和接受者之間的互動和溝通總是存在問題,即“教”和“知”之間總是存在認知上的差距,而“互聯網+教育”則為學習者提供了更多的通向知識本身的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能降低之前提及的認知差。
總之,在“CCtalk”為代表的“互聯網+教育”背景下,我國的基礎教育領域的又一場改革勢在必行,且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如果我們能夠搭上其發展的順風車,那么對于我們基層教育發展來說,必然能實現一個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