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日報社,甘肅 武威 733000)
在新媒體得到不斷發展和完善的環境下,對傳統新聞媒介產生巨大的影響,特別是在各新媒體平臺逐漸發展的沖擊下,傳統新聞媒介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了能夠加強傳統新聞媒介的核心競爭力,促進新聞事業的良性發展,需要新聞工作者開展新聞采寫工作的時候,善于應用求異思維,挖掘出同一事件與眾不同的觀點,充分彰顯出新聞采寫中求異思維的魅力與特點。
通常情況下,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往往都只是在同一角度看待事件的發生,導致所得出的結論和觀點都如出一轍。求異思維則從不同角度來思考問題,不受任何一種模式的限制,擺脫了點、線、面的思維局限。而是從不同角度、更多的角度思考問題,使問題的思考思路得到輻射狀發散。同時,還可以針對不同的問題,以同一種思維模式進行思考展現出來。這一呈現方式能夠在最大程度上開闊思維、使思維得到擴散,盡可能地使問題更加具體化和具有豐富性。
以往在進行問題思考的時候,通常都受到單一領域的限制,只在該領域中思考問題的正面性,因此導致想出來的觀點都是相似的。求異思維打破了這一局限,其從與問題相關的領域出發,結合相關領域內的信息,獲取更多的內容。正如經常用到的“聯想” “類比”等都屬于求異思維中的一種呈現方式。結合相關領域思考問題,能夠使新聞采寫工作所報道的事件更加具有客觀性,更加詳細,更具有創新性,避免了千篇一律的觀點。新聞采寫人員唯有沖破傳統思維,才能夠寫出別具匠心的新聞,才能站在獨特的角度,寫出更多與眾不同的觀點,讓不同的新聞具有獨特的視角。
一般情況下,人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都會站在正面或反面的視角,得出的結論不是好、就是壞,具有很多的相同性。求異思維,則打破傳統的思維方式,激發對問題思考的發散性。其核心是重視站在相反的視角來思考問題,從中獲得獨具匠心的觀點,讓人感覺耳目一新。正如當人們都從正確的視角思考問題時,那么嘗試從錯誤的視角思考,可以從中得出什么結論。當從事件本身的視角思考問題時,那么嘗試從事件涉及的人物視角思考問題,得出不同結果。這樣的話,就能夠不斷激發和開闊創作思維,時常具有創作靈感。
新聞通稿一般都會將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主要事件進行介紹,但介紹一番之后,沒有接觸過或未聽說過的社會大眾往往都不知所云。求異思維的應用,讓新聞采寫人員在寫重大事件通稿的時候,采取多種方式對事件的權威性和相關信息進行講解,通過對政府新聞發言人、相關領域內的專家等進行采訪,使事件的信息更加全面。
另外,新聞采寫人員在寫具體事件通稿時,以通稿為基礎,從不同領域出發,搜索與之相關的線索與觀點,開展深入調查,使事件的報道更加詳細。這也避免了若是無法以正面的思維進行新聞報道,從而導致失去報道的機會。在這一情況下,新聞采寫人員可以結合搜索到的資料和線索,增加評論,以此來說明站在媒體角度所持有的態度和觀點,讓新聞報道的深度得到有效升華。
新聞采寫工作具有一定的競爭力,尤其是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取得重大成果的環境下,新聞事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若是所報道的新聞事件存在相似的內容、類似的觀念,那么注定要被時代所淘汰。求異思維的應用,不僅能夠有效優化市場競爭制度,而且還能夠為新聞事業的發展添加更多更新的內容。要想能夠吸引更多的受眾關注,則需要寫出具有正向引導的獨家新聞,這樣才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傳統的新聞思維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受眾的要求,只有不斷創新、不斷求異,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創造和突破,在信息時代已經不是稀有名詞,只有具有創造突破性,才能夠創造出更多具有獨特性的新聞報道。這主要是要求要在既有的事件基礎上,對事件不斷產生疑問,結合相關的事件查找出原有事件的主要問題,在還沒有明確的答案基礎上,歸納得出新的答案。但是,此處的創造,并不是無中生有,通過想象得來的,而是需要新聞采寫人員通過深入調查,從不同視角進行問題的假設得出結論,突破舊有思維的限制,打破以往的慣性思維,以聯想的方式,找出與慣性思維相反的答案。
與眾不同,意思就是新聞采寫人員在報道同一件熱門事件的時候,要打破以往的思維慣性,不能以現有的規范、既有的答案,去評判事件的正確性。求異思維的應用,則要求需要打破傳統思維限制,以假設、推測、聯想等多種思維形式,對事件進行思考。要在既有的事件答案基礎上,不斷提出質疑,尋找更多新觀點,力求新聞報道真正做到與眾不同。
求異思維的應用,使新聞采寫人員的思維模式得到改變,從原來的傳統思維,開始轉變成更加具有開放性和活躍性。要想能夠寫出一篇與眾不同的新聞報道,新聞采寫人員需要從自身出發,結合時代的發展樹立正確的思維觀念,突破傳統單一的工作方式,不再是“采訪——寫作”,而是需要站在不同的角度,采取不同的思維模式進行創新,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激發了新聞采寫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使他們能夠將更多的心思投入采寫工作。與此同時,新聞采寫人員還需要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水平,讓自己時刻能夠跟得上時代的步伐,這樣才能寫出符合時代發展、社會發展的新聞報道。
眾所周知,現代社會大眾越來越重視自身的知情權,對事件的真實性都抱有懷疑的態度,因此千篇一律的新聞報道無法滿足大眾的需求。傳統新聞媒介的采寫主要是以報紙、雜志、電視的方式進行傳播,這些傳播方式在信息化時代的呈現方式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由于互聯網具有傳播速度快速的特點,因此已經成為現階段新聞媒介普遍使用的一種傳播方式。一些大型媒體,會將新聞報道及時發布在自己研發出的應用軟件,使社會大眾能夠及時獲取信息,有效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而對于一些小型媒體來說,則在運用求異思維的同時,與一些大型網絡運營商開展合作,迅速的報道具有獨特觀點的新聞事件。傳統新聞傳播方式的改變,使媒體與受眾之間的互動增加,充分調動受眾參與到新聞采寫工作當中,使受眾能夠樹立正確的思維觀念,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新聞采寫人員在開展采寫工作過程中,主要是對已經發展的事件實際情況,站在客觀的角度進行再次展示的過程。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新聞采寫是屬于思維創作的過程。這就要求新聞采寫人員在實際工作中,要具有新聞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在嚴格遵守新聞原則的同時,還需要具有創新的思維。固定的思維模式、思維觀念已經無法滿足信息化時代的發展需求。求異思維的應用,能夠改善新聞采寫人員打破傳統思維,不受傳統思維的限制,以多角度、多方式進行問題的思考,使新聞報道更具社會價值,更加具有創新性。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多媒體平臺發展趨勢快速、信息量越來越多的環境下,對新聞采寫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而傳統的新聞媒體采寫方式已無法滿足時代發展的要求。為了能夠使新聞報道題材內容更加豐富、觀點與眾不同和更具深刻性,在新聞采寫工作中運用求異思維是形勢所趨,有助于促進新聞事業獲得良性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