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定勇 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教育部于2018年4月份出臺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正式啟動了新一輪的教育信息化建設工程。計劃著重闡述了智能技術、智能教育和智慧教育在教育信息化2.0行動中扮演的關鍵角色和重要作用。
早在2017年4月份,根據《學院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建立與運行實施方案》總體規劃,為進一步推進信息化教學平臺建設,經過前期數輪詳盡調研,學院最終決定,基于云課堂的教學質量診斷與改進系統部份模塊由校內自主開發,并于當年9月份上線推廣“工程云課堂”信息教學平臺。
我校云課堂經歷數輪開發與優化,現已能滿足我院師生課堂信息化教學實際需求。該信息化教學平臺融合了線上與線下、移動端與PC端,深度融入我院智能校園系統。成為我院師生開展信息化課堂教學的有效工具,成為數字教學資源集成、檢索平臺,成為學習行為大數據分析數據來源庫,成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加速器。
(一)線下教學的有機融入
平臺線下教學模塊中首先實現了任課老師、班級學生、課程資源、課程試卷、練習題等的數字化存儲查找;接著在日常教學教案備課時,詳細編排每次課課前、課中、課后教學活動組織設計;最后,平臺統計學生學習過程數據,如課堂出勤情況、課前預習習題完成情況、課中師生互動參與情況、課后作業完成情況、課后課堂滿意度情況等。
教學活動內容上呈現形式有常見的文檔、PPT、視頻、音頻、圖文動畫等。而在教學互動形式上在不同教學環節有不同設計安排。譬如:課前師生適宜安排學習資料推送下載、學生對該課程該知識點熟悉程度情況調查摸排等;課堂上互動環節則安排點名、問答搶答、成果展示、知識測驗、實踐、作業及休息等環節;課后則布置作業、安排測驗、布置難度更大深度更深學習資料等。
(二)線上教學的呈現
平臺線上教學的模塊在教學內容上與線下課堂教學模塊類似。較大的區別是,線上教學模塊不再設線下課堂教學模塊中課前、課中、課后的時間活動組織安排,也不再安排教學互動環節和學習情況數據統計等。
(三)數字資源庫的實現
平臺數字資源庫存儲實現,首先考慮了所存儲資源為私人資源還是共享資源;其次合理區分識別存儲內容資料類別,如音視頻、文檔、課件、動畫等等;接著建立該內容合適的關鍵信息,查找篩選機制等信息。
(四)教學信息數據統計
平臺數據統計模塊實現不同教學年度、學期信息化教學平臺應用情況、登陸情況、作業布置、課堂報告生成情況、資源數量、資源被引用情況、學生出勤情況、課堂互動參與情況、課前課后任務完成情況等。
(一)云課堂線下教學模塊實現了日常教學中試卷、習題、學習資料等從紙質到數字存儲,從少量到大量、從簡單重復勞動到輕松可“再生”重新組織利用的巨大變化;教案導入分享備課也提升了教師平行班備課效率;課堂上學生手機簽到實現快速考勤。
(二)線下教學模塊教案組織設計中,課前課中課后不同時間節點推出形式多樣內容殷實及不同的教學互動環節,容易進行課堂組織,師生協作提高教育教學效率。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素質目標明確可執行有利于教與學活動組織展開。
(三)課前預習的互動環節,有助于學生提前知曉上課內容及目標要求,消除學生因陌生、不熟悉內容帶來的不敏感、接受程度差、提不起興趣等情況;教師亦可根據學生在預習環節中反饋的任務完成情況,對個體學生在課程上的一些基礎素養有一個了解,內容上判斷是否需要增減、方式方法上是否需要調整、組織管理上是否需要加強等有效應對措施。
(四)線下教學模塊課堂中有過程快照,在教師進行實踐演示的時候學生可以拍照上傳,學生演示得精彩教師也可以拍照留存,極大地豐富了實踐教學中素材來源。課程內容形式多樣、題材豐富。極大地豐富了課程內涵,吸引住高職院校年輕的學子,引起了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開拓了學生視野,鍛煉了學生實踐能力。
(五)線下教學模塊在師生教學過程中自動留下了痕跡。有助于分析教師教學態度,教學成效,改進教學方法,提升課程內涵;有助于反饋學生學習能力、學習態度、每次課的掌握熟悉程度等。
(六)線上教學模塊則打破了學生學習的時間和空間界限,可隨時隨地或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學習。
(七)課堂教學質量評價主體為任課班級學生評價,有利于反映學生的訴求及真實的教學情況,反饋給教師及教學質量監督部門作出及時調整。
(八)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模式也在發生變化。傳統的優良的教學方式方法我們在教學質量評價時還是要保持,但新時代,信息化教學平臺模式下我們也嘗試了一些其它可操控的、合理、科學的評價指標和方法。
此外,云課堂信息化教學平臺模式下,教學質量監督的人員及形式也在發生改變。
綜上,“工程云課堂”信息化教學平臺解決了老師日常教學資料存儲利用、教案備課便捷高效、課堂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互動交流環節容易組織落實、線上教學打破了學生學習時空界限、教學質量評價監督方式方法更準確合理。后續在平臺開發優化過程中,若課程組織形式能更豐富多樣、搭配靈活、學習過程數據能更公開透明、加強監督、教學質量監督除校內方對理論教學進行監督檢查外適時引入企業方對實踐環節進行監督等措施機制,云平臺將更貼近學校高職院校的實情,更能大副提升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