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東 山東省齊河縣廣播電視臺
廣播電視屬于當代傳媒領域的重要媒介之一,隨著新媒體技術的逐步發展,傳統廣電系統面臨了巨大的生存挑戰,想要獲取更好發展,不僅需要保證為民眾提供優質服務,同時也需要確保信息傳遞的質量。假如維護管理方式較為落后,就可能因圖像畫面不清晰、音頻不同步等問題而損失受眾。所以,廣電技術人員應做好維護管理工作,提高工作質量。以下針對廣電技術維護管理的現狀、存在的不足及改進措施進行論述,僅供參考。
基于當前時代環境下,民眾在收看廣播電視時的需求也出現了一定的轉變,媒體從業者面對此情況,對節目的播出時間、播出頻次等均做出了相應調整,以期擴大廣電媒體的受眾范圍[1]。同時,廣電技術也逐步向數字化、智能化及功能化方向轉變,發射系統、傳控系統等也逐步調整為數字化控制,進而確保音頻、畫質更為清晰、同步,那么,就更應對廣電技術維護管理工作予以重視,從而為保障受眾服務質量奠定基礎。
廣電媒體在實施維護過程中,需要多人協同配合,假如維護期間某一小環節發生紕漏,極容易導致廣電整體出現事故。所以,廣電技術對維護管理從業者的技術水平要求極高。但是,據當前現狀分析表明,很多廣電技術維護從業者并非專業人士,他們缺乏一定的職業素養及技術水平,尤其是在維護新型廣電設備時,維護從業者缺少相關理論知識及操作能力,那么,如果廣電設備發生故障,技術維護者無法在短時間內進行妥善處理。另外,大多數技術維護者缺乏求知欲及探索欲,無法利用空閑時間對新技術進行研究,進而限制了維護人員自身的專業水平,降低了廣電維護管理工作的效率及質量。
廣播電視屬于傳統媒體的重要代表,發展歷史極為悠久,但是,目前我國卻對其管理工作缺少完整的監管制度。也正因如此,廣電技術在維護管理過程中無法遵照相關規定開展工作。另外,由于缺少有關機構的監管,廣電媒體上層領導對維護者的工作狀態、效率等也缺乏監管,降低了維護管理工作的質量。
廣電技術維護從業者自身業務能力能夠為維護工作提供助力,對維護的質量及時間等均造成影響,所以,維護從業者應不斷提高自身維護水平,努力學習充實自身,尤其是面對新型廣電設備時,應認真鉆研,為后續維護管理工作奠定基礎。另外,廣電總臺也應定期組織員工培訓,提高維護從業者的自身素養及專業能力,更好的保障廣播電視媒體運行質量,為民眾提供更優質服務[2]。
想要提高廣電技術維護管理質量,需要對設備檢修維護的措施進行改進,首先,維護管理者應掌握設備的運行原理,這是保障維護管理質量的先決條件。由于廣電設備很多均采用集成電路,一旦出現故障,極為隱蔽,那么,就需要維護人員進行精準判定并實施處理,掌握電路特性、信號流通過程等十分重要。其次,很多廣電設備由于電流負荷較大,經常出現失靈問題,那么,需要維修人員進行定期維護檢查,預防大故障發生。最后,開展設備檢修工作期間,應細致觀察設備是否存在雜音、電線是否出現異味等情況,假如設備元件溫度較高,需要及時進行處理,預防發生重大安全事故。
想要更好的提高廣電技術維護管理質量,除上述兩點外還應完善相關管理機制。廣電媒體管理者應結合自身情況,創建并改進相關責任制度及管理機制。責任制度可以更好的劃分維護人員的工作范圍,避免出現維護者消極怠工情況,同時給與工作上表現優異的員工以獎勵,進而調動員工積極性,激發工作熱情[3]。管理機制可以讓管理者開展工作更加有條不紊,有章可循,進而更好的提高維護管理質量。
總而言之,信息的傳遞與變化是無時無刻、無處不在的,廣播電視媒體作為信息重要的轉播途徑,需要緊跟時代步伐,不斷進行變革,為民眾提供更優質的服務。目前,盡管廣電行業已經獲取了一定發展,但維護管理工作在施行過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本文從提高從業者的業務能力及職業素養、改進設備檢修維護措施、創建責任制度,健全管理機制三個方面入手論述維護管理改進措施,以期為推動我國廣電技術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