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姍 哈爾濱華德學院
高校圖書館是高校文獻信息中心,高校圖書館以其資源豐富、體系成熟、專業化程度高成為廣大教師和學生創設求知創新的學習場所,高校圖書館在教育教學改革和創建學習社會的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圖書閱讀推廣包含推廣和促進兩層含義,即采用相應的途徑和手段,擴展學生的閱讀范圍、培養學生閱讀習慣、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提升學生閱讀質量而促進學生閱讀的相關活動的工作總和。在數字化媒體時代的沖擊下,高校大學生的閱讀呈現淺閱讀狀態,具有隨意性、碎片化和瀏覽性的特點,高校大學生面臨繁重的學業和就業形勢,閱讀結構失衡,偏重于專業知識或備考圖書,閱讀具有一定的功利性,難以構建完整的知識架構,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高校圖書館加強學生為主體的閱讀推廣服務模式探究,能引導學生集中注意力、發揮想象力,加深記憶力,是培養學生優秀知識結構、心理素質、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提升大學生優秀閱讀素養的必然要求,是適應高校改革發展需要,提升高校服務職能的有力保證。
近年來,我國高校圖書館推出了如圖書漂流,圖書推薦周、讀書月、征文比賽形式多樣的閱讀推廣活動,對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創建校園閱讀文化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然而也存在著組織機構不健全、不能以學生為主體分析閱讀習慣、不能同大學生閱讀需求相對接、活動缺乏個性,用戶體驗不足、難以形成長效機制等問題,高校圖書館探究以學生為主體的閱讀推廣具有必要性和緊迫性。
(一)加強館藏資源建設,滿足大學生不同閱讀需求。高校圖書館要堅持價值導向,延伸館藏的深度及廣度。根據學校專業特點和發展方向加強館藏資源建設,制定科學、全面、合理、專業化的館藏發展政策,保證圖書館資金投入、硬件優化配置和人員的培訓;加強與院系專業教師的聯系和溝通,廣泛聽取教師的意見和建議,了解圖書需求,保障圖書的采購、推薦、導讀工作;積極建設特色數據庫,重視館藏圖書數字資源的推薦。
(二)深入探索大學生閱讀心理及需求,激發大學生的閱讀興趣。現代大學生在心理發展和閱讀習慣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高校圖書館要以人為本,采取問卷調查、數據收集等形式深入調查了解當代大學生各年齡段、層次、專業的閱讀需求和閱讀特點,細化閱讀服務要求,采取針對性對策滿足不同層次、不同目的的閱讀服務需要,充分尊重其主觀能動,培養大學生閱讀習慣,形成閱讀慣性持久性。
(三)拓展讀者服務與推廣服務途徑,應用新媒體推廣,提高服務質量。重視館員的信息化手段培訓,提高圖書檢索速度和準確率;重視讀者服務,豐富推廣途徑,采取形式新穎的推廣活動,如讀書沙龍、真人圖書館、讀書征文競賽等活動;開設遠程培訓、線上交流體驗,借助微信、微博等形式創設獨特的校園閱讀體驗引導大學生深度閱讀。
(四)開展閱讀指導,提高大學生閱讀能力。高校圖書館要定期開展閱讀能力指導的培訓、教育工作,通過傳授、講解、展覽等形式解決閱讀方法和技巧問題,提高閱讀效率。向廣大學生介紹泛讀、精讀、通讀、跳讀、速讀、略讀等方式方法,并在讀書過程中強調多種方法的融合與結合,開設專題討論區域,鼓勵大學生交流、分享讀書經驗,深化吸收閱讀內容,實現閱讀目標,實現閱讀能力的提升。
高校圖書館以學生為主體的閱讀推廣服務模式要重視對學生個體閱讀需求的調研和分析,大學生在理解能力、專業背景、性格特點、愛好上有著極大的差別,高校圖書館要重視學生個體差別,細化需求差異,針對不同學生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分層推薦,開展個性化服務。圖書推廣的特點在于圖書館需要精心創新,注重時尚、探索策劃,聚焦契合自身需求的有價值館藏圖書。高校圖書館推廣模式要貫徹創新創業理念,提供主動服務,促進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創業理念,開展創客培訓,組建模擬職業體驗活動提高服務質量。高校圖書館加強對就業市場的分析調研,積極尋求社會資源合作,在場館建設、專業指導、實踐操作等方面引進資金扶持和理念借鑒。
閱讀推廣包括閱讀興趣的培養、閱讀習慣的形成、閱讀質量的提升、閱讀能力的提高和閱讀效果的保證。高校圖書館要加強以學生為主體的閱讀服務模式探究,促進高校圖書館資源的高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