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所謂內部創業,是指企業出于提升核心競爭力,為了獲得創新性成果的目的而做出的組織承諾、授權和資源保證等一系列內部創業活動,這些創業活動由一些企業里具有創業意向的員工發起,在企業的支持下承擔企業內部的工作內容及相關項目,進行創業并與企業分享成果的創業模式。雖然員工的創業是在原本的體制空間內進行的,但這并不代表傳媒組織要固守先前的管理模式,而是要創新管理理念與管理方式,不斷革新先前的體制機制。
傳統媒體之所以需要內部創業,首先是在網絡和新媒體的沖擊下,傳統媒體的內容和渠道優勢不斷消失,傳統媒體在過去一直持續依賴的“內容+廣告”模式不能繼續維持,盈利模式也在不斷瓦解。而且可以確信的一點是,傳統媒體過去的“輝煌時代”將一去不復返。在這種情況下,傳統媒體面前只有一條道路可以選擇,那便是適應媒體變革的形勢,開拓新的產品形式,創造新的經營平臺和盈利模式。這是傳統媒體之所以會選擇內部創業的外部環境原因。
在受到新媒體的沖擊后,目前傳統媒體的經濟效益日趨下降,員工減薪甚至是離職等早已不是個別現象。在生存情況不容樂觀和全民創業氛圍不斷高漲的雙重影響下,傳統媒體人開始了新一輪的“離職潮”。回望過去,傳統媒體人前兩次離職潮中,那些業務能力突出的記者和資深編輯紛紛選擇加入互聯網新聞門戶內和新媒體平臺,而到了第三次,隨著依托互聯網的各種相關業務的發展,傳統媒體從業者,開始選擇離開日益衰落的傳統媒體,不是選擇加入現有的新媒體平臺,而是選擇利用自己的專業出身,與他人合伙進行創業。尤其是那些工作經驗和人脈資源豐富的傳統媒體人,他們的離職創業相對而言有更多的資源優勢,只要他們能抓住機會,創業活動就有相當大的可能獲得成功。傳統媒體人進行創業,日漸成為一種普遍的現象。由于媒體人天生熱愛那些創造性和挑戰性并存的工作,熱衷于不斷實現自我價值,在日漸走向衰落的傳統媒體中,通過內部創業的方式,可以創造更多機會賦予媒體人成就感和滿意度,將媒體人個人的轉型意愿與傳統媒體本身的轉型需求結合在一起,就可以達到雙贏的目的。
在內外環境的雙重壓力下,傳統媒體通過選擇內部創業的方式來激發創新活力,發現更多的創新業務,開拓全新的商業模式,確實值得一試。
(1) 通過內部創業,傳統媒體可以充分調動員工的創造力以及工作的積極性。造成傳統媒體生存情況困難的原因,除了體制落后、難以抵御新媒體的沖擊之外,還有傳統媒體內部觀念落后、隊伍渙散的原因,必須通過新的刺激和動力解決這些情況。傳統媒體的內部創業通過全新的運作模式,通過全新運作模式下的新政策來鼓舞和激勵傳統媒體的內部創業者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工作積極性,推動傳統媒體內部創業良性發展。
(2) 通過內部創業,傳統媒體可以使員工增加對新媒體的理解和認知,為傳統媒體的新媒體轉型而積累人才。大部分傳統媒體的記者和編輯在面對新媒體的沖擊時,總覺得手足無措,不知道該從何處入手,對傳統媒體的新媒體轉型也毫無頭緒甚至是充滿畏懼情緒。但通過內部創業的方式,可以使傳統媒體的從業者親身接觸新媒體,尋求向新媒體轉型的切入點。即使創業項目最終并沒有取得成功,他們創業的經歷和經驗對傳統媒體的新媒體轉型之路來說也是一筆寶貴的經驗。
(3) 通過內部創業,傳統媒體更有機會培育出成功的新媒體產品。在如今移動互聯時代,能夠占領市場空間的產品,往往都具有專業垂直于某一領域或者高度細分的特點。傳統媒體一直秉持“內容為王”,傳統媒體的決策者由于缺乏對市場的深入了解,在進行轉型時,對于專注于哪類垂直領域、采用什么樣的運營和盈利模式、如何挑選安排真正適合的人去從事這項工作,常常拿捏不準。但是,內部創業機制為傳統媒體轉型路上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出路。在這種機制中,傳統媒體的決策者的工作僅僅是提供創業的決策,為創業項目提供支持,不參與到項目的具體實施中,有創業者去完成創業項目的選擇和盈利模式的設計等。由那些身居一線、更加熟悉市場機會、更加懂得如何利用自己專長的創業者參與到創業活動的具體實施之中,加上傳統媒體自身的合理分配利益等其他激勵措施,內部創業便更有可能獲得成功,培育出成功的產品。
總之,雖然創業大潮已經襲來,但必須明確的是,只有少數人才適合創業,創業者中也只有少數人才能成功。也就是說,創業項目并不總是能夠成功,失敗更有可能是常態。盡管媒體內部創業存在那么多困難和問題,但在傳統媒體陷入困境的當下,我們依然要鼓勵創業,最要緊的是激發媒體人的創新精神、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奮斗精神,而且也應當為失敗留出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