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鈞
(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娛樂直播主要包括秀場直播、游戲直播和戶外直播等形式。斗魚、虎牙、映客、花椒等都是娛樂直播的代表,這些平臺擁有龐大的用戶量,同時主播與粉絲之間能夠圍繞生活化的內容進行實時互動,一時引發了行業熱潮。
娛樂直播能夠持續火爆具有以下幾點原因:
技術的進步是娛樂直播風靡的重要前提。網絡的升級換代打破了過去家庭電視與臺式電腦的時空限制,智能手機等終端設備的普及進一步使用戶的注意力分散至移動客戶端。與此同時,4G網絡、WIFI覆蓋率的提高以及網絡運營商提速降費的舉措,使用戶隨時隨地觀看娛樂直播變為現實。
傳播學中,“使用與滿足”研究認為,受眾的媒介接觸活動是基于特定需求的。在娛樂直播中,這種需求的滿足具有雙向性。具體而言,從主播的角度出發,娛樂直播的誕生為他們提供了展現自我的平臺,加之當前自媒體“網紅”現象的出現,增強了主播的表現欲望。同時,作為產業的娛樂直播也能為主播提供日常收益;從粉絲的角度出發,當前人們的工作生活壓力普遍較大,許多人沒有完整的時間放松身心,娛樂直播迎合了人們碎片化的娛樂需求。粉絲利用閑暇間隙即可進入直播間,觀看自己喜愛內容的同時,還可以通過發彈幕、送禮物、打賞的方式與主播交流,主播也能及時反饋粉絲的要求。相較于過去傳統的綜藝娛樂類電視節目,直播的實時互動特性明顯增強了用戶的參與感,也給予了用戶更多的滿足感。
娛樂直播的內容呈現低俗化傾向主要表現在涉黃涉暴、語言粗俗。主播們往往以唱歌、跳舞、游戲、聊天等方式吸引粉絲的關注,而娛樂化的直播內容演變成了低俗行為的溫床。唱跳主播經常通過低俗化的語言和著裝獲取關注,游戲主播則不斷通過暴力的游戲畫面吸引粉絲眼球。娛樂直播平臺有許多青少年粉絲,這些內容的傳播嚴重影響了他們的身心健康。
目前,市場上娛樂直播平臺眾多,想要在內容同質化嚴重的環境中勝出十分困難。由于直播行業的市場競爭激烈程度加劇,有的娛樂直播平臺開始使用不正當手段打擊對手,惡意競爭嚴重擾亂了直播市場秩序,不利于直播市場的良性發展。
娛樂主播們除了通過簽約平臺獲得分成之外,粉絲的打賞也是他們收入的重要來源。粉絲給自己喜愛的主播打賞原本屬于正常行為,卻漸漸演變成粉絲之間的競爭攀比。隨著粉絲量的增加,主播的明星光環越來越突顯,打賞的意義進而被扭曲。在這種情況下,巨額打賞的現象經常在明星主播身上發生。
娛樂直播持續火爆,僅靠直播平臺進行監管遠遠不夠。首先,國家相關部門應當出臺法律法規,通過制度設計管控直播市場。目前,文化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網信辦在直播資質、主播信用等方面做出了規定;其次,直播平臺要加強對直播內容的審核,進行分級管理,對不良內容進行篩選剔除;最后,主播群體要加強自律意識,認真執行行業規范,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憑借優質內容贏得關注。
娛樂直播盡管內容同質化傾向嚴重,但仍然還有未被挖掘的金礦。唱歌、跳舞、游戲固然能夠放松身心,但時間一長難免引起粉絲的審美疲勞。因此,娛樂直播平臺應當在挖掘優質多元的內容方面投入精力,進一步細分受眾市場,例如添加樂器演奏、歷史講解、科技展示等板塊。這些內容具有一定的門檻要求,但是直播平臺可以成立新人培訓中心,或者高薪聘請專業人士入駐。差異化的內容是吸引受眾的不二法寶,關鍵在于直播平臺如何發掘,形成自己獨特的品牌。
娛樂直播競爭的實質是爭奪用戶,賺取流量。良好的操作體驗是留住用戶的重要砝碼。直播平臺可以據此設置互動反饋功能,收集用戶意見;也可以組織用戶調研,構建用戶畫像,了解用戶意愿。通過用戶調研,直播平臺能夠更加明確自身定位,在內容的垂直細分領域實現精準傳播。而在功能優化層面,則需技術配合。
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智能手機的普及、網絡資費的下降都為娛樂直播的風靡提供了客觀條件。娛樂直播的瘋狂擴張雖然滿足了受眾的娛樂需求,但由此引發的行業亂象也應當引起高度重視。娛樂直播只有不斷改進內容生產,加強平臺監管,重視用戶體驗,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