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稻稻飛虱是嚴重危害水稻產量和品質的蟲害,近些年,由于持續干旱,氣溫偏高,給紅河縣寶華鎮水稻栽插造成嚴重影響,防治壓力逐年增加,水稻稻飛虱呈現加重流行的趨勢。結合實際情況,就紅河縣寶華鎮水稻稻飛虱發生特點及防治技術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水稻;稻飛虱;發生特點;防治技術
朱周舉. 云南紅河縣寶華鎮水稻稻飛虱發生特點及防治技術[J]. 農業工程技術,2017,37(32):26.
近些年,紅河縣寶華鎮針對病蟲害發生面積大、危害重的特點,農業部門積極采取措施,在全鎮開展以水稻稻飛虱為主的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工作,使病蟲害得到了有效控制,為大春糧食增產增收打下了良好基礎。縣鄉加強預測預報,及時準確掌握水稻稻飛虱發生發展動態,為各級黨委政府決策提供參考。同時,針對農民群眾水稻稻飛虱防治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農技部門認真做好技物配套服務,讓農民有目的、有針對性地購買農藥,做到對癥下藥,提高了防治效率。同時,農技人員經常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民開展防治工作,切實提升了水稻稻飛虱的防治效果。
一、紅河縣寶華鎮水稻稻飛虱發生特點
1、危害癥狀
水稻稻飛虱為刺吸口器,成蟲和若蟲常常群集刺吸水稻莖稈的枝葉,造成水稻葉子枯黃,生長發育受阻,生長低矮,莖稈細弱,出現嚴重的倒伏。在一些被危害的稻田中,先是在稻田中間出現黃塘,成為火旋。害蟲以產卵館刺破水稻植株的組織將卵產于其中,導致水稻莖稈組織壞死變成黃褐色,使得水稻植株枯黃,倒伏,嚴重的導致水稻絕產絕收[1]。
2、發生特點
水稻稻飛虱具有趨光性、趨綠性、群集性,產卵管能夠刺破水稻葉鞘、莖稈、葉脈等組織,將卵產于其中。成蟲和若蟲常常取食水稻植株下部枝葉,稻田中部活動范圍較為穩定。灰飛虱成蟲在綠肥田或者小麥田以及禾本科雜草上越冬。水稻稻飛虱繁殖能力很強,在水稻孕穗期和抽穗揚花期繁殖倍數最高,蟲口數量的增加極容易造成爆發性危害,威脅水稻產量。最近幾年,通過對本地區的水稻稻飛虱危害情況進行調查,每年五月中下旬到七月上旬水稻稻飛虱中蟲口數量逐漸增加,在水稻進入孕穗后期后,蟲口數量成倍增加,因此,七月上旬是防治水稻稻飛虱的最佳時機[2]。
3、發病影響因素
(1)風
白背飛虱,褐飛虱都是遷徙性害蟲,在本地不要越冬,他主要借助風力遷徙到本地,在每年的五月份到六月份隨著吹風次數的增加,蟲口數量逐漸增加。
(2)溫度和濕度
冬季氣溫較高,早春干旱少雨有利于灰飛虱的繁殖和生長,蟲口數量增加,當遷徙性的白背飛虱和褐飛虱進入稻田后,如果遇到連續陰雨,氣溫回升較快,同樣有利于水稻稻飛虱生存。田間溫度在15-30℃,濕度在80%-90%范圍內十分有利于水稻稻飛虱的繁殖和生長。
(3)施肥不合理
水稻栽培過程中存在施肥不合理的現象,過量施入氮肥,磷肥、鉀肥和有機肥施入量不足,導致土壤理化性質發生改變,水稻徒長,莖稈纖細,種植密度大,提早封壟,田間通風不良,為水稻稻飛虱繁殖和生長創造了條件。
二、水稻稻飛虱防治技術
1、農業防治
(1)消滅越冬蟲源
灰飛虱屬于本地越冬害蟲,在冬季要結合施肥整地,清除田間、地頭雜草,深埋或者焚燒雜草,消滅蟲源,減少灰飛虱越冬場所,降低田間蟲口基數。
(2)選擇抗病品種
在水稻品種選擇過程中,要集合本地區的氣候環境、種植制度和生產條件,選擇生育期適當,抗蟲或者耐蟲害的高產水稻品種。
(3)合理施肥,強化田間管理
合理施肥對于改善田間營養條件,提高抗病蟲害能力,減輕病蟲害損失有著很大的幫助。要控制好氮肥的施入量,保證合理施肥,注重氮磷鉀肥料的合理施入,增施有機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在水稻愛培管理方面要控制栽培密度,保證合理密植,增強田間通透性。利用水稻稻飛虱趨光性特點,在黑燈光下放置一個藥盆引誘撲殺稻飛虱,減少田間中蟲源。
(4)做好水稻稻飛虱監測預報工作
要加強對稻飛虱的監測,增加監測頻次,采取燈下與田間、定點與普查、查蟲與查卵“三結合”的調查方式,擴大普查范圍,明確主發地區和類型田塊,要準確掌握稻飛虱發生消長動態,準確發布預警信息,為開展防控提供準確依據。同時及時上報蟲情發生動態、發展趨勢和防治信息,特殊情況要隨時報告[3]。
2、藥物防治
稻飛虱具有隱蔽性、遷飛性、突發性和暴發性的特點,要抓住卵孵至低齡若蟲高峰防治適期,采取長效藥劑與速效藥劑結合的防治對策,畝用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30 g加48%毒死蜱乳油(樂斯本)100 mL兌水60 kg噴霧,或者畝用25%噻嗪酮(撲虱靈)可濕性粉劑60 g加80%敵敵畏乳油100 mL兌水60 kg噴霧,或者畝用20醚菊酯乳油60 mL加48%毒死蜱100 mL兌水60 kg噴霧,或者用10%烯啶蟲胺可溶性液劑稀釋2000倍-3000倍均勻噴霧,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 張榮鑫,王濟良,郭小良,等. 水稻品種間稻飛虱發生程度差異及因種治理對策探討[J]. 中國植保導刊,2015(06).
[2] 楊亞軍,徐紅星,鄭許松,等. 中國水稻縱卷葉螟防控技術進展[J]. 植物保護學報,2015(05).
[3] 何 慧,何 燕,孟翠麗,等. 廣西稻飛虱發生等級的時空變化特征[J]. 自然災害學報,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