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智坤
摘 要: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議題被提到國家層面加以重視。學術界對于這一問題也進行了多層次、多角度的研究。在研究過程中,很多學者將研究視野集中于馬克思的國家治理思想,也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國家治理要堅持人民當家做主,體現人文關懷;堅持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是無產階級國家治理的前提;無產階級專政是無產階級國家治理的根本原則;公共服務職能是未來社會中最重要的國家職能。
關鍵詞:馬克思;國家治理;文獻綜述
中圖分類號:A8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7)10-0047-02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國家治理現代化”這一命題得到了學術界的普遍關注。在對這一命題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過程中,學術界涌現出了大量的關于“馬克思國家治理”思想的研究成果。本文試圖對這一問題進行綜述,以期為“國家治理現代化”問題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資料借鑒。
一、馬克思國家治理思想的理論來源
學者們在研究過程中,普遍認為馬克思作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創始人之一,其國家治理思想是在吸收借鑒并批判前人的理論基礎上逐步形成的。
一是以亞里士多德為代表的古希臘的城邦共同體思想。亞里士多德研究的國家是古希臘的城邦國家,“亞里士多德認為理想的城邦應該是利益的合理分配。這種合理的利益分配包括物質利益和政治利益。”[1]對此,不少學者如閆永超等認為:馬克思在對以亞里士多德為代表的古希臘城邦共同體國家治理思想進行批判、吸收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國家治理思想。
二是黑格爾倫理共同體國家治理思想。黑格爾在《法哲學原理》中闡釋了自己對國家治理的看法,他排列了國家、法律、市民社會的關系。“黑格爾認為理性國家是對自由的實現,同時它也能夠引導個人實現自我。他認為理性國家的形成是一個辯證的過程,即要經歷家庭(普遍)——市民社會(特殊)——國家(普遍)三個階段。”[1]而馬克思對黑格爾關于國家、法律、市民社會的“倒置”關系持批判態度。因此,在分析過程中,不少學者都提到了馬克思國家治理思想來源于對黑格爾倫理共同體國家治理思想的批判。如邵發軍認為馬克思是在批判黑格爾的精神倫理共同體中逐漸建構自己的國家治理思想,“馬克思這種直指國家根基的批判,把國家政治共同體與社會私有財產勾連起來,使得國家的原身清晰可見,這種澄明般的分析洞穿了黑格爾國家哲學的美麗而又精致的幻想?!盵2]
除此之外,不少學者也都提到了其他一些思想家對于馬克思國家治理思想形成的作用。如梁宇除了提到馬克思的國家治理思想來源于黑格爾之外,也提到了馬克思批判吸收了費爾巴哈的觀點:“馬克思吸取了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合理內核,認為國家和社會的分離反映了一種歷史的必然性,而國家則是建立在市民社會的基礎之上。”[3]
二、馬克思國家治理思想的實踐來源
學者們在探討馬克思國家治理思想的過程中,始終將其著眼點置于對資本主義國家治理狀況的分析,并在此實踐基礎上拓展了對馬克思國家治理思想的研究。
一是資本主義國家治理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進步。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對自己所處時代的資本主義國家形式對于生產力的促進作用有一段非常生動形象的描述:“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盵4]36不少作者也都有提到。如徐海燕指出:馬克思分析了資本主義國家治理的一些原則如權力制衡原則等,肯定資本主義國家治理的一些方面,比如促進生產力的發展等[5]。
二是資本主義國家治理通過貨幣與資本控制和剝削人。在資本主義國家治理體系下,資產階級嫻熟地運用各種手段進行階級統治,主要是通過貨幣和資本來控制和剝削無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馬克思深入資本主義的國家治理運行體制中去考察資本主義社會,他認為資本主義國家治理的設計如稅收、證券等,都是資產階級用來控制社會財富的手段而已,其本質是資產階級通過貨幣和資本控制和剝削無產階級等社會普通階層的人民。邵發軍認為共同體思想是馬克思的國家治理思想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其開拓了唯物史觀視角下的國家治理范疇。他認為:“馬克思沒有僅僅停留于對國家作虛幻共同體的指認與批評,而是深入社會共同體的核心支柱——貨幣-資本抽象共同體之內進行批判”[2]。
三是資本主義國家治理只為少數人服務。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國家治理的目的是為了維護資本主義的利益,廣大無產階級勞動人民是受剝削壓迫的對象,而資本主義設計的國家治理模式正是剝削廣大無產階級人民的工具包括稅收制度、分配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設計。梁宇認為馬克思揭露了資本主義國家為少數人利益服務的事實,他還引用了馬克思的一句對資本主義國家的治理形式的批判:“現代的國家政權不過是管理整個資產階級的共同事物的委員會罷了”[4]33。
四是資本主義國家治理披上了“公共利益”的外衣。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國家治理是資產階級統治的工具,卻被披上了“公共利益”的外衣,企圖用追求公共利益的口號來迷惑民眾,其本質上是“虛幻的共同體形式”。梁宇對此觀點分析透徹,他指出:馬克思闡釋了資本主義國家治理雖然表面上涵蓋了社會的公共事務的一些內容,但是無法掩蓋其為資本增值、資本控制人剝削人的本質,公共事務只是形式上強調,真正的分配制度、財政稅收制度等卻只為資產階級考慮[3]。在此,梁宇引用了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國家治理的評價觀點:“表面上高高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國家政權,實際上正是這個社會最丑惡的東西,正是這個社會一切腐敗事物的溫床?!盵6]54
三、馬克思無產階級專政下的國家治理思想
在《法蘭西內戰》《哥達綱領批判》等一系列著作中,馬克思對巴黎公社和蘇維埃俄國的政權實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社會主義政權建設和國家治理的觀點。學者們在研究過程中,對這一問題進行了較為系統詳細的論述。
一是國家治理要堅持人民當家做主,體現人文關懷。人民當家做主,不僅能較大限度地保障民主的廣泛性,也能更充分地反映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訴求。在《法蘭西內戰》中,從馬克思對巴黎公社政權工作人員的選用原則的看法,我們可以看出馬克思認為國家治理應體現人民當家做主。梁宇具體地分析了馬克思對巴黎公社建設原則的看法,從巴黎公社政權工作人員的選用原則的角度指出人民當家做主的重要性。李勇圖比較具體地分析了馬克思在《法蘭西內戰》中關于無產階級政權建設的若干原則:“社會的代表”和“法官”應當由社會普選產生、當選的代表要對選民負責、選民有權撤換不作為的代表、國家決策機構必須遵循“議行合一”的原則等[7]。另外,胡俏從馬克思撰寫的《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黑格爾法哲學批判》等諸多理論文章,摘取馬克思語錄進行分析,他認為馬克思國家理論包含人文關懷思想[8]。
二是堅持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是無產階級國家治理的前提。堅持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是無產階級國家治理的前提,永葆無產階級政黨的先進性是發揮無產階級政黨先鋒隊作用的保證。徐海燕在自己的文章中指出:馬克思總結巴黎公社政權建設的經驗、教訓,在《法蘭西內戰》《哥達綱領批判》等文章中,構建了社會主義建設的一些原則:首先就指出國家政權建設中要強調并堅持無產階級政黨的核心地位;二是生產資料公有制要成為市場運行模式;三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根本價值;四是社會主義國家治理形式是具有條件的,上面提到的四個原則只有在一定的條件下才能適用,不是所有的條件下都一味地套用,如無產階級政黨必須是代表著廣泛的人民利益的先鋒隊的先進政黨才能成為核心[5]。施靜春也認為馬克思提出的國家政權要掌握在最先進的無產階級政黨手中的論述,啟示我們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永葆黨的先進性[9]。
三是無產階級專政是無產階級國家治理的根本原則。一般意義上說,無產階級專政是無產階級國家治理的前提,也是國家治理的根本原則。巴黎公社作為無產階級專政的第一次嘗試,讓馬克思看到了無產階級專政下國家治理的制度實踐,馬克思在《法蘭西內戰》中闡述了自己對無產階級政權的看法以及制度建設的評價、設計。梁宇認為馬克思關于巴黎公社的觀點體現了國家治理的觀點,主要體現在:一是馬克思認為巴黎公社共和國奠定了真正民主制度基礎,而且成為有效的“社會解放的政治形式”,無產階級國家治理的根本原則是無產階級專政;二是馬克思認為巴黎公社的無產階級專政保障了最廣大無產階級人民的利益,較好地實現了無產階級當家做主的利益訴求,國家治理的人民性在此得以體現[3]。
四是公共服務職能是未來社會中最重要的國家職能。馬克思認為國家基于公共性需要的服務功能,將是未來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職能。牛先鋒指出馬克思認為未來社會的國家職能最重要的是公共服務職能[10]。邵發軍分析了馬克思對巴黎公社建設的言論、《資本論》中一句關于國家職能的論述以及《不列顛在印度的統治》中對亞洲國家的評述,由此他指出:馬克思認為對國家基于公共性需要的服務功能,是不會隨著階級消亡而消亡[2]。
參考文獻:
[1]閆永超.馬克思國家理論及其當代價值[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6.
[2]邵發軍.馬克思的共同體思想與國家治理現代化研究[J].社會主義研究,2016(5).
[3]梁宇.馬克思的國家治理思想探析[J].哲學研究,2015(5).
[4]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徐海燕.馬克思主義國家治理思想及其當代價值[J].重慶社會科學,2014(10).
[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李勇圖.馬克思恩格斯的國家治理思想及現實啟示[J].萍鄉學院學報,2015(2).
[8]胡俏.國家治理現代化對馬克思國家理論的繼承與發展[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6.
[9]施靜春,任駿.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馬克思國家理論的深化與發展[J].學術探索,2014(10).
[10]牛先鋒.從“虛幻的共同體”到“自由人聯合體”——馬克思國家理論及其對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啟示[J].天津社會科學,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