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京煒
摘要:國際市場營銷、國內市場營銷的差異在于,前者需面臨更加復雜的營銷環境。為推動我國企業在國際營銷市場的良好發展,本次研究對企業的文化差異實行分析,對國際營銷中文化差異的影響加以研究,并制定了國際營銷的完善措施。
關鍵詞:文化差異;國際營銷策略;影響
世界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宗教的文化,均存在較大的差異,主要表現在:民情風俗、審美、消費心理、行為習慣等。趨于不同的文化差異下,對于國際營銷活動所構成的影響也不同。
一、企業的文化差異分析
(一)文化差異的不同維度
1.能力文化差異
不同的個體存在較大的差異,權利間會構成正比關系,部分國家管理人員和下級人員的距離較大,主要表現在管理層的權威性,不易于接近。還有一些國家上下管理層的距離差異較小,上級鼓勵下屬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不確定可避免文化差異
可避免的差異,即為社會對不確定因素的認知程度。在高不確定性可避免前提下,企業能夠明確內部工作人員各自的職責,結合自身企業情況,制定各項規章機制。同時,可接納專業人員的意見。然而,這種驅使下的決策并不靈活。在低不確定性可避免條件下,企業方面更加注重創新。
3.集體主義、個人主義的文化差異
集體主義,即為社會組織結構下,主要可分成內部群體、外部群體。但多數的人們均想被群體所關心、幫助。個人主義,更加提倡在社會組織結構中的松懈狀態,更加關注自身在認識人中的地位。
4.男、女權主義文化差異
男權主義中,人們比較關注收入、挑戰、成就等,文化側重于大型企業經濟增長情況。女權主義中,提倡男女平等,更加注重平等、團結、責任、民主、生活質量等。
(二)國際營銷文化差異
1.國際營銷中的價值文化差異
文化、價值觀的差異,會導致管理效率存在較大的不同,主要表現在評價、獎懲、上下級關系處理、群體行為等。與此同時,在風險意識方面,我國企業廣泛缺乏風險意識、冒險精神。而對于國外較多國家來講,他們敢于冒險、勇于創新。在對待工作上,我國企業的激勵機制尚不完善,所以無法積極調動工作人員的熱情。縱觀國外企業來看,大部分的企業職工均有自主權,其對于上級會提出建設性建議。
2.國際營銷中的制度文化差異
國外企業主要經法律法規作為參照,我國企業多在行政指令下開展各項活動,按照上級條紋、指令、決策辦事。和國外企業管理相比較,國外企業在管理上更加規范,且各項規章制度、管理條例應有盡有。而我國更加重視發揮工作人員的作用,這往往忽視了制度效應,不能充分發揮條例管理的價值。
3.國際營銷中的人事政策文化差異
我國在人事政策方面,比較關注工作人員的學歷、工作經歷、資歷。西方國家則會結合工作人員的工作性質、工作能力發放工資。認識安排、職務晉升方面,我國重視工作人員的政治素養、經歷、人際關系,國外會結合工作人員工作表現考慮認識安排、職務晉升。
4.營銷市場中的宗教信仰文化差異
宗教信仰,可有效反映社會習俗、人們生活習慣,會對社會文化環境構成直接的影響,對于企業國際市場營銷行為,也會造成一定影響。世界主要宗教可分為:伊斯蘭教、基督教、佛教、印度教。伊斯蘭教,不吃豬肉、禁飲酒,禁止女人佩戴妝飾。印度教,不食用牛肉。為做好國際市場營銷工作,需深入對市場所在國家以及宗教信仰情況,實行調查、了解,防止構成不良影響。
5.營銷市場中的語言文字文化差異
語言,為人和人交流的主要方式。若實際溝通的時候,一方不能了解另一方表達的意思,這對于營銷工作的開展無疑會構成阻滯。語言,不但為文化的基礎,還會受到文化差異所影響。相關數據顯示,不同國家的語言文字>100種。為此,企業在深入國際市場后,會面臨語言文字的障礙。所以,應對營銷市場所在區域語言進行了解,以便更好地開展國際市場營銷工作。
二、國際營銷中文化差異的影響研究
(一)文化差異在企業目標市場選擇中的作用
企業選擇國際營銷目標市場,需要充分考慮到地理、經濟、文化等因素。其中,前兩者對于企業選擇營銷市場的影響較大,易于被評估。不同國家和地區間均存在較大的文化差異,企業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并沒有給予文化因素更多的重視。
(二)文化差異在企業國際營銷渠道中的作用
文化差異,會對企業和東道國政府間關系、企業和供應商關系、企業與中間商關系、企業及消費者關系、企業和競爭企業間關系、企業內部管理等,構成直接的影響。
(三)文化差異在企業國際營銷產品中的作用
消費者的消費觀念,會受到文化差異所影響。主要表現在:部分商品標有老年人的字樣,這無疑傷害了消費者,經年齡劃分商品會對人們的價值觀構成不良影響。當前,科學技術的良好發展下,企業生產力、管理能力均在不斷提高。不同企業生產的商品在形式、層次、核心等方面,均具有明顯的差異,而所存在的差異也決定了企業在營銷市場中的地位。
(四)文化差異在跨國經營管理中的作用
各國的管理文化具有較大差異,管理文化直接關系著企業內部管理質量。文化差異和不同文化背景的職工需求、期望有直接聯系,進而使得跨國經營工作存在較大的挑戰。文化差異的差異,使得職工對于決策、管理機制的理解程度有所不同。
三、國際營銷完善措施探究
不同文化背景、生活習慣、市場情況等條件下,會為企業創設更多的營銷機會。新開辟的市場,能對消費人群實行準確的定位,設計出更多的新型產品。消費文化,可直接反映出當地的文化情況、深層文化情況。為此,可通過消費促進全球文化的融合。不同國家、民族文化背景下,人們均需要消費。但是,受到文化差異的影響,會對國際營銷構成一定的阻礙,為此企業應以新的面貌開拓市場,以此加深對消費者文化的了解,為消費者提供良好的消費體驗。
(一)適應營銷區域文化
首先,應掌握東道國的語言,以便加深文化的了解。掌握東道國語言后,能夠有效地當地人民進行交流,減小文化的差異。然后,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營銷方案,旨在更好地開展營銷工作。
(二)創新并融合企業文化
經不同的文化,達到互補的效果,進而構成全新、獨特的企業文化。例如:足球俱樂部會在全球范圍招募足球運動員,待運動員進到俱樂部工作后,民族的屬性會發生較大的改變。企業方面為做好國際營銷工作,需不斷創新并融合企業文化,以此促使外來人員能夠強化母國文化的同時,適應當地的文化。
(三)開展跨文化培訓工作
為提高跨文化交流技能,定期應開展跨文化培訓活動。如:沒有通過培訓的企業中,100名 派往中國的美國人中,25人提前回國,其存在文化差異經培訓,5.2%的人不能適應文化的調整。由此能夠看出,實行跨文化培訓工作的重要性,各國人員加強跨文化培訓,均可獲得較好的效果,且效果明顯優于沒有培訓的人員。主要培訓的內容:文化人士、文化敏感性、沖突管理,以及區域環境模擬等。可通過語言培訓、文化學習、實踐等,開展跨文化培訓活動。
(四)本土化完善措施
本土文化措施,即為將企業融入當地文化中,作為當地市場中的固有人員,以此適應環境的變化,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主要對產品本土文化、營銷方法和人力資源本土文化、研究開發本土文化等進行完善。文化的差異,會對企業跨文化營銷情況構成直接影響。為此,應通過特定文化差異,在營銷市場中,凸顯創新性、獨特性、個性化等,以此贏得消費人群的喜愛。本土文化的完善,可確保跨國公司生產處更多的新型產品,盡可能滿足市場和消費者的實際需求、要求。融入目標過文化,以消除文化差異。學習目標過度額語言,以加強對其他國家文化的了解,感受特種文化,以此加強和目標國的交流,降低銷售過程中的不良影響。營銷人員接近某種文化,其就會更加了解目標國的語言、風俗、行為習慣等,所以能夠減少與目標國的文化差異,制定完善的營銷措施。
結語
國際市場營銷,即為在不同經營環境下、不同文化環境下,實行跨國界營銷活動。為提高企業營銷效率,應結合營銷所處國家,合理掌握當地國家的語言,了解其文化差異、宗教信仰,以更好地融合對方的文化。
參考文獻:
[1]王飛,賈月偉.國際營銷中的文化差異問題研究[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7(09):125.
[2]劉長纓.中西文化差異對國際商務談判的影響及策略分析[J].校園英語,2017(07):215.
[3]王輝,何清湖,唐婧等.“一帶一路”背景下中醫藥國際化整合營銷策略研究——基于伯克認同理論[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2017(06):100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