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艷玲
【摘 要】本文以山東省本科院校為研究樣本,通過對樣本的圖書館網站上信息素養教育現狀進行調查,并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根據分析信息素養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給出了相應的策略,為高校信息素養教育的發展提供相應的理論和實踐依據。
【關鍵詞】高校;信息素養;調查;分析;策略
中圖分類號: G25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02-0096-002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the universities of Shandong Province as research samples, surveys the current state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of the sample library web site,and analyzes the survey results,proposes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then provide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Key words】University;Information literacy;Survey;Analysis;Strategy
1 研究相關說明
1.1 研究背景
信息作為當今社會發展的三大支柱,已成為社會、經濟、教育等各項領域中不可或缺的驅動力,人作為社會實踐的主體,時刻都離不開信息,信息素養作為一種涉及信息方方面面的綜合能力,已經廣泛應用到人們工作、生活中[1]。當今歐美國家普遍將信息素養作為國民的一項基本技能,反觀我國信息素養教育無論在理論還是實踐上都明顯滯后。而作為素質教育的主體,大學生的信息素養教育在整個素質教育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因此對我國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現狀的研究成為教育領域乃至整個社會領域中的一項重要課題。
1.2 數據來源
本文以山東省34所本科院校為調查對象,通過訪問其圖書館主頁獲取網站上與信息素養教育有關的主題名稱、包含內容以及機構名稱等,對山東省高校信息素養教育現狀進行調查(詳見表1),并對調查的結果進行分析,最后提出相應的策略,以期對高校信息素養教育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2 調查結果分析
2.1 內涵理解偏
由表1可以看出信息素養相關網站主題名稱中使用“服務”或“咨詢”的圖書館為27個,占79.4%,機構名稱中使用“咨詢部”、“參考咨詢部”、“信息咨詢部”等包含“咨詢”的圖書館為20個,為58.8%。而主題名稱和機構名稱中真正使用“信息素養”的只有濟南大學,僅占2.9%。說明高校普遍將信息檢索、參考咨詢等同于信息素養,這種概念理解上的偏頗,導致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普遍在信息素養的內涵理解上出現一定偏差。反觀歐美國家的信息素養經過不斷地發展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理論體系,從最初的“圖書館素養”,到后來的“傳媒素養”,再到“計算機素養”,直至今天的“信息素養”[2],絕不僅僅是信息能力技術因素的學習,更重要的是信息意識的人文因素培養以及信息倫理道德的社會因素教育。因此首先應該對其具體內涵充分把握了解,這樣才能夠為順利開展信息素養教育指明正確的方向。
2.2 教育模式松散內容簡單
由表1可以看出絕大多數高校信息素養教學都以圖書館教育為主,普遍采用“新生入館教育”、“文獻檢索課”、“數字資源培訓”等教學模式。同時,信息素養教育中另一陣地則以計算機專業、教育專業承擔的“計算機文化基礎”、“計算機等級考試”和“現代教育技術”為主。這些原本同屬于信息素養教育中的元素之間相互獨立,完全各自為政,缺乏必要的聯系和溝通,這種松散的模式不僅會影響自身教育的開展,同時也會阻滯信息素養教育整體的發展。同時教育內容相對簡單,這里以絕大多數高校都開設的“文獻檢索課”為例來看,幾乎所有高校都將其設置為公選課且課時相對于其他專業課程少很多,試想在如此少的課時內將融合技術、人文、社會眾多因素的信息素養知識教授給學生,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此絕大多數高校僅僅將信息素養中所占比例很小的信息技能教授給學生,而在信息素養教育中處于核心地位的信息意識、信息道德、信息創造等內容則完全不會觸及,且學生在整個授課過程中幾乎都處于被動的地位,教學效果不理想。
2.3 教育力量單一匱乏且缺乏專業背景
國內信息素養幾乎無一例外地由圖書館承擔,大多數高校圖書館館員的數量比例相對于教師來說明顯偏小,高校更傾向于對教學部門擴充師資,圖書館館員相對于教師來說進修機會較少,導致圖書館館員在數量和知識儲備方面均處于劣勢。從信息素養教育需求發展來看,在其雛形階段——圖書館素養階段主要需求為圖書館手工檢索,此時具備圖書館專業理論和技能的館員完全能夠勝任。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普及和發展,逐漸發展成為計算機素養,圖書館館員在經過計算機技術培訓后,仍能夠完成此時期以計算機信息檢索為任務的教育教學。發展到今天的信息素養已不單是信息技能這種基礎知識的傳授,更注重的是信息意識、信息道德、信息創造等核心內涵的教育。圖書館館員大多數并沒有經過信息素養核心知識的自身學習構建的過程,而僅僅是掌握了文獻檢索、信息資源利用等基本技能,這種教育自身力量薄弱且資歷偏低的情況嚴重阻礙了信息素養教育的正常發展[3]。
2.4 缺乏成熟完善的信息素養標準體系
在信息素養教育過程中,標準體系占有重要的地位,高校信息素養標準體系的建立標志著信息素養的完整程度[4]。在歐美國家信息素養教育中,普遍制訂了與本國相適應的信息素養標準。1998年美國學校圖書館協會(AASL)和教育傳播與技術協會(AECT)共同制定了“學生學習之九個信息素養標準”,1999年英國國家和大學圖書館學會(SCONUL)提出了英國信息素養標準,2000年美國高等教育圖書館研究協會(ACRL)發布了“高等教育信息素養標準”,2001年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眾多大學出版了澳大利亞信息素養標準[5]。以上這些信息素養標準的制訂極大地促進了歐美地區信息素養教育事業的發展。相對于歐美成熟完善的信息素養標準,我國并沒有制訂相應的標準體系,只是在局部形成了一些探討性的理論[6][7][8][9],到目前為止,我國還未形成一套成熟、規范的信息素養標準體系,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我國信息素養教育的發展,因此建立相應的科學規范標準已勢在必行。
3 相應策略
3.1 改進教育模式
應廣泛吸收歐美國家先進成熟的信息素養教育理念和模式,將信息素養通識教育、信息素養技術教育、信息素養倫理道德教育以及信息素養創造教育有機融合到整個教育過程中,提供信息素養全方位模式教學[10]。如新西蘭、澳大利亞高校采用的將課外教學、課中教學、課內教學及獨立教學四種教學模式相融合的方式[11]。在實際授課時,教師自然地將信息素養教育融入到相關專業課的教學過程中,既培養了學生的信息技能,又增強了信息意識和信息創造,同時將信息道德與倫理灌輸其中,可謂一舉多得。
3.2 整合、增強教育師資力量
從表1中可以看出已經設立學科館員的圖書館數量為14個占41.2%,說明部分高校圖書館已經開始主動與學校其他教學、科研部門聯系,積極開展信息素養的相關服務,盡管這種學科館員的主要職責為輔助師生利用圖書館資源,但這在整合教育師資方面已經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把信息素養教育的外延擴大至高校其他部門甚至其他社會教育機構,努力提高信息素養教育的影響力。而高校領導與教學部門也應該給予信息素養教育充分的理解與支持,將一切可用力量整合到信息素養教育中,為高校信息素養教育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3.3 制訂適合我國的信息素養標準
教育部門及專業機構應該廣泛征集相關權威專家的意見,借鑒歐美成熟完善的信息素養(下轉第112頁)(上接第97頁)標準體系,出臺一系列相應制度規范以便構建我國信息素養標準,以此從方針政策上對我國信息素養教育的發展起到宏觀指引作用。
【參考文獻】
[1]翁菊梅.大學生信息素養[M].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11:1-9.
[2]陳文勇,楊曉光.國外信息素養的定義和信息素養標準研究成果概述[J].圖書情報工作,2000(2):19-20.
[3]翁暢平.安徽省本科院校信息素質教育現狀調查與分析[J]. 高校圖書情報論壇,2013(2):34-37.
[4]劉建國,李剛,吳靜瀾. 天津市高校信息素養教育現狀調查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08(8):101-104.
[5]唐曙南.大學生信息素養研究[M].安徽大學出版社,2011(5):118-128.
[6]何高大.“美國高等教育信息素養能力標準”及其啟示[J].現代教育技術,2002(3):24-29.
[7]陸光華.對美國高等教育信息素養能力五大標準的分析與思考[J].圖書館學研究,2003(4):86-89.
[8]胡家榮.信息素養標準和教學目標對圖書館教育職能改革的啟示[J].圖書館論壇,2006(2):26-28.
[9]張曉娟.信息素養:標準、模式及其實現[J].圖書情報知識, 2009(1):17-23.
[10]娜日,吳曉偉,呂繼紅.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提升策略研究[J].情報雜志,2010(8):178-181.
[11]王曉力.國外高校信息素養教育[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9(1):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