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韓
摘要:新零售集合互聯網技術應用、商業模式、云計算、大數據等創新,核心是提升用戶體驗,不僅僅整合線上線下物流,實現商品與物流渠道整合,同時實現消費場景化。互聯網以每年30倍的增長速度在發展,如今亞馬遜的市值超過4000億美元。電商將全面取代傳統零售業嗎?2010年到2015年,電子商務在中國經歷了裂變式的增長。然而2015年后,互聯網大佬面看到了實體零售業的優勢,各大電商爭先布局線下,馬云提出了“新零售”時代的來臨。關于對新零售和舊零售的探討,零售業的本質,零售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文章將做出探討。
關鍵詞:新零售;本質;趨勢
一、新零售的破冰之旅
2016年,電商巨頭亞馬遜開設了第一家自助式便利店,顧客進入店內只需將想購買的物品放入購物籃,不需要排隊付款,用手機就可以完成支付。阿里巴巴集團今年7月推出無人超市,掃碼進入店內,支付寶自動對所選商品進行扣款。便利店的模式將迫使傳統大賣場進行轉型,傳統便利店由于規模不大,最大的成本是人工成本,發展無人超市將解決這個問題。電商巨頭京東、阿里、蘇寧, 都在進行無人超市的布局。首先,阿里與百聯并購, 對消費者精準分析研究,通過對數據進行收集,形成消費者畫像,鎖定目標市場,實現精準營銷。其次提升訂單整合處理能力,阿里發揮其在人工智能、在線支付、物聯網、物流運營、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優勢,更好地為顧客提供個性化和體驗化消費。
二、新零售理論
營銷學之夫菲利普·科特勒營強調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營銷思維。著名的4Cs理論,即顧客(Consumer)、成本(Cost)、方便(Convenience)、溝通(Communication)。4Cs理論有消費者的角度出發去思考問題,比傳統的4Ps僅僅從企業本位主義出發的思想有了極大的提升。實際上電子商務對傳統商業模式的挑戰,就是能更好地定位收集客戶信息,節省消費者的購買成本,不光是貨幣成本、還包括時間成本,精力成本。顧客能方便地搜索到商品信息,同時顧客選擇比較成本降低,并實現與商家不受時空限制的溝通。
三、消費者社會心理變化
據2017年“雙11”消費者行為分析報告顯示,阿里研究院副院長楊健對新時代消費者做出了描述。首先,顧客對商品的功能需求不再是唯一需求,他們希望消費過程是有感情和情懷的,希望參與創造生活,分享和展示是他們對消費的社會功能需求;另一方面,由于人性的多元化,相互間不能完全認同,因此反社交的孤獨感需求開始出現,一個人餐飲,一個人娛樂以及單生經濟等商業模式被認同。但基于興趣圈子的社交方式開始興起,也就是同類人社交成為人們內心對社交更為貼切的需求;在審美方面,出現了全民顏值消費的浪潮,追求外在美不再需要遮掩;在二次元的領域,相對于實用主義,二次元更注重精神消費。
四、線上+線下的模式
信息和產品購買是零售業的兩個核心活動,產品的價格、性能、質量、品牌的信息需要傳遞給客戶,同時需要實現支付和交付。搜索讓電子商務打破了傳統商業模式的物理空間壁壘,但又衍生出新的問題,只有排名靠前的商家有銷售的機會,并且在馬太效應的影響下使得小商家無法參與競爭。僅僅依靠兩種渠道并行的簡單方式并沒有好的成果,全球最大的零售巨頭沃爾瑪的電商業績并不理想。目標消費者如何聚攏?如何與客戶建立情感鏈接,通過視頻、社區群等手段提升用戶黏性并形成客戶忠誠度。打車軟件最早選擇了美國舊金山,因為舊金山的人對科技接納度高,并且舊金山的需求大。相鄰群體是影響消費者行為的重要因素,大都市,消費者喜歡從互聯網獲得信息,小城市,消費者喜歡在網上實現購買。新零售實現渠道互補,在物流配送的高峰期,基于大數據分析,實現就近高效配送,顧客可以線上收集商品信息,并到就近的實體店體驗消費,或者在實體店體驗商品,線上訂貨。
五、新零售未來的發展趨勢
(一) 構建以消費者需求為核心的消費生態圈
將傳統零售經營與商業地產、旅游出行服務, 文化娛樂消費、便捷交通、醫療養生保健等多個業態整合。例如:消費者在去消費之前可以做停車預約,根據顧客所需要的商品可以智能提供找店服務。
(二) 產品滿足到社交滿足的改變
傳統零售對消費者的促銷手段局限打折促銷等活動, 然而得到社交服務和更為人性化和便捷化的購買感受已經成為消費者新的內在需求。社交平臺催生新一代的消費者更喜歡通過交流的方式獲取產品和服務信息, 企業可以通過社交平臺和社交工具整合客戶資源, 利用社會化媒體針對性的為客戶提供社交增值服務。
(三) 基于消費者需求的定制化生產模式
預售方式近幾年發展得比較快,在產品設計好了之后,通過訂單數量,可以了解消費者的需求數量和喜好,再有計劃的組織生產。企業的資源利用率提高,也減少了庫存。同時消費者的個性化的定制需求也得到滿足。這種方式我們稱之為C2M,即Customer-to-Manufactory , 簡稱客對廠。區別與傳統的B2C, C2M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 達成工業數據化與私人定制化的平衡, 實現對客戶訂單統計、用戶分析、組織生產、物流配送和交易結算的一體化服務。
(四)技術引領
歷史上每一次新的商業模式變革都是在技術變革的環境下產生的,人工智能的發展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費者的習慣,分析消費者購買動機的關聯因素,從理性和感性多維度做出消費者性格畫像。無人超市向顧客現實商品信息,同時顧客可以獲知消費記錄,并只能推薦顧客可能喜歡的關聯商品。以阿里巴巴的盒馬鮮生店為例,大數據可以精準的指導貨架管理、庫存管理和供應鏈系統管理。還能指導什么時間進行產品推廣是最高效的,同時推廣的力度如何把控。
新零售變革背景下,大賣場、專賣店、便利店、餐飲、休閑娛樂、健康等業態,都將與新零售深入融合,新零售并非僅僅是渠道的“線上+線下”整合,而是要以客戶需求為中心,聯合先進技術,滿足客戶社會、情感、社交的需求。提供消費者更爽的體驗、更快的方便和更好的顏值是新零售最樸實的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