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產業結構在新常態下出現加速調整,進入經濟下行新階段,改變了投資整體背景,債券投資的風險也出現新變化。債券違約開始從無到有,所提政策也從穩定化變成突變,核查債市的次數從少變多,這些變化都增加了債券投資的風險。本文主要分析商業銀行在新常態下債券投資的風險表現,介紹新常態的內涵和風險的具體特征,并提出新常態下防范商業銀行債券投資風險的措施。
關鍵詞:新常態;商業銀行;債券投資風險
在新常態下,我國經濟面臨著新的挑戰和發展機遇。其一,經濟新常態中,經濟實際增量沒有被放緩的增速影響。其二,在升級經濟結構的同時,提高了高新技術性產業的發展增速。其三,政府對市場經濟簡政放權,提高了市場自主性,企業數量不斷增多,為市場注入了活力。不過,新常態下也有一些新問題伴隨出現,繁榮的金融市場逐漸暴露出一些潛在的風險。
1.商業銀行債券投資在新常態下的風險表現
1.1債券出現了實質性的違約現象
2014年3月,11超日債發布消息,2011年的時候公司債券就無法按照期限將第二期利息全額支付,繼而出現了債券市場第一單違約。2015年4月,12湘鄂債發布消息稱,該債券不能將回售款項和利息全額支付,這是債券市場中違約債券本金的第一個案例。同樣在2015年4月,11天威MTN2發布消息稱無法按期支付2015年的應付利息,之后其主要承銷商也就是中國建設隱含也發布了該消息。天威集團屬于保定是監督管理國有資產的委員會。這只債券的違約,是國企資質出現債券違約的第一個案例。2015年5月,12中富01債(隸屬外資企業)發布消息稱,這只債券能將利息兌付,但無法按時將本金足額兌付,這是2015年的第三個違約債券,同時也是第二個本金違約。從Wind資訊的統計中得知,在2016年上半年已經出現了30多只違約債券,其中有18家是發行主體,其違約金額已經達到200多億元。違約重災區是產能過剩的一些行業,比如煤炭行業、鋼鐵行業等。
1.2政策變化較大
2014年12月份,中證登公司發布了加強管理回購企業債券風險有關措施的通知,這個通知來得過于突然,并在通知中將企業質押債券的資格提升。依據發布的該通知,當時不少老企業的債券合約中新發債券大概有70%,無法達到質押的標準或失去質押資格。為此,債券基金只好降低杠桿,使信用等級得到提高。在2015年,中國人民銀行連續發布降準降息的政策。尤其是2015年6月,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存貸款的利率降低,并針對一些金融機構實行定向降準。中國人民銀行的雙降不在市場的預期之內,導致債市出現較大震動。
1.3核查債市更加嚴格
在2012年年底,財政部的一位副主任因利用職務出現貪腐而被查處,之后金融系統不少機構的責任人和領導被查處,因為集中大規模的調查關系到債券市場的不少機構和一些重要領導,導致債券機構和債券市場都遭受較大沖擊。這些主要人員被查處,對債券市場交易情緒造成直接影響,債券市場出現了低迷現象。經濟的新常態下,有關債券的信息越發透明化,所以在債券發行人出現實質性的違約,頻繁調整市場政策,金融市場出現腐敗等問題的影響下,債券投資風險增加。
2.新常態的內涵
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新常態的概念。在2014年11月份召開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中,習近平總書記又重點、全面地闡述了新常態的概念。習近平總書記所提經濟新常態,指的是:從經濟增速角度而言,從高速增長變成中高速的增長;從調整結構的角度而言,從原來的中低端水平變成持續升級優化的經濟結構;從經濟動力的角度而言,從要素與投資驅動轉變為創新驅動。新常態的基本特征為:立足于眼前,從中期著眼,對遠期展望。
3.商業銀行的債券投資在新常態下的風險特征
3.1利率波動出現擴大化趨勢
從2014年開始,一級市場的債券發行率出現大幅度的下降,比如十年期的國債在2014年3月時為4.42%,而在2015年3月的時候已經降至3.39%,十年期國債的發行利率出現23%的降幅。十年國開債發行利率在2014年4月的時候為5.67%,而2015年5月時降至3.84%,其下降幅度達到了32%。
在二級市場的債券交易中,有更加明顯的價格波動,從中央結算公司的報告中可以發現:在2014年十年期國債在二級市場,其收益率兩日波動的均值是2.09BP,相比2013年的同期收益率有16%的增長。而2014年十年期國開債在二級市場中,其收益率兩日波動的均值是3.01BP,相比2013年的同期收益率有77%。從中可以了解到,債券利率的波動幅度有比較顯著的提升,并且有擴大化的趨勢。
3.2政策發布突然性開始習慣化
從2014年的下半年開始,監管部門和央行開始借助金融工具對貨幣市場進行不斷調節,并出臺了較多新規定。針對這一現象,市場反應從開始的巨幅震蕩慢慢變為平靜和適應。其具體表現是:其一,中證登在將企業的債質押提高后,導致債市出現暴跌。經由跨市場將拋售債券的壓力傳導,從而使銀行之間的市場收益率出現大幅度的震蕩。其二,央行的降準政策導致債市的收益率出現大幅度下行。被央行的突然精準所影響,在2015年4月時國債的收益率出現迅速下行,其平均降幅在5BP到10BP之間。同時,信用債的收益率出現更大幅度的下行。其三,2015年6月,中國人民銀行宣布降息降準的規定,這是央行在2015年的第二次降準,第三次降息,而債市的反應則已經平常化。從這些現象中可以看出,債券市場對政策出臺突然性和頻繁性已經有所適應,市場成員也慢慢適應了政策的突襲。
3.3信用違約出現得更加頻繁化
在新常態下,違約程度出現慢慢加深,一開始是無法及時將債券利息及時兌換,后來發展到不能足額兌付債券本金,違約性質逐漸嚴重化,并慢慢變成了常態。在逐漸提高違約主體資質的情況下,一開始是外資企業出現違約,后來發展為一般性的企業也開始違約,企業性質也從民營發展為國有。違約的場所慢慢出現升價化,一開始僅僅是交易所后來升級為銀行之間的債券市場。我國的債券市場主體是銀行之間的債券市場,而其出現違約現象,也表明債券市場的信用風險一直處于加劇狀態。
4.商業銀行在新常態中防控債券投資風險的主要措施
為了有效應對新常態下債券投資出現的新風險,商業銀行需要及時改變投資策略,要積極轉變重視投資收益,而忽視債券評級和債券期限等因素的一些投資策略。
4.1通過縮小債券久起有效避免風險來獲益
在經濟增速逐漸放緩的趨勢下,舊常態和新常態的轉換要面臨不少風險壓力,增加了債券市場的風險,出現震蕩性下行的走勢。不少中長期的利率債被地方政府的債券供給所沖擊,深入收窄期限利差的空間不足,因此在新常態中商業銀行的債券投資有一個特點就是,采取縮小債券久期的方式避免風險從而獲得收益。
從2014年5月份開始到2016年的7月份,一級市場一年期的超短期債券已經發行大概2萬多期,其發行額已經達到24萬多億元,大概是發行總額45%。短期債券不管是在發行的期數方面,還是發行量方面,都有絕對性的優勢。在2013年5月-2014年4月期間,一級市場的一年期債券只發行了1800多期,發行額大概只有3萬多億元,在發行總額中短期債券份額大概是33%。從這些數據中可以了解到,從2014年5月份開始,大幅度增長了短期債券的發行量,說明投資者開始逐漸認可短期債券。
在二級市場中,短期債券尤其是一年期債券的市場成交量也在持續增加,在2014年5月-2016年7月間,1年內(包含1年)債券的成交量最高,大概有67萬億元;1年到3年的債券品種同樣受到歡迎;3年到5年、5年到7年債券品種的成交量比較相近,而5年內的債券成交量相對較高;7年到10年的債券品種的成交量出現明顯的下降;10年以上的債券品種有較少的成交量。
4.2通過投資高等級的債券來有效防范風險
從2014年開始,債券的信用質量出現顯著下降,不斷出現違約事件。通過分析行業特征發現,有較大債券信用風險的行業主要是產能過剩行業、有較強周期性的行業;通過分析企業的資本特征,在債券的信用風險方面民企要比國企高;通過分析企業的規模特征發現,中小型規模的企業有較高的違約風險;通過分析市場波動發現,高等級信用債券和中低信用的債券,其之間的利差出現擴大化。在二級市場中,債券成交量在降低信用等級的同時也逐漸減少,投資AAA級債券品種的最多,A一級的成交量只有大概四億,這一現象表明市場更加青睞中高等級的債券。
4.3通過金融創新拓展投資范圍
在互聯網+的發展下,銀行之間的債券市場在發展中也不斷創新,在債券市場中,不管是交易方式,還是投資品種都豐富化,以滿足不同投資人的需求,從而拓展投資范圍。主要措施是:設置債券借貸的業務。融通債券的行為屬于債券借貸,主要指債券的融入方把債券通過質押方式轉給債券的融出方,而融出方在出借標債券之后,在約定時間將標債券收回,并解押融入方的質押債券。開展債券借貸的業務代表債券市場在慢慢成熟,對融入方而言,將優質債券融入有助于緩解緊缺壓力,借由優質債券利用質押回購來借入資金,有效彌補資金方面出現的缺口。通過開展債券借貸業務,交易有了做空方式,不但能套利,也能夠有效避免風險。對融出方而言,債券借貸的業務能獲取新盈利方式,有效提升所存債券資產收益,以固定收息為基礎,提高借貸費等業務收入。
結語
新常態中,商業銀行的債券投資風險已經表現為實質性違約、核查債市加強、突發性政策頻繁等形式。為此,商業銀行提出了縮小債券的久期、投資高等價債券、加大金融創新等措施有效防控債券投資的風險。
參考文獻:
[1]趙勱勛.新常態下商業銀行債券投資風險研究[J].工業技術經濟,2016,35(12):47-51.
[2]唐文季,董朝江.商業銀行債券投資風險分析[J].時代經貿,2013(06):82-83.
[3]王然.我國商業銀行債券投資的風險及對策分析[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6.
[4]席紹原,張搏.債市投資風險與商業銀行的應對[J].農村金融研究,2016(12):37-40.
[5]陳洪斌.商業銀行債券投資組合優化研究——基于均值-方差-CVAR模型[J].金融與經濟,2016(05):11-15.
作者簡介:
張凡(1990.3- ),女,福建龍巖,漢族,碩士,助教,研究方向:債券和股票的風險投資、兼并收購、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