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藝
摘要:Bot模式在企業發展中的應用能夠更好地完善企業的精英模式,促進企業獲得更大的經濟利潤。但是當前對BOT模式應用的效果并不是那么理想還存在很多的風險。本文先闡述了BOT模式的特點,接著分析了BOT模式所具有的風險,最后提出了BOT模式風險應對措施,以便更好地應用BOT模式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BOT模式;特點;風險管理
BOT (build-operate-transfer) 即建設一經營一轉讓,企業從政府手中獲得經營權,通過融資的方式經營相應的公共基礎知識,以此收取相應的費用為企業帶來一定的經濟利潤。期限結束之后其就會將基礎設施交還給政府。隨著經濟模式的發展,BOT模式不斷應用到城市交通軌道、水電等項目中,在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還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但是在BOT模式的應用中效果并不是那么理想,很多項目都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一、BOT模式的特點
BOT融資的在企業中的應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政府自身的財政壓力,可以將更多的資金應用到基礎設施建設中,更好地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滿足大眾生活的基本需求。BOT模式的應用還可以有效地將風險進行轉移,將融資風險轉移到投資者或者是貸款者,政府可以極大地降低自身風險。政府發展中沒有過多的資金時,可以應用BOT融資的方式來解決資金問題。BOT融資的模式的應用不僅可以減輕政府壓力,還能夠更好的完善明民用基礎設施,從而更好地促進經濟發展。
二、BOT模式所具有的風險分析
(一)法律法規變動風險
經濟轉型期的社會發展在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系還不夠健全,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相關的法律法規也在不斷進行完善,在土地轉讓、審批、環保等方面都有所改變。BOT項目通過簽訂合同,在合同實施期間,很多法律規定出現了不合法的現象,也就會出現一定的風險。
(二)融資方面的風險
BOT項目本身比較,項目也具有一定的明確性,可以通過項目來增加自身收益。主辦者不得通過項目以外的方式來獲得資產,這也就會使得投資者存在一定的資金風險,在貸款方面的審批也會變得更加嚴謹,利息也會相應地提高,為此,BOT融資中是否能夠取得一定的資金存在一定的風險。
(三)經濟方面的風險
BOT模式應用中債務償還、投資、獲取利潤等方面都要依靠一定的經濟利潤,這樣才能夠在項目中獲得相應的收入。BOT模式應用的前期一般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債務量也會比較大,利息相對比較高。在這個階段,任何可能會影響到市場發展和價格波動的因素都會成為項目中的風險。此外,項目的收入也需要通過兌換,在這個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風險。
三、BOT模式風險應對措施
BOT模式要具備一定風險應對措施,以便更好地促進經濟的發展。為了更好地應對可能存在的風險,要制定一定的策略,以便減少不必要的風險,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
(一)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BOT模式應用中要注重完善的相應的法律法規,以便更好地提升企業在發展中應對風險的能力。企業在前期通過和政府簽訂協議以便保證能夠承擔相應的風險。此外,項目公司還要能夠對相關內容進行規劃,預見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規避,以此促進經濟的健康發展。BOT模式的應用中可以通過貸款、股票等多種融資方式來獲得相應的資金。還要不斷完善融資結構,對融資成本進行降低。企業可以和實力比較雄厚的銀行或者是企業進行合作,降低其風險。企業還要應對項目中可能存在的困難,提供在資金方面的支持。
(二)提升運營風險應對策略
BOT模式的應用要能夠選擇經濟實力相對比較雄厚、技術較為先進的第三方進行擔保,這樣就能夠保證項目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如果在項目實施期間存在問題,也能夠通過協議進行共同解決,降低風險的發生。BOT模式應用中為了更好地保證各個生產要素的長期供應,從能源到產業鏈等都能夠具有一定的控制力。企業和政府簽訂一定的協議來保證最低的運營額度,當企業在發展中的收入低于最低標準時政府就要能夠為其進行補貼。也可以自主尋找可靠的運營商,來應對可能存在的風險。
(三)應對經濟、政治風險應對策略
BOT模式應用中要能夠通過采用基數或者是通貨膨脹的方式進行價格的定制。如果項目本身比較穩定,可以通過和客戶進行簽訂協議的方式來保證自身的價格和銷量,政府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發揮替代效果,抵御存在風險。可以通過購買意外保險的形式或者是由政府做出承諾來應對可能存在的風險。針對可能存在的政治風險,可以加上各國之間的交流,以此促進經濟發展。
結語
BOT融資在企業中的應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政府自身的財政壓力,可以將更多的資金應用到基礎設施建設中,更好地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滿足大眾生活的基本需求。BOT項目通過簽訂合同,在合同實施期間,很多法律規定出現了不合法的現象,也就會出現一定的風險。企業可以和實力比較雄厚的銀行或者是企業進行合作,降低其風險。企業還要和政府簽訂協議,以便應對項目中可能存在的困難,提供在資金方面的支持。企業和政府簽訂協議來保證最低的運營額度,當企業在發展中的收入低于最低標準時政府能夠為其進行補貼。也可以自主尋找可靠的運營商,來應對可能存在的風險。還要不斷探索BOT模式應對風險的能力促進企業獲得更大的經濟利潤。
參考文獻:
[1]許琳.基于財務共享模式下的風險管理探索[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04):118.
[2]鄭建偉.工程項目BOT模式風險管理[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7,23(04):78-80.
[3]盧兆江.BOT模式及風險管理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0,22(06):34-35.
[4]李成益.BOT模式風險管理[J].經濟視角(下),2010(12):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