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麗
摘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調整企業的經濟結構,使企業的內部結構呈現出最優配置。減少企業中物資的存放量,在保證企業質量的情況降低物資的使用成本。目前企業中的物資采購和庫存管理方面還存在著許多問題,沒有根據企業的實際生產情況制定科學的采購計劃,導致采購的物資不能合理地應用在企業運營中,出現庫存積壓的現象,這都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需要重視的問題。進而,本文對基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物資采購與庫存管理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物資采購;庫存管理
一、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企業物資采購與庫存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通過大部分企業的物資積壓存放量比較大的情況可以看出,許多企業進行的物資采購數量和企業中實際物資使用情況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對于物資的采購沒有制定科學化、合理化的計劃方案,使得采購的物資在倉庫中大量的積壓,在進行采購的過程中,也沒有對物資的使用情況進行詳細的了解,不清楚物資設備實際的使用年限,也沒有對不同設備之間的通用性進行了解,使得采購的設備無法應用到企業的生產中,造成物資設備在倉庫中積壓的情況。這些問題與企業的經營管理有著直接的關系,企業沒有對物資設備進行規范化的管理,對各部門物資的使用情況也沒有進行統一整理,這就會導致采購人員在進行物資采購的過程中,無法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采購,過多的物資就會形成庫存積壓。另外,企業的物資精細化管理意識薄弱,對于物資的到貨時間和使用時間沒有進行有效地掌握,也會出現庫存積壓的現象。
二、基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條件下物資采購和庫存管理
(一)管控采購質量
物資采購工作對于企業的生產和發展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物資的質量則決定著企業的生產質量,所以在企業的物資采購工作中,不光要注重采購使用的成本,還要保證物資設備的應用質量,這對于企業的運營管理有著極大的影響。在目前的供給側改革條件下,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對于企業的生產要求也有所提高,主要是讓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實現物資的科學使用,保證企業中的產品質量,以此促進企業的經濟發展。目前。企業物資的采購質量是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需要重視的問題,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降低物資的采購成本,增強企業的服務意識,保證企業內部整體的質量。
在進行物資的采購的過程中,一定要對采購的各個環節進行監督和管理,采購部門的工作人員需要明確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對自己的工作負責任。另外,企業中的物資管理人員需要對物資采購申請進行嚴格的審核,確定物資的采購數量滿足企業目前的生產狀況,從源頭上進行把控,在采購完成后對物資進行嚴格的檢驗,同時也要對供應商的生產情況進行考察,確定生產環境符合國家的生產標準,對物資的質量進行全方位的管控。對于物資的管理的工作也需要制定完善的物資管理制度,把物資根據各部門的使用情況進行合理分配。
(二)推行供應商庫存管理方法
企業可以與物資供應商簽訂相關的供應協議,企業根據用戶的實際需求向供應商下單。供應商需要根據企業提供的客戶信息,擴大物流供應的范圍,通過企業的下單采購,供應商直接發貨給企業用戶,形成一種新型的供貨模式。這種供貨方式使企業和供應商組成了一個新的采購體系,不但可以及時處理庫存供應不足的情況,還可以對物資進行有效的庫存管理,提高企業的服務性。
1.建立顧客情報信息系統
供應商要有效地管理銷售庫存就必須能夠獲得顧客的有關信息,通過建立顧客信息庫,掌握其需求變化的有關情況,把分銷商的需求預測與分析功能匯聚到供應商的系統中來。
2.建立物流網絡管理系統
供應商要管理好庫存,就必須建立起完善的物流網絡管理系統,保證自己的產品需求信息和物流信息通暢。許多企業目前采用ERP 系統集成物流管理系統,通過對該系統的擴展,可以建立完善的物流網絡管理系統。
3.建立供應商與用戶的合作框架協議
供應商和用戶通過協商,確定訂單處理的業務流程及庫存控制的有關參數,如補充訂貨點、最低庫存水平等。
(三)優化庫存結構
1.源頭管控
加強需求計劃管理,每月以問訪、對接、會議等多種形式,通報各需求提報單位的需求計劃數、及時率、領用率及未領用物資清單等,對各單位沒有及時領用、即將形成積壓的物資做出提前預警,對入庫超過6個月未領用完的物資,督促其計劃提報單位說明未領用原因和后續處置意見,并跟蹤督辦。制定《物資庫存儲備管理獎懲辦法》,對形成新增積壓物資的單位按積壓金額的一定比率進行經濟責任制考核。
2.創新管理
利用 ERP 大集中系統的有利時機,積極推行隨機配件線上管理,解決傳統人工管理過程中容易產生的無法定價、平衡利庫的問題。在線管理實施后,隨機配件以“零價值”入庫,還可參與需求計劃平衡利庫,使配件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對特儲物資進行了分類。其中,A 類為裝置設備必須儲備的物資,這些物資領出使用后要定期補庫,對部分重點裝置的電氣儀表物資、環保裝置的備件,啟動在線自動補庫模式進行采購。B類則為鼓勵各使用部門采取措施改代利庫的物資,這些物資領出使用后不再進行物資儲備,同時規定這部分物資在一定時間內進行利庫使用,期間仍未使用將受到報廢處理,給新建裝置設備備件儲備騰出空間。
結語
通過加強企業的供應鏈管理,推行企業產品的標準化設計、模塊化安裝、規范化采購,在源頭上減少企業的積壓物質,成為企業發展必然要經歷的過程。實踐證明,科學、系統地應用好這些方法,能夠行之有效地解決企業當前存在的問題,從而提高采購管理水平和企業效益。
參考文獻:
[1]文樹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優化物資管理模式的路徑探索[J].全國商情(理論研究),2016(33):26-27.
[2]杜凌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物資采購與庫存管理[J].經營管理者,2016(21):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