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林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規定(試行)》(以下簡稱《規定》),對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工作提出具體要求,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已經成為當前政府審計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于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工作千頭萬緒,從審計實際工作角度出發,筆者對林業資源審計中的部分工作思路及審計方法進行了提煉,以供大家參考。
一、虛報有林地面積、虛報森林保有量
審計思路:有林地指樹木郁閉度大于等于20%的林地,根據影像現狀可以初步核實有林地的真實性。
所需數據:林業最新年度林業用地矢量數據、遙感影像數據。
審計步驟:(一)根據林業用地矢量數據圖中屬性選擇地類為有林地的地類,提取有林地地塊圖斑;(二)添加遙感影像;(三)將有林地地類圖斑與遙感影像進行對比分析;(四)圈畫出有林地地塊中實際地面不符合有林地定性的地塊(包括實際用途為其他和反映植被稀疏、植被郁閉度<0.2的地塊);(五)導出問題地塊屬性表,統計問題地塊面積,要求林業部門核實說明,并進行取證。
適用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第十四條“各級林業主管部門負責組織森林資源清查,建立資源檔案制度,掌握資源變化情況”。
二、虛報林種面積
審計思路:分類統計林種面積數據與統計年鑒同期林種數據比較得出林種面積數據不一致或者差異較大的林種。
所需資料:審計年度林種面積統計年鑒、審計年度林業變更數據。
審計步驟:(一)導入審計年度林地變更數據,分類統計各林種面積;(二)將各林種面積與同期統計年鑒數據相比較,得出疑點數據,向林業部門核實疑點。
適用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第十四條“各級林業主管部門負責組織森林資源清查,建立資源檔案制度,掌握資源變化情況”。
三、虛報林種面積
審計思路:根據前年度變更數據、造林數據、伐木數據和新年度林業小斑數據對比各林種面積疑點情況。
所需資料:審計年度林地變更數據、新造林圖斑數據、審計年度林木采伐數據、審計年度林地變更數據。
審計步驟:(一)導入審計年度林地變更數據,分類統計各林種面積;(二)將審計各林種面積分別與新造林面積相加,再減去各林種采伐面積,得出審計各林種統計面積;(三)導入審計年度林地變更數據,分類統計各林種面積,與上步審計各林種統計面積相比較,得出疑點數據,向林業部門核實并取證。
適用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第十四條“各級林業主管部門負責組織森林資源清查,建立資源檔案制度,掌握資源變化情況”。
四、未經審批手續改變林地用途
審計思路:根據林業用地的現狀影像分析林業用地用途被改變的事實。
所需資料:最新年度林業用地矢量數據、遙感影像數據。
審計步驟:(一)導入林業用地圖斑同時添加最新遙感影像;(二)將林業用地圖斑選為空心,與最新遙感影像進行對比分析;(三)圈畫出林業用地地塊上遙感影像實際反映為建筑物、農田、交通等非林業用地的問題地塊;(四)導出問題地塊圖層,在該圖層中添加多年度遙感影像,發現以前年度為林業用地后變更為非林業用地的地塊;(五)核實確實無手續變更林業用地用途的地塊。
適用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第十八條“進行勘查、開采礦藏和各項建設工程,應當不占或者少占林地;必須占用或者征收、征用林地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后,依照有關土地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
五、虛報森林覆蓋率
審計思路:根據林業用地矢量數據圖統計林地面積,按照森林覆蓋率計算公式進行計算。
所需資料:需審計年度林業用地矢量數據;該年度森林覆蓋率數據。
審計步驟:從被審單位獲得的林業用地矢量數據圖中導出屬性表,并轉化為EXCEL數據表,計算出有林地和灌木林地面積,去除虛報有林地的面積,計算審計認定森林覆蓋率。
適用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第十四條“各級林業主管部門負責組織森林資源清查,建立資源檔案制度,掌握資源變化情況”。
六、采伐林木的單位或個人未按規定繳納森林植被恢復費
審計思路:被采伐后用于非林業用地的地塊應繳納森林植被恢復費。
所需資料:最新年度林業用地矢量數據、遙感影像數據。
審計步驟:(一)導入林業用地圖斑同時添加最新遙感影像;(二)將林業用地圖斑選為空心,與最新遙感影像進行對比分析;(三)圈畫出林業用地地塊上遙感影像實際反映為建筑物、農田、交通等非林業用地的問題地塊;(四)導出問題地塊圖層,在該圖層中添加多年度遙感影像,發現以前年度為林業用地后變更為非林業用地的地塊;(五)向林業部門索取上述地塊林木被采伐后交納森林植被恢復費的資料,確定屬于未繳納森林植被恢復費的地塊進行取證。
適用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第十八條“進行勘查、開采礦藏和各項建設工程,應當不占或者少占林地;必須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后,依照有關土地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并由用地單位依照國務院有關規定繳納森林植被恢復費”。
七、重復申報項目,套取財政資金
審計思路:造林補貼由實施造林的個人申請,財政資金造林工程不申請造林補貼,通過求交分析得出既屬于財政資金造林又申請造林補貼的地塊。
所需資料:審計年度政府造林項目圖斑(防護林等財政資金造林項目)、造林補貼矢量小班圖。
審計步驟:(一)將審計年度政府造林工程圖斑與各年度造林補貼矢量小班圖分別相交;(二)對相交圖斑向林業部門核實,確定該部分林地實際建造者,對另一方虛報的進行取證。
適用法規:《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第六條: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一)以虛報、冒領等手段騙取財政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