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英
摘 要:小學英語前置性作業設計,就是在發揮作業溫故知新作用的基礎上,突出自主預習性和練習引導性,讓小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更好理解課程學習重點和難點,體現概括引導性。在設計中應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布置多樣化作業,鼓勵學生有選擇性地練習,提高小學生綜合語言表達的運用能力。
關鍵詞:小學英語;前置性作業;優化設計
一、小學英語教學要運用任務型原則來優化學習過程
讓學生在任務探究過程中提高語言表達運用能力。任務性原則運用就是緊扣課程學習重點和難點,以互動探究學習形式來幫助學生學習,在前置性作業設計中,可結合課程學習內容要點,突出基礎知識、語言表達技能以及情感發展等方面,要求學生在掌握基本詞匯短語表達意義基礎上,能夠運用一些簡單的句型進行操練,不斷增強語言表達運用能力水平。任務型作業設計時,可建議學生在熟悉了解課程學習目標基礎上,列出自己的學習疑難和問題,通過問題提交的形式來便于教師歸納總結。教師根據學生的歸納總結情況,在設計作業中列出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學習案例和題目,讓學生在預習和訓練中掌握課程學習知識點,同時通過自己的質疑思考來深化對課程的認知感悟。英語課程知識要點的呈現,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探究意識。作業不僅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探究和發展問題的能力,提高綜合運用和發展創新能力水平。英語課程教學倡導運用具有實踐體驗性的作業形式來激活學生學習認知思維,讓學生在發散性思維思考過程中提升運用能力。根據課程學習內容要求,要注意突出實踐性和創意性,讓學生在學習練習中感受英語表達的魅力,鼓勵學生運用英語將自己所需要的食材、制作的過程等表述出來。在勞技課上,建議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表述來現場演示,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增強知識,提高表達運用技能。
二、小學英語前置性作業的設計要有針對性
小學生英語學習主要依靠課堂教學,課外作業作為其延伸和輔助,在對學生英語水平的培養和提高中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如何有效、系統、科學地布置作業更好發揮英語作業的輔助作用,是新課標要求下小學英語教師授課的重要課題。但小學生的自制能力較差,天性好動的他們主觀上不愿意去完成作業!往往是迫于對教師、家長的監督去完成作業,這樣的作業完成方式對于學生的英語水平提高的幫助微乎其微。所以,小學英語教學要求老師時刻開展創新型的英語個性教學,對作業的內容、格式不作刻板的要求,由學生在日常生活學習中根據事情的內在要求、個性特點或者團隊的共性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創造性地完成,并且能夠充分學習與張揚自己的個性。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快樂地學習,還可以讓教師看到學生的特長和學生的缺點。教師就可以針對性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讓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通過這種針對性的情景模擬訓練,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聽、說、讀、寫四大板塊涵蓋整個小學英語教學,學習英語是從聽開始的,“聽”是“說”的前提,沒有準確的“聽”,也就沒有準確的“說”。只有聽得懂,聽得清,才能夠說得好,說得準。因此,引導學生認真聽教師或者錄音的正確示范發音,是小學英語教師重要的教學任務之一。在以上四大板塊中,我們小學英語教師的側重點是聽和說,讀和寫次之。學生枯燥機械的重復聽極易產生厭倦抵觸心理,因此,我們應當靈活布置作業,選擇一個適當的側重點,例如,可以安排學生模仿英語短文的朗讀,先做到認識,然后熟讀,最后理解運用,老師可以要求學生在日常生活之中,運用自己學到的英語短句和同學、家人進行簡單的交流。還可以在課堂上進行口語競賽,以語法、流暢、清晰、正確為評判標準進行評判,對學生表現予以糾正和表揚。小學生天性活潑,模仿能力強,但是缺乏自控能力,教師的引導至關重要。
三、結語
老師在設計前置性作業時,要知道學生才是這一作業的完成者,所以,一定要考慮小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水平,學會換位思考,要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對英語知識的認知理解,來設計每一次前置性作業。在設計前置性作業時,所涉及的知識水平要比學生自身的水平略高一點,假如前置性作業難度較低,學生很容易就完成了,對他們沒有挑戰力,他們就沒有成就感,沒有學習的激情,時間長了,他們就不愿意去完成這一作業,從而也就制約著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假如作業難度太大,他們完不成,自信心受挫,也會降低學習的興趣,達不到設置前置性作業的最終目的。老師在具體的設計過程中,可以根據課程內容,設計一些由易及難的階梯性作業,然后根據學生不同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合理分配學生完成那些作業,越來越難的學習任務,還可以激發學生挑戰自己的欲望,當學生完成高一層難度的作業,老師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讓學生把這種自豪感長久地保持下去,時間長了,學習的效率和質量會得到很大的提升。小學英語前置性作業設計,一定要突出學生的自主預習性和練習引導性,讓小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更好的理解課程學習的重點和難點,還要體現出概括引導性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語言服務于教學,直接決定著教學的效果,因此在課堂上,老師要充分發揮好教學語言的魅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營造寬松愉悅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快樂學英語,愉快的完成英語作業。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周智忠.新課程下初中英語作業現狀調查與分析[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1(4).
[3]盧少延.淺談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英語作業設計[J].新課程學習,2010(2).
[4]劉詠梅.小學英語作業設計的類型[J].教育科研論壇,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