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淑敏
摘 要: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十分重要,它從平時生活中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中逐漸養成。在語文學習生活中,養成好的學習習慣能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并成為他們支配人生的一種力量和伴隨一生受用的寶貴財富。可見,作為語文教師在傳授基礎知識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養成語文學習的習慣也尤為重要。
關鍵詞:初中語文;學習習慣;培養
語文,是初中教學工作的重點,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提高學生語文的綜合能力。由于語文是一種人文類的學科,在學好語文的同時,還有助于提高其他學科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全面地發展。因此,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不斷探究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方法。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意義
葉圣陶先生曾明確指出,培養習慣是教育的目標。在初中語文教學工作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形成自主學習意識,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摸索出一套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在提升初中生的語文水平的同時,提高其他學科的學習效率,除此之外,初中生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細心觀察生活的習慣
羅丹曾經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缺少發現。”只有善于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到大自然中去陶冶美的性情,到社會生活中去發現美的事物,他的思想才會活躍,感情才會豐富,才可能寫出感人的文章。
觀察習慣的培養,首先生活中處處留心,“處處留心皆學問”。遇到新奇的事物,比如去動物園看動物、出去旅游看風景等,大人在學生歡呼興奮、情緒盎然的時候,恰到好處提醒、引導他,仔細地觀察細部,審視細節,不要只籠統地看大概。引導學生與相鄰的或者相似的事物進行對比,比如看到鴨,就讓他同鵝進行對比。吃杏時,讓學生說說杏與桃子有何異同。其次,課堂中的學習中同樣需要細心觀察。觀察可以從形狀、聲音、顏色、味道、數量等方面入手。
三、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
一直以來,預習環節很容易被教師忽視,導致學生課前準備不充分,課堂表現不活躍,影響了教學的深度和廣度。可見,預習是影響課堂教學成敗的前提,教師必須重視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首先,教師應要求培養學生預習為先的意識,讓學生認識到預習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也是解決基礎性知識的主要陣地,從而為順利開展教學奠定基礎;其次,教師要從逐步引導到完全放手,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科學地開展預習。從初始階段,教師要幫助學生明確預習目標,制訂預習計劃,提煉預習重點,然后逐步過渡到學生自主確定預習任務和重點,自主設計預習計劃并開展有效預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提高自我學習能力。
四、培養學生養成會閱讀、善總結、勤積累的習慣
這里的會閱讀指的是掌握各種文體的閱讀方法、步驟,總結、積累必要的答題規律和方法,懂得怎樣學語文、用語文,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扎扎實實的進行閱讀。
要讓學生明白,讀一篇文章首先要讀懂這篇文章。在教授學生每一種新體裁的課文時,要交給學生讀懂這種文體的步驟;學完這種文體后,總結此體裁課文應掌握的各種知識點,以后在教授這種體裁的課文時,讓學生依此進行閱讀,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大膽領著學生開展閱讀訓練,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形成閱讀能力。
五、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探討習慣
過去,許多教師重視傳授知識點,不重視學生的合作學習,師生互動以一對一、點對點的提問作答為主。雖然學生也積極地思考了問題,但是與其他學生的交流較少,沒有集中集體智慧來解決問題,在一定限度上降低了學習的有效性。對此,教師在教學中應逐步培養學生相互探討的習慣,讓學生對照教師提出的難點問題,認真思考,在考慮出初步答案或成果以后和同學開展交流,以交流互動的方式發現自身學習成果中不完善的地方,汲取他人思維方法的精華,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技巧,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此外,教師在語文課堂上要有意識地留出一些空間,讓學生進行學習討論交流,然后在此基礎上總結和提煉學習成果。
六、勤于記筆記、寫日記的習慣
“不動筆墨不讀書”、“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就是告訴我們無論課內課外,無論看書聽課都要勤于動筆。我們大家都有這樣的體會,一篇文章讀完了,總會有所感、有所悟,如果把這些點滴體會記錄下來,便會成為我們以后寫作的素材。我們也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這種習慣。學生練筆、寫讀后感的形式很多,可以摘抄文中的精彩語句,可以寫出自己對文章的評價,能長則長,不長也不要勉強,一句話、兩句話都可以,不強求學生要寫多少字,只要寫就好了。
外出時,及時把所見所聞和感想記錄下來,哪怕非常粗略非常簡單,都要記錄,堅持數日,就養成習慣了。養成寫日記、記隨筆的習慣。開頭時可以非常簡單,之后可以逐漸復雜,寫成片斷,甚至寫成完整文章。關鍵是培養習慣。日記、隨筆,仍然是以片斷為主。
總之,良好的學習習慣其實還包含了很多方面如:養成自習習慣、寫作習慣的培養、培養學生動筆習慣等等。但是,需要了解的是任何習慣都不可能是與生俱來的,它是在后天一點一滴的積累當中逐漸養成的。學習習慣的培養是持之以恒,刻苦練習的結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這需要堅持不懈的意志力和精神。教師要從細節入手,自身方面也要做好堅持不懈,用科學的方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知識奠定人生,習慣成就未來。”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作為教師的我們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