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蘭英
摘 要:在信息技術和物質生活水平日益發達的今天,我們可以享受“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的美好,我們的生活、學習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校的學生也是如此。但同時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慢慢養成了懶惰、依賴的壞習慣,尤其是在學習語文方面,有學生不愿意通過識記來積累并運用知識,他們一遇到問題馬上想到的就是查資料,而不是打開記憶的倉庫積極思考。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面對這種現狀,筆者深感恐慌。那么,怎樣才能培養學生積極記憶的好習慣,從而提高他們的記憶力呢?筆者提出了以下幾點意見和建議,望能得到廣大同仁的指正。
關鍵詞:初中語文;記憶力;培養
學生的學習要以一定的記憶做支撐,若學生對學過的知識記憶不足,知識便得不到充分的積累,那么他們運用知識的能力也就難以提高。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沒有必要的記憶是不行的,大綱明確規定:學生必須記住規定范圍內的語文知識、段落篇章、注釋中的語文知識等。現在的新大綱對學生的記憶背誦也有著明確的要求。因此,筆者在語文教學中,有目的、有意識地注意了學生記憶能力的培養。
一、通過直觀教學,激發學生的記憶興趣
德國大詩人歌德說:“哪里沒有興趣,哪里就沒有記憶。”興趣與人們的需要密切相關,人餓了,就會對食物感興趣;人困了,就會對睡眠感興趣;愛打扮的姑娘對服裝感興趣;愛打球的小伙子對球賽感興趣……正因為有了興趣,東漢時的科學家張衡才會徹夜數星星;當代數學家陳景潤才會如癡如醉地摘取“皇冠上的明珠”。興趣可以引導人們不斷進取,也能夠幫助人們加強記憶。
在平常的語文教學活動中,我常常發現:學生對某些內容感興趣時,會很容易記住;對于一些具體、生動、直觀、鮮明、形象、新穎的事物,也容易牢記。此時,學生的學習是積極主動的,記憶也是十分有效的。因此在教學中,我加強了直觀教學法的教學力度,以促使識記材料直觀形象化。
1.利用直觀的語言,激發學生的記憶興趣。語言是教師授業解惑、學生獲知悟道的直接工具,充分利用語言的直觀性,能使學生對記憶產生興趣,從而收到較好的記憶效果。如在教學《變色龍》一文時,筆者充分利用聲情并茂的朗誦,準確而不失幽默的講解,使學生不自覺地記住了該課的基本內容。特別是文中警官奧楚蔑洛夫媚上欺下、阿諛奉承、見風使舵的丑惡嘴臉,隨著課文的朗誦,其不時在學生頭腦中浮現,引起了學生對人物形象描寫記憶的興趣。對于文中警官幾次穿脫軍大衣的細節,學生的記憶尤為深刻。
2.利用直觀的實物,引起記憶興趣。夸美紐斯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過事物本身來進行教學。”這話道出了實物直觀的重要性。如教《中國石拱橋》一文時,為了讓學生真正掌握石拱橋的造型、結構、特點、功用等知識,我特地組織學生參觀學校附近的大石橋,實地考察石拱橋的造型,使書中的知識得以驗證和再現,從而激發了學生的記憶興趣,進一步鞏固了學生所學習的石拱橋的相關知識。
二、教授有效的記憶方法
在初中語文的學習過程中,學生要記住的內容很多。教師要根據教學大綱,對學生提出明確的記憶要求,說明記憶的意義,以提高學生記憶的自覺性、積極性。同時,教師也要教給學生一定的記憶方法,讓學生觸類旁通,減輕記憶負擔。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下列方法來加強學生記憶能力的培養。
1.化簡記憶。俗話說:“繁則亂,長則斷。”教學中,為了便于記憶,教師可指導學生把具有相反、相近及有聯系的內容列成表格,并進行比較分析,以使識記知識簡單明了。
2.口訣記憶。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將一些需要記憶的材料編成順口溜,這對于學生的記憶是很有幫助的。
3.分類記憶。所謂分類,就是根據事物的一般特征,對它們進行歸納整理,使分散的趨于集中,將零碎的組成系統、雜亂的構成條理。經過這樣一番加工,記憶的材料會更加趨于系統化、條理化、概括化,因而也更容易記住。
4.循環記憶。循環記憶就是對識記材料循環反復記憶的方法,該方法的理論依據是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該遺忘曲線表明:人的遺忘從識記后便開始了,先快后慢,因此記憶的時間間隔應該是先短后長。如背誦朱自清的散文《春》時,可先將文章分成“盼春、繪春、贊春”三部分進行背誦。經過一兩節課的記憶訓練,大部分學生都已經基本記住了課文。此時,如果不再循環記憶,可能導致前功盡棄。因此,每相隔兩天,教師就要引導學生進行一次記憶訓練。再隔五至六天,再復習背誦課文一次,這樣就能收到良好的記憶效果。
5.比較記憶。比較是確定客觀事物彼此之間差異點與共同點的思維方法,有比較才有鑒別,有比較才能夠促進記憶。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分別在新知識和舊知識之間進行比較;同時也不要忽略新舊知識之間的比較。常用的比較方法有對立比較、類似比較、對照比較、順序比較等。
三、合理復習,強化記憶效果
科學家茅以升記憶超群,人們曾向他請教記憶的經驗,他回答說:“說起來也很簡單,重復!重復!再重復!”他這里的“重復”便是我們平常所指的“復習”。俗話說:“復習是記憶之母”“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復習不僅能使學習的知識得到鞏固,加深理解,而且還能促進對知識的記憶和再現。
就語文復習而言,教師要注意以下幾點:①每節新課之前,先復習提問上節所學內容;②講授新課時注意與舊知識進行遷移聯系;③及時進行階段性總結,對學習的知識加以歸納整理;④加強練習,及時反饋,強化記憶效率;⑤適當測驗,測驗也是常規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其對學生的學習及知識的記憶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總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堅持不懈地對學生的記憶能力進行培養,這會對學生整體語文成績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