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欣
(遼寧水利職業學院,遼寧 沈陽 110122)
藍墨云班課[1-3]是在移動網絡環境下,利用移動智能設備,開展課堂內外,即時反饋,互動教學的云服務平臺。平臺以教師在云端創建的班群和班課空間為基礎,為學生提供移動設備上的消息推送、作業、課件、視頻和資料服務。
《工程力學與結構》課程[4-5]是高職類院校土建類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是一門需要較強物理、數學等知識基礎的課程,也是針對高職層次學生來說,比較抽象,難以理解的課程。因此擬通過藍墨云班課和《工程力學與結構》課程兩者的結合,探求利于學生理解,接受和喜歡的教學方式。
通過藍墨云班課軟件的使用,將課堂教學從傳統力學教學直接升級到了互聯網+教學,在教學方法上,打破了原有傳統的傳授式課堂模式,充分利用新型教學工具的優勢,結合面授教學,通過兩者融合,實現了課堂教學的突破。
課前,在線上,使用藍墨云班課給學生推送教師制作的微課、PPT等教學資源,推動學生的課前預習,并可以根據設置經驗值的方式,檢驗學生的預習情況。同時,由于《工程力學與結構》課程較為抽象,課前上傳至班課內的視頻、動畫可以幫助學生對課堂講授內容進行理解,并且上傳的資源在班課中得以永久保存,可以無限次、不限時的進行學習觀看。因此經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周期后,該門課程的學習資源體系已經建成,可以用于下一個周期的教學,教師的資源成果得以保留,更利于力學教學工作的進一步開展。

圖1 教學視頻資源 圖2 教學課件資源
傳統的考評方式多為閉卷考試,對于高職學生來說,難度較大,因此基于藍墨云班課軟件改變原有考評方法,從多維度的過程考核出發,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教師在使用云班課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整個學習動態都有數據記載,包括日常簽到、頭腦風暴、課堂搶答、線下作業等,并根據學生的學習反饋情況賦予相應的經驗值,各類活動的經驗值按照一定權重,折合計入學生的期末總評,由此對學生的期末評價就不是單一的結果性考核,而是多維度的過程評價。

圖3 學生經驗值排行榜
《工程力學與結構》教學模式改革是一項長期的、艱難的工作,藍墨云班課的使用,使得課堂活動形式多樣,將枯燥的教學內容游戲化,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賦予了手機全新的學習功能。此外云班課作為一個平臺,實現了教學過程數據化,有助于教學診斷與監控,提高教學過程的可控性,從而優化教學過程,建立并逐漸完善課程資源體系。云班課軟件的使用為《工程力學與結構》課程的改革、進步提供了平臺。
[1]王丹.基于藍墨云班課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建設與應用[J].科技視界,2017.12.
[2]王曉磊,任勝楠.關于使用藍墨云班課教學過程中的幾點思考[J].才智,2017.7.
[3]孟婷婷.關于藍墨云班課在教學過程中應用的幾點思考[J].亞太教育,2016.5.
[4]李艷芳.蔡久評.潘伊暉.高職高專《工程力學》教學改革的嘗試與總體思路[J].職教論壇,2011.1.
[5]蘭界.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工程力學教學改革與實踐[J].建材與裝飾,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