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家舜
雙柏縣大莊中學 云南楚雄 675100
班級是學校的基層單位,班級管理是學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環節,它關系到學校的全局工作,直接影響全校的校風校貌及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學校的很多工作要通過班主任去布置落實。如學生守則的遵守,行為規范的貫徹執行,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學目標、內容的實現,體衛工作的落實,甚至連學生的衣、食、住、行都需要班主任去考慮,去安排?;诜N種因素,我個人認為: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策劃者和實施者,它決定著學校工作是否能正常有序地推行。它影響著學生智力及品格的形成。同時,班主任工作是教育教學中一項復雜、艱苦而有長期的工作,不是在短期內能夠看到效益的。這是由班務管理的對象——學生的性質決定的。面對一個個生動活潑、思想豐富而又素質差異較大的學生,班主任應有四顆“心”,即愛心、耐心、細心、和關心。這樣才能從個別學生到一個班集體,形成良好的學風和班風。管理好班級,用愛心培育新人,是我們每位班主任義不容辭的職責。結合我多年的班級管理經驗略談談幾點做法。
班主任是學校教育中最基本的力量,是青少年成長的引路人,除了有責任心、愛心和耐心之外,還要學習用心,提高能力。注重學習,才能使我們的教育工作永遠保持生命力,永遠科學。如從老教師那里,不僅可以學到教育經驗,還有為人處事的道理和生活經驗。從學習好的學生的身上學到有效的學習經驗以及對學習的執著精神;從學習較差的學生身上總結教訓,以提醒自己,提醒其他學生等。只有通過不斷學習,才能充實自己,使自己成為學生尊重和愛戴的知識淵博、管理水平高的教育工作者。
能使學生愉快地學習,健康地成長,順利地完成學業,成為對社會有益的人,是我們每一個教師的愿望和責任,也是我們的教育所希望達到的目標。而把“賞識教育”運用到班級管理中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工作中,班主任要細心地觀察每個學生,掌握他們的學習和思想狀況,選擇適當的時機及時表揚或贊賞,對他們進行有效的賞識教育。同時要營造賞識的氛圍,創設賞識的情境,體現賞識教育的實效性。學生渴望受到賞識,更渴望受到一個集體或一個群體的賞識,這需要以班主任為主導,營造群體賞識的良好氛圍,發揮班級的群體作用,以賞識激發其上進心,以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班級活動是德育的載體,是增強集體凝聚力的主要途徑,需要班主任動腦筋精心設計和引導。在活動中,學生們會更加熱愛這個集體,就能以更輕松的心情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通過活動,他們還會不斷的激勵自己努力改進不足,并能增強自信,朝著自己的理想而奮斗,因此,班級活動對班級凝聚力的產生和加強起到了催化作用。
班級常規管理是一項整體的育人工程。把學生的積極因素調動起來,才能形成合力,共同構筑學生自我管理機制。因此,班主任要想方設法構建學生自我管理體制,為學生設置多種崗位,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上崗“施政”,如建立值日班長制,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培養他們的才能;民主改選班干部,給更多的學生提供鍛煉的機會,又有利于學生干部擺正個人和集體的位置,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事事落實到個人,形成責任意識。當然,根據班級的實際和學校的要求,班主任也可及時地作出適當的調整,使班級常規管理跟上學生、班級的變化,不斷提高要求,引導學生的行為和品德向更高的層次發展,促使學生通過自我教育、自我調整,形成自律自強的班風學風。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學生進入初中階段學習,同樣是邁向人生的轉折期。這段時期的青少年思維逐步由經驗型向理論型轉化,但不滿足于簡單的說教和現成的結論,由于還不成熟,所以容易固執和偏激。因此,單純的道德說教顯然是不明智也不科學的。
中學生正處于思想逐步成型的基礎教育時期。無論家庭、學校還是社會,都要針對青少年成長不同階段的不同特點,采取多種多樣、易于為青少年接受和理解的方式方法,把傳授知識同陶冶情操、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結合起來,把個人成才同國家前途、社會需要結合起來,把思想道德教育同歷史教育和形勢教育結合起來,使廣大青少年感同身受在家庭、學校、社會的良好教育環境中,成長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
這時候的德育工作要靈活,掌握好“無聲”與“有聲”方法的運用。在處理某些事情時班主任并不必要施以言教,無言的關愛也許更合適,更能讓學生感受到溫情。此外,由于初中生身體急劇變化,第二性征凸顯出來,會讓不少學生產生羞澀感,同時也讓學生感到自己已長為成人,并開始用評判的視角審視周圍,一部分學生還會對教師和家長產生抵制情緒,即所謂的“叛逆期”。由此,作為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主力的班主任對待學生要投入更多的關愛與耐心。班主任實則也是學生的“心理咨詢師”,對有心理遇挫的學生班主任應憑借其敏銳的觀察力及早發現,并選擇合適的地點和時機與學生誠懇的談心。用教師自身積極樂觀的心態去感染學生,讓學生樹立起自信心,并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總之,教育有法,法無定法。作為班級管理者,不要拘于傳統的管理模式,要積極探索,大膽創新有效的班級管理途徑,為學生的發展和提高整體素質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