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淼
2015年7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推動國有文化企業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指導意見》等文件,文件強調了文化企業在提供精神產品、傳播思想信息的過程中,要擔負文化傳承使命,必須始終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1]在此背景下,大學出版社應該綜合考慮本社的出版方向和專業優勢,深度挖掘具有本社鮮明特色的選題,打造雙效統一的精品。基于此,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策劃的《“一帶一路”國別概覽》項目入選了2017年國家出版基金項目,本文以此為例,和諸位同仁分享項目策劃的心得體會。
本項目由國內數十名專家學者共同撰著,內容覆蓋“一帶一路”沿線65個國家。這套叢書針對國內已有的國別研究相關圖書不成體系、內容不完整且存在錯誤的情況,更正了以往此類圖書的疏漏和錯誤,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
本項目系統地介紹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各個方面的有關情況,內容權威、翔實、準確,可以作為“一帶一路”沿線65個國家的研究依據。作者搜集了大量資料,對沿線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民族、歷史、與中國的貿易情況及該國的投資環境等進行了全面表述。
每本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介紹該國的自然情況,下篇從“一帶一路”政策出發,引用實際案例詳細闡述了中國與該國貿易情況及該國的投資環境。為“一帶一路”推進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促進合作人才培養,有效防控風險,從而全方位助推“一帶一路”建設。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后,為響應國家號召,一些出版社出版了一系列相關優秀圖書。但目前針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研究深度仍然不夠,缺少系統的、整體的研究。各學者在相關研究領域的國別研究雖具有針對性,但缺乏完整的、整體性學術著作。
同時,現有系統介紹各國家的圖書,如《列國志》,側重介紹各個國家的自然資源、文化、風俗、歷史等方面,對各個國家的經濟研究并不深入,不能為“一帶一路”建設在經濟方面提供很好的參考。本項目基礎介紹和現狀分析并重,參政取向很強,內容涵蓋“一帶一路”沿線65個國家,既可以使讀者了解各國的風土人情、經貿現狀,又可以在經貿洽談、投資等方面為國家、企業和個人提供很好的借鑒和參考。
本項目匯集了國內相關領域著名的專家學者,叢書各國作者均來自國內國際關系研究的資深研究所和頂級智庫,有著長期從事相關領域研究的深厚學術功底,在學術界有著較高的知名度,同時也有著良好的社會影響力。編著者對相關國家的學術研究水平很高,這套叢書注入了各專家、學者數十年的研究成果,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了全面、充分、翔實的闡述,是集學術價值、社會價值、思想價值、文化價值于一體的高端學術著作。
同時,本項目中各國別結構設計為統一體例,分為上下篇,上篇主要介紹各國基本情況,下篇側重經濟研究。內容覆蓋全面,論據充分,有數據支撐,緊跟時代步伐,符合國家戰略發展方向。因此本項目是具有重要社會價值、學術價值,體現當前“一帶一路”國別研究學術水平的撰寫工程。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在以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為主題的新時代,面對復蘇乏力的全球經濟形勢,紛繁復雜的國際和地區局面,傳承和弘揚絲綢之路精神更顯重要和珍貴。[2]
為此,加強“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國家基礎國情的研究具有十分深遠的政治、經濟與社會意義。加強雙邊政治互信、擴展經濟合作、強化宗教社會文化等領域的交流、理解和寬容,均必須以充分、扎實的國情調研為基礎。加強對各國基礎國情調研既是貫徹“一帶一路”倡議的具體步驟和內容,也是落實“一帶一路”倡議的具體行動。唯此才能有的放矢,確保“一帶一路”倡議“接地氣”和循序漸進,避免資源浪費或者不當投資,同時確保倡議的有效展開。
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以開發一套極具社會價值的高端學術專著為己任。全面分析和總結“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各方面情況及其與我國合作現狀及發展,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及社會意義。大連海事出版社響應國家號召,集全社之力,匯集國內相關領域著名研究專家和學者共同打造這個現實意義鮮明、學術價值高、時代特征明顯的項目,使“一帶一路”國別研究完整化、系統化、深入化,為國家治理提供經驗。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正全力推進本項目。
本項目是國內首個針對“一帶一路”沿線65個國家的大規模的學術著作工程,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雙邊等各個方面,研究深入、系統,填補了國內系統地研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學術專著的空白。
項目以65卷本,近千萬字的規模,全面、深入、完備地闡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全貌,作者均來自國內國際關系研究的資深研究所和頂級智庫。他們在學界深受關注和推崇,在研究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都有顯著的成就,如李紹先著有《一脈相承阿拉伯人》《海灣尋蹤》等書,楊燁著有《波、匈、捷經濟轉軌中的政府職能》,姜振軍著有《俄羅斯商品市場》,韓志斌主編《列國志?巴林卷》,唐志超著有《列國志?約旦》等。此項目中,他們注入多年來的研究成果,各展所長,成就一套包含“一帶一路”沿線65個國家、體現“一帶一路”國別研究學術水準的系列叢書。
本項目覆蓋“一帶一路”倡議下沿線65個國家,其中西亞部分共有17個國家。每本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介紹該國的自然情況,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軍事、外交等領域介紹該國與絲綢之路或海上絲綢之路的淵源和歷史。下篇從“一帶一路”政策出發,引用實際案例詳細闡述了中國與該國貿易的投資環境。為“一帶一路”推進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促進合作人才培養,有效防控風險,從而全方位助推“一帶一路”建設。因此,本項目意義十分重大,具有較高的社會價值。
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是交通運輸部所屬唯一的大學出版社,具有核心競爭力強、出版學科優勢突出等特點,形成了以海事航運為主體的鮮明出版特色。出版社堅持把圖書質量視作生存之本,積極實施精品工程,已有7個項目獲得國家出版基金資助,資助總額近千萬元,在遼寧省出版單位中位列第一,在項目策劃、實施、管理上擁有豐富的經驗。在已獲得國家出版基金資助的7個項目中,《中國海上維權法典——國際海事公約篇》《日英漢航運大辭典》《中國古代航運史》等項目均極具專業特色和學科優勢,填補了所在領域的學術空白,并以優異的成績順利結項。
“‘一帶一路’知識服務體系與全媒體融合工程”項目也已成功入選2017年度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改革發展項目庫。該項目以“一帶一路”知識服務體系建設為主題,實現基于大數據、互聯網、多終端、多語言的全媒體融合工程。隨著項目的落實和發展,必將為“一帶一路”文化產業繁榮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
綜上所述,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在重大項目的運作管理、優質出版資源的積累、出版資源的配置等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的水準,為本項目的順利實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為積極響應國家建設“一帶一路”規劃,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策劃啟動了“一帶一路”系列叢書及“一帶一路”大型紀錄片項目。目前,已策劃“一帶一路”圖書一百余種、紀錄片65集。
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根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統一部署,于2015年5月攜《海上絲綢之路》畫冊參加了美國書展中國主賓國活動,并成功舉辦了該畫冊的首發儀式及紀錄片宣傳啟動儀式,是國內唯一一家以“一帶一路”特色出版參加主賓國活動的出版社。該項活動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評為“優秀活動”,出版社還收到了總局的感謝信。
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現已出版“一帶一路”圖書《海上絲綢之路》畫冊(第1版、第2版)、《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港口發展報告》、《中國古代航運史》、《中國海員史圖說》等,并得到了交通運輸部的充分肯定及支持。出版社將更好地結合交通運輸在“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中的先導性和基礎性作用,全方位助推“一帶一路”建設。
2016年3月,遼寧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已正式批準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建設遼寧省“一帶一路”出版基地。
2016年6月,大連海事大學成立“一帶一路”出版研究所,研究所掛靠在出版社,依托大連海事大學學校及學科優勢,結合校內外雄厚學術資源,著力專業特色出版研究,構建多學科融合、多團隊協同、多智力集成的研究平臺,共同研究解決“一帶一路”出版相關問題。
本項目順利出版后,預期購買者主要是高校、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及圖書館館藏館配,其客戶群體集中、專業性強。所以,僅靠傳統圖書銷售模式很難收回成本。因此,要在現有發行渠道基礎上,改進發行模式,提高產品附加值。通過在學術會議上有針對性的推廣、利用網絡媒體等方式擴大宣傳,才能提高銷量,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作為大學出版社應當肩負偉大的學術使命和文化責任,打造和發展專業出版,鍛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學術精品,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和“雙豐收”。
[1]魏玉山.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需要建立考核評估體系[J].出版發行研究,2015(9):1.
[2]劉升旭,龔玉霞.“一帶一路”戰略及其對中華文明的光大[J].金融經濟,2015(12):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