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媛媛
自1992年我國正式加入《伯爾尼版權公約》和《世界版權公約》以來,中國圖書版權貿易不斷發展,引進版圖書在市場上所占比重越來越大。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近十年,中國每年平均引進海外版權均達到1萬種以上,2010年起,這個數字更是突破了1.5萬。而圖書版權的引進占到了全部引進版權的80%以上,2012年,這個比例則突破了90%。根據開卷的最新數據,全國圖書零售市場上有將近1/5的銷售碼洋來自引進版;在我國的眾多出版社中,有90%以上的出版社涉足引進版圖書出版。從引進圖書的來源來看,英美國家的作品居多,目前,美國、英國、日本、德國、法國、俄羅斯、加拿大、澳大利亞與韓國等約十個國家,已成為我國引進版權的主要來源地,其中美國、英國、日本又占重頭戲。而從美國引進的約占總數的40%。從引進語種來看,大部分集中在英語國家,日語次之。對此,出版界應注意德語、俄語、西班牙語等語種著作的引進,語言多樣性才能帶來思想觀念的多樣性。引進版圖書主要有四大類:文藝、少兒、語言和社科。從圖書品種的碼洋效率來看,引進版童書的效率水平排在第二位。
毋庸置疑,引進版童書為很多出版社擴大影響力、樹立自身品牌、增強市場競爭力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如中信出版社的迅速崛起,就離不開其出版的引進版圖書。而引進暢銷書《哈利·波特》系列的人民文學出版社和引進《超級成長版冒險小虎隊》系列的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都獲得了相當不錯的市場效益和社會效益。
這些出版社的成功讓更多的人艷羨并且試圖效仿。在如今的信息時代,幾乎人人都可以輕而易舉地獲得國外的新書發布、銷售排行榜等各種出版信息。但面對琳瑯滿目、品種眾多的海外圖書,很難判斷哪些書具有引進價值,既能獲得可觀的經濟效益,又能創造出良好的社會效益。
首先,要熟悉我國的圖書市場,做到心中有數,優先引進那些可以填補我國圖書市場空白、能夠滿足我國讀者迫切需求、具有較高出版價值的圖書。要有目的、有重點地引進圖書,不能盲目引進。我們應該看一下引進版圖書的封面和書名,然后問自己:“我國的圖書市場真的需要這些嗎?這些我們可以原創嗎?”在爭相引進的大潮中保持清醒。有些出版社只是因為原版圖書的出版商有名氣,或者因為其上了暢銷書排行榜就盲目引進,而不考慮本國國情和原版圖書的具體內容、寫作風格、語言習慣等,這種引進方式是注定要失敗的。
其次,巨大需求是原動力。2017年11月1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發布了一份報告《熟悉的面孔:兒童和青少年生活中的暴力行為》,這份使用了最新數據的報告顯示,兒童在所有成長階段和環境中都有可能遭受暴力。在這些受害兒童中,只有百分之一的人表示曾經尋求過專業幫助。在28個有相關數據統計的國家,以平均計,90%針對兒童的性侵案都是熟人作案。家長和監護人容易對熟悉的人放松警惕,而這有可能會犯下錯誤,影響孩子的一生。對兒童進行防范性侵害教育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出版一套能為中國家長和孩子所接受的兒童防范性侵害教育讀本是極其有必要的,這部分市場的潛力是不容忽視的。我國市場上有幾家出版社出版過類似的兒童防范性侵害教育讀本,但要么不適合中國國情,要么措辭用語、所教授的方法不適合低幼兒童。
德國對未成年人的保護一直在世界各國處于先列,德國的相關圖書值得我們借鑒和引進。我們找了一些針對6歲至12歲兒童的性教育教材,其中《不!我不愿意!》是同類圖書中的佼佼者。它的內容多是通過講故事和游戲的結合,通過互動讓孩子們了解和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情緒,明白同意和設定界限的重要性,什么是健康的愛和好感,引導孩子們用正確的態度面對性,防范性侵害,以及如果遭遇侵害后應該怎樣尋求幫助。
再次,注重作者資質,重視專家意見,引進專業性與實踐性、前沿性兼具的高質量圖書。
《不!我不愿意!》的作者瑪努愛拉·迪羅爾夫曾經是德國的一名女刑警,從事兒童性侵案的刑事偵查多年,同時她也一直在積極推進兒童防范性侵害教育。她有跟受害者、受害者家長接觸的大量經驗,從無數案件中總結出了針對兒童心理、適合兒童學習、能夠有效預防犯罪和在受到侵害后怎樣對受害兒童進行心理疏導的方法對策。本書有很強的專業性和實踐性,能夠保證內容的知識性、專業性、實踐性和前沿性。如此高素質的作者為本書的高質量內容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在引進國外優秀作品時,還應當請相關領域內的專家審核,并調查它在國外圖書市場上的真正地位。知識產權出版社從德國引進的《不!我不愿意!》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不!我不愿意》是德國中小學生圖書館的必備書,在本國兒童防范性侵害讀本中有重要地位,受到很多專家的贊譽和肯定。在正式引進此書之前,本書的譯文請國內相關領域專家過目,均獲得了高度肯定。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偵查監督廳高級檢察官劉雅清,全國律師協會未成年人保護專業委員會主任、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主任佟麗華均為此書寫了推薦語。
最后,要結合本社出版實際,挑選已有固定渠道的圖書品種。知識產權出版社之前出版過“中國民間故事叢書”系列、“跟著妮妮學財商”系列童書,都有不錯的銷售成績,現有的童書銷售渠道也適合做童書的引進版。
首先,積極與版權方溝通協調。為了取得第一手資料,要經常去參加各類書展,訪問各地的出版社,積極與國外的出版社、版權代理聯系,與作者、譯者、出版者和記者打交道,爭取成為他們的朋友,贏得他們的信任。通過各種方式,聚集廣泛的人脈,開辟通暢的信息渠道,從而了解最新出版信息和市場動態。同時,也要確定潛在的合作伙伴,利用一切機會與他們建立聯系,向他們推銷圖書版權,進而擴大我社在國際市場上的份額和影響。
其次,要樹立品牌意識。國外的出版社和出版代理機構非常關心引進方以前曾經出版過哪些書,今后將要出版哪一類型的書,對出版社擁有哪些作者感興趣,這就是品牌印象。我社已經出版過多達三百多冊的“中國民間故事叢書”,無疑為爭取到德方的肯定獲得了籌碼。在提交版權申請時,如果能附上一份完整的策劃方案,詳細列出對該書內容的了解,對作者的了解,以及對目標讀者、市場需求、營銷活動和合作媒體的了解,向對方表明我方的誠意,也讓對方明白我社的實力與擅長的領域,等等。通過這種突出品牌優勢的方式,可以加強版權貿易的競爭力。在《不!我不愿意!》出版之后,我社與“十點讀書會”等媒體舉辦過多次讀書會、交流分享會,這些舉措都對這本書的銷售產生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首先,要重視譯作的翻譯質量。如今,隨著引進版童書數量和品種的不斷增長,其翻譯質量下滑的問題也越來越明顯。主要表現在:為爭搶出版時機,壓縮正常編輯流程,不惜粗制濫造。在競爭激勵的圖書市場上,時間就是利潤,商機就是利潤,因此,不乏出版方在聯系譯者時,會限定圖書翻譯的時間,一兩個月、兩三個月的翻譯期更是家常便飯。于是,譯者很難有時間在順利完成圖書翻譯的前提下,對譯稿反復推敲質量。更有甚者,一些圖書公司雇用寫手甚至用翻譯軟件完成“譯作”。在新聞出版總署對于圖書質量的規定中,針對翻譯作品由于漏譯、錯譯造成的錯誤情況該如何處理,并無相關管理條例,最終受害的是讀者。
其次,要根據目標讀者的需求,對譯文進行精細加工。加工的時候要考慮到目標讀者的閱讀習慣。比如《不!我不愿意!》中的人名,有“阿卡及麗娜”讀起來比較拗口,這種小故事中的人物也沒有必要完全照搬原著的人名,所以可以改為“麗娜”,簡短好記,適合小讀者閱讀,而且對故事情節沒有任何影響。
[1]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194.
[2]陳瑞藻.加強編輯人員培訓,進一步提高圖書質量[J].中國編輯,2006(6):22-24.
[3]馮小竹.引進版圖書中的翻譯問題[J].中國出版,2003(1):52-53.
[4]丁枚.引進版圖書操作的三個關注點[J].出版發行研究,2010(8):56-57.
[5]閆明.引進版圖書的翻譯現狀與對策探究[J].學園,2014(9):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