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暉 王 露
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 浙江金華 321004
在我國國民經濟中,鄉村旅游是繼房地產、汽車業之后,又一個經濟增長點,且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因此,很好的發展鄉村旅游是今后發展的重點及未來發展的方向。
市場需求的鼓舞下,我國的鄉村旅游業經過20多年的磨練已經初具規模。鄉村旅游的發展為當地區域創造了經濟效益,滿足了城市旅游者向往田園生活、放松身心、回歸大自然的旅游需求,但在發展的過程中,仍舊存在著許許多多制約鄉村旅游發展的問題,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才能讓鄉村旅游更好的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對于游客來說,基礎設施的完善程度在極大程度上會影響他們對于鄉村旅游的看法,基礎設施的不完善會讓游客對于該地區鄉村旅游的滿意度降低。鄉村旅游的經營者不僅僅只是提高住宿、衛生、交通等大環境,在比較容易忽視的方面更要加強完善。這樣的旅游接待能力很很大程度上制約衢州鄉村旅游未來的發展。
第一,道路基礎設施不完善。由于衢州鄉村旅游景點因為歷史的緣故很多都浙江衢州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研究偏僻山區,沒有寬敞的機動車道,沒有相應的城鄉公交,多數都是依靠自駕車。第二,社區配備設施不完善。對于衢州大多數的鄉村旅游社區都存在著的問題就是配套設備的不完善。第三,農村化信息建設水平低。對于地區偏遠、交通不夠發達而且經濟也不是很發達的村落來說,對于信息的接受不夠及時,獲取信息的渠道也比較單一,無法根據市場的變化或者是政府的安排做出第一時間的改變。
由于衢州市對于鄉村旅游業的營銷渠道上還沒有明確的統一標準,而且也沒有形成專門的營銷服務網絡,旅游者只能在大型的搜索引擎上簡單獲得一個農家樂的名稱及相關的地址,不能很好得搜索到有效的旅游信息,比如農家樂的環境,大致的消費水平等等,因此不能很好地制定相應的旅游計劃和消費決策。
依據衢州豐富的自然資源,使旅游業得到充分的發展,可以為衢州的經濟發展作出巨大的貢獻,比如:調整產業結構、縮短城鄉差距等。然而目前衢州鄉村旅游仍就面臨很大的問題,只有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才能讓衢州鄉村旅游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健康快速前行。
1.因地制宜,創新發展模式
基于本身獨特的自然環境資源打造不一樣的旅游風格。比如開化的齊溪鄉因為有一座白云山,是種植茶葉的黃金地段,最著名的可以說是龍頂茶,那筆者認為可以在此之間打造一座茶葉莊園,可以發展采摘、殺青、揉捻、干燥的旅游體驗項目,讓生態農業和旅游業更好的結合起來。發展的模式有很多種,可以是休閑度假為主,可以是健康養生為主,只有依靠自己本身的旅游資源才能讓鄉村旅游更好的發展起來。
2.豐富功能,提升產品檔次
首先,應該樹立鮮明的鄉村意象,突出“鄉村性”,比如衢州的余東畫村,沿村道路兩邊的墻上都有著各式各樣的壁畫,有柑橘豐收圖、日常生活圖等都栩栩如生的在墻壁上呈現著。
3.精心設計,加強品牌設計
衢州鄉村旅游的發展要緊緊圍繞“南孔圣地·休閑衢州”的主題,要根據市場的需求做出相應的調整。衢州鄉村旅游在旅游資源轉化為經濟優勢的時候,要做到“一村一景、一村一韻”的目的來打造特色鮮明的旅游品牌,只有這樣,才能讓該地的旅游資源更好的整好在一起。
4.豐富經營業態,促進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第一,在開發之前要明確好各個社區主要經營的產業,并以此為核心產品發展其他相關的產業,充分發揮好產業帶動效益,努力打造成富有該地特色的并且擁有農業循環經濟的產業鏈。比如衢州開化的龍門村,可以充分發揮好龍頂茶的優勢,開發一系列與之有關的旅游活動,提高市場競爭力。
第二,完善鄉村旅游社區的旅游支撐產業。以集約利用為原則,通過對民房的改造加入創意設計理念,比如衢州的余東畫村,沿村道路兩邊的墻上都有著各式各樣的壁畫,有舞龍舞獅圖,柑橘豐收圖,果園采摘圖,農家小院生活圖等等。
目前來說衢州大部分的農村基礎設施和配套設備建設還遠遠不如城市,而且農村之間的差距也非常的大,這都極大的限制了鄉村旅游的發展規模。在鄉村旅游的發展中,對于基礎設施的建設要作為一個關鍵點來執行。
第一,做好營銷推廣。光擁有好的產品但是沒有通過一定的宣傳力度,那再好的產品也會淹沒沉淀下去。所以,政府、區域、各部門之間的聯動作用非常大。
只有明確各利益主體的地位和權責才能讓衢州鄉村旅游和農村社區更好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