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妮
南寧市西鄉塘區永寧小學 廣西南寧 530001
小學美術《新課標》指出: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功力之一,應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使課堂內容與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情意和認知特征相適應,以充分學生學習興趣。作為小學美術教師,在新課改背景下運用游戲教學法融入小學低年級美術教學中,突出學生主體性,挖掘學生潛能,優化課堂教學實效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低年級小學生對游戲情有獨鐘,這不僅是他們的天性,也是這一階段開發其智力的有效載體。小學美術教師恰好可以依托這一特點,開展游戲教學模式。創設游戲情境,將枯燥的學習轉為生動的互動,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教學二年級上冊《機器人》這一課時,事先準備好廢舊的紙箱、報紙、膠帶、繩子等材料。在課堂上創設“我是小小機器人”的游戲情境。引導學生利用廢舊材料將自己打扮成自己喜愛的機器人。最后“走T臺表演”,讓學生作為“小小設計師”在臺上展示自己的“設計理念”。通過這樣的游戲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玩耍和實踐中感受知識的力量,鍛煉能力。
導入環節決定著課堂效率的高低。如果在課堂導入環節中一味地講述理論知識,或者鉆研課本內容的話,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而言,較容易產生厭學心理。教師可以嘗試借助游戲活動進行課堂導入,充分激發學生求知欲,也起到活躍課堂氛圍的作用。
比如一年級第8課《我給同學畫像》這一課,老師在黑板上簡單畫出一個人物,讓學生猜一猜這是班里的哪位同學。學生很自然地進入了“猜猜我是誰”的游戲情境。對于低年級小學生而言,猜謎游戲最能夠激發他們的參與性。接下來,就可以讓學生嘗試用畫筆畫出自己熟悉的同學,然后將所有畫作都收集起來。老師任意抽取一張,讓同學們猜,最后由作者揭曉答案。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是新課程理念要求在小學階段重點培養的關鍵能力。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而言,學習美術不應只限于繪畫和欣賞,更應注重合作意識和探究能力的培養。而游戲教學法就可以借助游戲活動,實現對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驅動。
比如二年級《設計我們的教室》這一課教學中,就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組織游戲活動。“我愛我的班級”的游戲活動,驅動學生展開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設計自己喜愛的教室形象。首先,將學生分成四人一組。小組中商量設計方案,各抒己見,最后合作繪制出理想中的教室設計方案。每個小組還要為自己的作品取名。a小組設計“星空教室”以星空為教室的屋頂,大膽運用了藍色作為整體的墻面底色。還將桌子設計成了月亮型,非常具有創意。b小組設計“翱翔太空”的方案,將整個教室設計成一個太空艙,而黑板就是窗戶,可以看到神秘的外太空,整個方案大膽且形象。看完幾個小組的作品,雖然他們在繪畫和作圖方面很粗糙,但可以看出小組共同合作努力的效果。通過游戲互動合作,學生們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得到了培養,對美術課堂的興趣也增強了。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借助游戲活動可以構建活躍的課堂氛圍,還能夠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樂”,將一些抽象的理論知識轉化為直觀形象的現象,進而激發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
比如《面具》這一課教學中,就可以創設游戲情境,讓學生根據自己喜愛的卡通人物,用彩筆和顏料在空白面具上創造。經過一番自由創作后,有的學生戴上了加菲貓,有的同學戴上了熊二,有的戴上了米奇,有的戴上了大南瓜。這些創作都非常有新意。有一位同學半天都沒有動手,最后只見他戴上了空白面具,然后將自己的黑色衣服套在頭上。后來才明白,原來這是“無臉男”。看來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都非常豐富。這樣開放性的游戲情境中,能夠充分激發學生自主探索、自主想象、自主創作的思維能力。同時,還能夠讓他們在游戲中發現自我,發揚個性,感受成功的喜悅。所以,巧設游戲活動拓展課堂,可以充分挖掘學生的思維潛能,使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總之,游戲在小學低年級美術課堂教學中起著積極的作用。游戲活動的開展符合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個性發展規律。將美術教學知識融入到游戲情境中,能夠引導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樂”,充分激發其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所以,游戲教學法在小學美術課堂中的運用,有利于學生在快樂參與中接受美育和智育。